欧洲网 > 艺术 >

发现不一样的古元 “走向自由:古元艺术的内在精神”展

2016-08-23 08: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发现不一样的古元(策展手记)
——“走向自由:古元艺术的内在精神”展
吴洪亮 罗元欣

  图为古元版画作品《玉带桥》。

 

  如今,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美术馆观看展览,展览也越来越讲求专业性、国际化和时尚感。在博物馆和美术馆对展览学术性和文化惠民的双向追求中,策展理念和策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策展人”活跃其间。他们是研究者,也是批评家;他们有判断,也有观点;他们在博物馆、美术馆与艺术家之间连接交流的纽带,他们在艺术品与观众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在他们的努力下,展览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样式越来越多元,博物馆和美术馆从而在相关领域的教育、研究、创作、陈列、收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本刊特开设“策展手记”栏目,请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选择具有独特策展理念的展览为对象,约请策展人撰文,勾勒那条串联作品的学术主线,讲述展览背后的故事,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多元的观展视角,推动博物馆、美术馆展览功能不断完善。

  ——编 者 

        

  北京画院美术馆自2007年启动“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至今已做了近40位艺术家、约50个展览——试图以个案的深入研究,逐步建构起对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的整体认知。我们将这种从细节与局部入手进而勾勒全景的研究、以小见大的策展模式,称为“一叶知秋”。这种虽然缓慢但较为踏实的研究方式也逐渐在形成北京画院美术馆工作的方法论。

  好的策展方式往往予人以思想和知识的启迪。如何将个案的深入研究呈现出来,是我们策划这一系列展览时最重要的思考点。例如,在纪念古元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的今天,策划其纪念展便不能再仅限于对他的艺术地位的再次确认上,而是要深挖并重新认识其价值。在长达一年有余的探求中,北京画院美术馆的同仁谨慎地做了两部分工作:一是回到文献、回到古元的作品、回到古元成长的岁月里,梳理材料;二是将古元放置在中国的美术史和文化史中去考量,以期找到过往忽略的细节或被某些藩篱遮蔽的思想——找到一个不被“革命”“版画”等标签化的古元,或者说是一个更真实的作为艺术家的古元。通过前期的爬梳,我们将古元的艺术递变作为焦点,发现这一递变除了为人熟悉的以社会发展为背景的线索外,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即他对于艺术及人生“真谛”“自由”境界的追寻。这条内线虽常常被世事包裹,但其光芒可以通过作品缓缓照亮观者的心灵。这一认识或许粗浅,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策展思路。故而,展览命名为“走向自由:古元艺术的内在精神”,以古元追求艺术的精神为内在逻辑,以时间为序,力求呈现一个不一样的古元。

  为此,展览选择的作品,并不全是为人熟知的名作,而是综合选取古元各个时期的木刻、水彩、写生、剪纸甚至插图等多种类型的作品,它们或许没能涵盖古元所有的成就,却尽可能地借此相对真诚地反映古元的艺术态度。展览的呈现,以“自由的曙光闪耀在苦难者的脸上”“昂着头迈着坚实的步子前进”“心中自有一片安静土”三个板块,徐徐展开。这三个主题恰恰涵盖了古元艺术的发展脉络,也有意打破了对古元艺术“先版画,后水彩”的惯常理解,将其内在艺术精神的变迁引至前台。

  “自由的曙光闪耀在苦难者的脸上”板块,将作品内容划定为古元延安时期,这是古元走出家乡、走向延安、用木刻版画展现其对自由和理想追求的重要阶段。在延安的古元,被延安蓬勃的朝气所感动,其创作也隐藏着思想蜕变的过程——其1939年创作的第一套16幅木刻连环画《走向自由》,以跌宕起伏的剧情描述了一个被压迫、被剥削的人如何走向革命、走向自由,这是对外在自由的追寻;从鲁艺毕业后到延安碾庄做文书时,因为村民听不懂他浓重的乡音,古元就把看到的日常景象以版画等形式呈现给村民,并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来替代西方版画多阴影的方式以适应乡亲的喜好。他用这样的方式融入村庄里,用艺术去感染最普通的人。这里面有他对艺术理想的追求,也有本性的善良。为了呼应古元在艺术上寻求自由的艰难,我们将展墙设计成折线的形式,层层递进地表现出古元一步步走向心中自由的曲折路途。同时,为了让观者有时代的代入感,展览还特意在展厅中设计了窑洞形式,在里面放置了古元剪纸风格的版画作品,以这样两个代表性元素,体现出延安时期在古元生命中的重要性。

  “昂着头迈着坚实的步子前进”和“心中自有一片安静土”板块,分别对应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以及之后直到古元逝世前的艺术作品。时代的改变带来了古元心境的改变,也带来了他艺术的改变。为了呼应古元这种心境和艺术变化,这两个板块的展厅色调变成了淡绿色,更为淡雅和抒情。古元曾深刻地思考过这种改变对于艺术的影响,“风格是随时代、环境和其他外来因素和主观感受而变迁的”。基于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此时古元更多的是往内在寻求艺术的自由——在大事件的描绘中,他擅长从平常人的视角以小见大,比如在他抗美援朝时期的速写作品中,很少见到激烈的战争场景,他画朝鲜人民宁静的家园,画在战场上看到的一棵小草,反而更能够对比出战争的残酷,更易引起大众共鸣。或许他从未忘记碾庄的老乡看他版画时的表情和评论,他一直想创作的是让大众看得懂的艺术。同时,他还试图在艺术形式和格调上进行更多的尝试,比如《玉带桥》《竹排》等表现出了更多的抒情性。

  在第三个板块中,会看到古元越来越多的水彩画。早在中学时古元就非常喜欢画水彩,但限于战争时期的有限条件,他到延安之后几乎未能有创作的机会。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古元的水彩作品渐渐增多,他逐渐把艺术理想寄托在寻求艺术自由的诗性创作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静静的玉渊潭》、八十年代的《火州古道》《昨夜大雪》等都是优秀的水彩作品。选择水彩、回归自然,他把追求自由的方向更加纯粹地锁定于艺术本体,去寻求内心的一片安静土。

  除了三个板块的节奏变化,展览还有意将同一类题材的、古元艺术风格改变前后的作品对比展出,以让观者一目了然地感受到他的变化。恰如古元的学生徐冰对他艺术的评价:它没有旧丝绸的腐朽气,也没有消化不良的西餐痕迹,是一种全新的、代表那个时代最先进的一部分人思想的艺术,由于这个思想与人民利益相一致,它又是平易近人的艺术。古元艺术的美,美在纯粹、美在真诚、美在亲切。这种美,源于他对民众朴素的情感,对艺术纯净的初心,对艺术自由境界真切的追寻。无论是版画还是水彩,无论是主题性作品的重,还是小景写生作品的轻,古元的作品都会在我们的思绪中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迹,这也正是展览想要呈现的另一维度。



《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23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