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行业持续承压,供给侧改革势不等人
读年报 看主线(热点聚焦)
本报记者 许志峰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坚定不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
上市公司是观察经济的一扇窗口。刚刚披露完毕的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和2016年一季报,也清晰地浮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业绩分化趋势凸显,一些传统行业、产能过剩行业业绩持续承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部分传统行业露出了一丝复苏曙光,但处于谷底的整体态势呼唤改革进一步发力。
传统行业阵痛
钢铁、煤炭等行业大面积亏损,拖累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表现
镜头:武钢股份2015年出现上市17年来的首次年度亏损。年报显示,武钢股份去年营收538亿元,同比下滑41.29%;净利润亏损75.15亿元。2009年到2014年的6年里,武钢股份合计盈利约为59.5亿元,但2015年就亏掉了过去6年多的净利润。
经过2014年短暂复苏后,钢铁类上市公司在2015年又陷入全面亏损的局面。2015年A股市场亏损最多的10家公司中,钢铁股就占了7席。酒钢宏兴的亏损额超过70亿元,重庆钢铁、马钢股份、鞍钢股份、包钢股份等多家钢企的亏损额都超过30亿元。
面临困境的不仅是钢铁业。“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成为传统行业上市公司2015年报里的高频词。2015年,传统产业供给过剩全面显现,一些周期性行业在谷底徘徊,拖累了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表现。
以深市上市公司为例,尽管整体保持增长态势,但业绩出现明显分化。深交所综合研究所所长何杰介绍,剔除金融行业,2015年深市上市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增速只有3.22%,净利润下降1.98%,主板公司的净利润甚至下滑14.38%。传统行业中的采矿业净利润连续4年下滑,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全行业亏损。
传统行业比重较高的沪市,这一情况更明显。2015年,沪市煤炭、石油、黑色金属及有色金属等传统行业经营实现营业收入约5.4万亿元,实现净利润约273亿元,较去年同期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沪市公司2015年度共实现营业收入22.67万亿元,同比下降3.93%;共实现净利润约2.05万亿元,同比下降2.66%;每股收益0.55元,同比下降11%。
何杰认为,钢铁、石化、采掘等传统行业依旧受制于产能过剩、需求疲弱的影响,业绩表现不佳;制造业也面临成本、税费等上升的压力;业绩较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的持续性和对宏观经济的带动作用仍有待体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了关键时期。
改革有待加码
去产能、去库存的持续性和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上市公司各项税费增长快于收入和利润增长
镜头:2014年中国铝业单年亏损162亿元,成为当年的“亏损王”。然而,继2015年盈利2.1亿元成功摘帽后,中国铝业今年一季度继续保持微利,实现利润1900万元。
作为曾经的亏损大户,中国铝业之所以能扭亏,一方面得益于市场环境转暖,另一方面,据公司分析,增盈原因主要是通过强化运营管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和关停部分亏损生产线;通过加强资本运作、实施盘活存量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措施优化产业布局等。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那些身处困境的行业一季度已经感受到些许暖意。兴业证券研究显示,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处于“量价齐涨”的盈利丰厚期,收入的快速增长和毛利率的同步提升,贡献了超预期的净利润增量。钢铁、煤炭、有色金属毛利率环比增加11.6%、4%和2.7%。从整体业绩看,剔除石油石化和金融后,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92%,净利润同比增长14.37%。
然而,尽管积极因素增多,但目前的情况还很难说是趋势性逆转。今年以来,钢铁、煤炭、有色等行业整体形势环比有所好转,但一季度继续大面积亏损。可见,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等依然任重道远。
何杰分析,经过数年努力,钢铁等6类产能过剩行业的存货占比逐年连续下降,存货总量明显减少;生产规模和盈利空间也持续被压缩,行业去库存、去产能成效初显。但应注意到,自2015年末开始,铁矿石、螺纹钢的价格持续上涨,在盈利的刺激下,去产能、去库存的持续性和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成本高企,是侵蚀企业利润的重要原因。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认为,2015年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率达到85.68%,与收入相比,当前企业的成本处于历史高位。从2011年开始,工业品出厂价格(PPI)连续下降,但企业的成本指数持续升高,一升一降,两头挤压了企业利润。降成本在减税、简政放权、推动要素改革和发展直接融资等方面空间很大。何杰也认为,对于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2015年现金支付的各项税费增长率为8.56%,高于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速,税费仍有可降空间,降成本的改革需要深入推进。
去杠杆也是很多企业要面对的问题。而且,资产负债率处于高位的大多是传统行业。例如,深市上市公司中,钢铁行业、造纸和纸制品行业、采矿行业2015年末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9.98%、64.53%和58.35%,较上年增加了3.5、1.6和2.7个百分点。在经济增长放缓、结构调整、动力转换时期,这些行业的上市公司面临业绩下降和去杠杆的双重压力。何杰认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大力发展股权直接融资,是有效降低杠杆率的重要手段,既有利于优化金融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也有利于企业去杠杆目标的实现。
去库存方面,2015年深市房地产上市公司存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由2014年的64.23%下降至60.33%,去库存较明显。但是,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整体规模仍在扩张,存货总额仍在增加,在房地产行业内部分化加剧、外部呈现结构性行情的复杂环境下,部分公司或地区的去库存压力依然较大。
新动能在积聚
新兴产业做大要有一个过程,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尚未完全显现
镜头:作为首批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之一,网宿科技得益于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以及自身较强的技术及服务创新能力,近年来业绩持续超预期增长。在2015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2%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这家公司净利润继续增长85%。
在上市公司业绩整体平淡的大背景下,新兴产业的快速增长显得尤为耀眼。
从数据看,2015年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的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1.32%和29.03%,与主板的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2015年,创业板有102家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速超过50%,其中32家公司超过100%。123家公司净利润增长超过50%,40家公司3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50%。净利润超过2亿元的公司68家,较上年增加27家。
经过6年多的发展,目前,创业板公司集中分布于信息技术、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其中互联网、文化传媒、生物医药三个特色较鲜明的板块逐渐形成,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占比72.42%。
在上海市场,虽然没有专门的新兴产业板块,但以文化、旅游等为代表的新兴消费行业在2015年同样成为结构性亮点。去年,旅游、酒店行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11.48%;实现净利润21.07亿元,同比增长27.6%。文化传媒行业实现营业收入682.95亿元,同比增长20%,均远高于沪市平均增长水平。
新兴产业也是市场化并购重组最活跃的领域。2015年,中小板、创业板并购交易金额分别增长188.85%和128.24%。分行业看,购买方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最为活跃。并购标的中,广播影视、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医药制造业受到青睐。
不过,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虽快,但与传统产业相比,其体量仍偏小。何杰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业绩优于整体深市公司,但由于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需要一个过程,其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尚未完全显现,且其内部也逐渐出现分化,培育发展新动能将会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
■链接
个股之最
最赚钱——工商银行
2015年实现净利润2771.31亿元,同比增长0.48%,每股收益0.77元,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33元。
最大方——贵州茅台、中科创达
从分红看,贵州茅台2015年拟每10股派61.71元现金,分配利润高达77.52亿元。从送股看,中科创达公司推出每10股派5元转增30股的超高分配方案。
最意外——中石油
A股昔日最赚钱的公司中石油沦为亏损王,原油持续下跌令中石油出现巨额亏损。2016年一季度,中石油亏损137.86亿元,在所有A股上市公司中垫底。
《 人民日报 》( 2016年05月09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