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中国新闻 >

以基地建设引领发展方式转变

2016-08-26 16:02 来源:国际商报
——专访国家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梅骏国
 

  作为一个县域开发区,宣城市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安徽省诸多开发区中可谓是独树一帜。根植皖东南山区,依托“小三线”建设留下的工业基础,宁国经开区自2000年成立以来,艰苦创业,努力探索,创新发展,一步步做大、做强、做优,到“十二五”时期,宁国经开区更是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2013年,宁国经开区以安徽省首个县域开发区的身份正式获批国家级经济开发区;2015年,宁国经开区又被列入安徽省14个战略新兴产业基地之一,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9.2亿元,同比增长16%,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36.2%,基地建设呈现出集聚效应强、创新步伐快、产业结构优、质量效益好的良好态势。

  回眸过去,展望未来,宁国经开区经历了怎样的艰苦创业历程?面对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深刻变化,宁国经开区如何转型升级、打造核心竞争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宁国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梅骏国。

宁国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梅骏国

  沧海桑田不忘初心

  记者:站在“十三五”的起点,回顾宁国经开区的创业历程,是什么精神在推动宁国经开区不断前进?

  梅骏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宁国市因为“小三线”的原因,工业基础较好,发展不错。但是宁国经开区成立以后,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人才缺乏,技术引进困难等原因,发展较为困难。宁国虽说毗邻江浙,但到现在还没通高铁,只有一条开通不到3年的高速公路,区位优势也没发挥出来。

  宁国经开区能够走到今天,我认为有两点很重要。一是由于“小三线”建设,留下了一批卓越的企业家以及来自湖北、江苏、浙江多地的人才,为宁国这座城市注入了包容的思想;二是坚持创业创新的执着。我们宁国是“八山一水半分田”,连一块像样的平整的土地都没有,要建设一个开发区可想有多难。刚开始的时候,宁国市举全市之力建设开发区,一大批干部职工都拿着工资卡去银行抵押贷款,从一片荒山野岭突围而出,付出了不可估量的代价,我们管委会所在地就是移山开荒后修建的;为了引进技术,园区中鼎公司在美、日之间来回斡旋,最艰难的的时候,浙江的股东撤资,美国的股东撤资并起诉,但是都挺了过来;为了引进人才,我们勒紧裤腰带建设专家楼、学士楼,大学生来实习全都免费入住,还给予生活补贴……没有这种执着,就没有宁国经开区的今天。

  记者:获批国家级经开区以及被列入安徽省战略新兴产业基地这两件大事对于宁国经开区来说意味着什么?

  梅骏国:获批国家级经开区后,宁国经开区从此进入了更高的平台,在政策倾向、金融支持等方面都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同时,“国家级”的各项考核指标也倒逼经开区提升管理水平,加快转型发展。

  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基地则是我们打好转型升级攻坚战的又一个突破口。宣城市委、市政府,宁国市委、市政府均高度重视宣城宁国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以下简称“宁国基地”)的建设工作,宁国基地建设工作领导组就设在宁国经开区。如果说国家级开发区是综合实力的体现,那么战略新兴产业基地和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已经勾勒出宁国经开区的发展方向,宁国经开区将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注重创新驱动,以基地建设进一步引领发展方式转变。

  记者:据了解,受地理条件限制,宁国经开区从2007年就不在拓展园区面积了,而是注重发展质量,那么宁国经开区是如何提升发展质量?园区涌现出了哪些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梅骏国: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协作企业集聚”的联动发展战略,积极依托中鼎、凤形、聚隆等龙头企业带动引领,我们打造了一批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行业领军企业,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式的协作配套企业,极大地提升了园区发展质量。

  其中,中鼎集团可以说是汽车零部件板块的“航空母舰”,排名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50强第19位和中国橡胶制品行业销售收入10强第1位,拥有全国汽车橡胶零部件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国家认可检测试验中心”。

  在耐磨铸件板块,宁国经开区是亚洲最大的耐磨材料基地,号称耐磨铸件之都。安徽凤形股份公司高峰期占到了全国40%的市场份额,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耐磨铸件专业生产企业。以安徽省耐磨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基础,我们正在争创国家级耐磨材料检测中心。

  在高端机械基础板块,安徽聚隆传动股份公司自主研发的“双动力全自动减速离合器”产品有力促进了洗衣机行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企业成功在A股上市。安徽省宁国市海伟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低发热且局用多重保护功能的金属化薄膜是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

  记者:基于产业发展现状,宁国基地如何进行产业规划与定位?十三五时期,宁国基地有何宏伟目标?

  梅骏国:在充分调研论证核心基础零部件的密封元器件、电子元器件、高端机械基础件等三大重点领域现状的基础上,基地明确了“1238”推进计划,即围绕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依托国家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省级港口生态工业园区两个平台,突出发展密封元器件、电子元器件、高端机械基础件三个重点领域,着力实施完善载体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科技创新、培育骨干企业、深化招商合作、加快绿色发展、激活资本市场、强化人才引育八大任务。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基地完成总产值突破800亿元、冲刺1000亿元,努力形成“1+N”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构建“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条-产业基地”的产业发展路径,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聚发展示范基地。

  创新驱动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记者:创新驱动,既是国家战略,也是安徽省委省政府“调转促”提出的重要要求。宁国基地是如何推动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取得了哪些重要创新成果?

  梅骏国:近年来,宁国基地在宁国市“百亿企业、百亿产业、百企升级”工程的带动下,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尖”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保隆(安徽)汽车配件自主研发的固态介质填充数控液压成型技术、宁国市志诚机械研发生产的“铁型覆砂曲轴铸造自动化生产线”、安徽莱恩电泵引进全省首台HRPS快速成型机(3D打印机)等都有着极高的产业价值;中鼎公司还探索了跨境发展模式,收购了KACO公司获得了油封生产技术,在欧洲和美国建立了研发中心,今年又斥资1.3亿欧元收购德国AMK公司(一家专业从事电机电池控制系统、驾驶辅助和底盘电子控制系统企业)100%股权,形成了全球化的跨国经营布局。

  2015年,基地新增了正兴耐磨、库伯密封等八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61家,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2.2%;基地关联企业出产重大科技成果超过240件,持有发明专利超过280件。

  记者:宁国基地是如何打破科技成果转化壁垒的?

  梅骏国:在研究成果与产业转化之间,往往会存在看不见的“墙”,我们要打破这堵墙。为此,我们搭建了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研究产业共性难题,推动企业与高校协作进行技术攻关,加速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先后打造了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28个各类省级创新平台,引进了“滑片式空压机”、“高温合金材料”、石墨烯材料实验室等一批前沿的科创团队。

  记者:我们了解到,宁国基地企业在参与行业标准建设方面十分积极,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梅骏国: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我们坚持鼓励企业主动参与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推动企业加快研发成果转化和市场占领步伐,提高企业的发展潜力,掌握在国内同行业的话语权。截至目前,东方碾磨材料、东波紧固件、红桥金属、中鼎密封件、宁国飞鹰汽车零部件等企业已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总数达103个。

  记者:在管理创新与服务创新方面,宁国经开区做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梅骏国:在管理创新方面,我们主要探索了科技手段在园区管理中的应用。作为安徽省经信委授予的智慧园区,我们在园区建立了信息化的监控体系,通过企业用水、用电以及缴税等数据即可监控企业运行状况,相当于建立了一个预警机制。

  而在企业服务方面,我们提出了“营养师”服务的概念。为此,根据基地企业发展需求,经开区建立了领导组成员单位分类帮扶企业制度。对已上市企业、拟上市企业、成长性和初创企业等都分门别类地制订了不同的帮扶、支持办法。譬如对于成长性和初创型企业,就由财政局、开发区、港口园区负责,通过产业引导基金、天使基金、财政扶持等政策杠杆,撬动企业创新发展,促进其做大做强。(国际商报记者 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