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成为新引擎 三足鼎立稳发力
中国外贸逆境当中韧性足(热点聚焦)
本报记者 邱海峰
海关总署8月8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3.2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3%,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出口表现良好,进口出现大幅下滑。对此,专家指出,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全球贸易增长低迷的环境下,今年全年,中国外贸进出口将面临较大压力。但在这样的困境当中,中国外贸并未“屈服”,表现出了充足的韧性,如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的提升及结构的持续优化,而这种韧性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外贸回稳向好。
出口增速好于预期
7月份,我国出口再次表现良好,增速明显好于预期。根据海关总署数据,7月份,我国出口1.22万亿元,同比增长2.9%,好于预期值2.3%,增幅较6月份扩大1.6个百分点;同时,前7个月,出口7.6万亿元,下降1.6%,较上半年收窄0.5个百分点。
“7月份出口回暖主要依赖于三方面因素:一是一揽子外贸稳增长措施开始见效,促进贸易便利化、减少行政审批及金融方面支持等具体政策措施为出口创造了良好环境;二是全球经济形势有趋稳的迹象,部分发达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出现一定回升;三是短期人民币汇率有所贬值,这对出口向好也有帮助。”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此外,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出现回升,表明四季度初出口压力有望减轻。据海关统计,7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3.8,较上月回升1.1;其中,根据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当月,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新增出口订单指数及经理人信心指数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企业综合成本指数有所回落。
下行压力依旧不小
从进出口整体数据看,当前我国外贸面临的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进口表现相对低迷。海关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09万亿元,下降0.9%;其中,进口下降5.7%,降幅较6月份扩大3.4个百分点。
加工贸易进出口持续下降的局面仍未得到改观。继此前进口、出口分别连续18个月和16个月下降之后,前7个月,加工贸易进出口再次下降,进口、出口分别下降11.7%和7.8%。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进口同比大幅下滑,主要因加工贸易进口下降和原材料进口下降。
“当前,我国外贸形势依然严峻,而且全年都会承受比较大的压力,这与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形势密切相关。国内整体经济形势依然比较复杂,下行压力仍在,民间投资持续低迷,市场普遍预期也不是很乐观。”张建平说,另外,外贸企业仍面临较重负担,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贸易便利化措施也没有得到完全落实。
就国际市场而言,全球总体需求疲软仍是制约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因素。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高级研究员周世俭此前指出,全球经济低迷导致的后果就是外需不振,将影响到国内外贸企业的进出口形势,而英国脱欧为全球贸易带来的影响各方都在关注,很有可能会对中国第四季度的进出口形势造成影响。
困境之中加速转型
在全球贸易增长都保持低迷的大环境下,我国外贸虽也深受影响,但结构的持续优化应能成为外贸回稳向好的重要“抓手”。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奎指出,当前,民营企业正在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新的引擎,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下降形成的市场空缺,奠定了外贸“三足鼎立”之势,我国贸易主题结构更具活力、更加稳定、更可持续。
“我国外贸在逆境中体现了充足的韧性,这种韧性一方面表现在外贸出口市场份额的增长,去年出口虽负增长,但占全球市场的份额却上升了1个百分点还要多,总份额已超过13%;另一方面外贸转型升级的持续推进强化了中国外贸的韧性,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的提升及民营企业进出口持续增长,外贸结构正在困境中悄悄转型升级。”张建平说。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表示,尽管我国外贸较以往进出量有所下降,但新型外贸商业模式进出口增长较快,跨境电商贸易、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正成为新的外贸增长点。
为了推动中国外贸回稳向好发展,张建平建议,接下来,要在紧抓结构转型升级的基础上,抓好贸易便利化等政策措施的落实;同时,继续推动4个自贸区的发展,并加快推广试点经验。此外,还要提高已签订自贸协定的利用率。当前不少外贸企业对于自贸协定认识仍不到位,因此推动企业充分利用自贸协定发展对外贸易将能带来不小增长空间。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8月09日 第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