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经济 >

优雅“野蛮人”沈东军(7)

2013-10-12 16:04 来源:光明网

  沈东军说他对有历史的东西有一种崇拜情结,正好想在国外做一些投资,自己又喜欢葡萄酒,就选择购买酒庄。

  “ 另外,我想通过收购,深入到法国人的一个行业,彻彻底底地了解他们的做事方式和习俗,搞清楚他们是如何把法国的葡萄酒卖到全世界去的。 ”

  酒庄的经营管理由经理、律师等人负责,沈东军并不插手。但他亲自参与设计了葡萄酒的品牌标签,以及对产品种类进行更多地细分。

  当日下午,一身白色紧身连衣裙的柯劳迪娅·布哈·迪布克出现在记者面前,时髦得像个职业模特。她的身份是执业律师,并且是法国总理律师顾问团唯一的女性成员。

  柯劳迪娅回忆说: 2010 年,沈东军一走到她的办公室就提出他的购买要求,必须是梅多克地区,必须是在上升时期的。她陪他走了三十多个酒庄,每到一处,他都要亲自品酒庄所产的酒。最后敲定了离波尔多市区最远的乐朗。

  身为律师,柯劳迪娅经手过许多新兴国家投资者购买酒庄的案子。根据她的经验,印度买家喜欢大酒庄,中国人看中酒庄等级和品牌,但他们通常对酒的口感不敏感。

  “ 但是,沈不同,他是真正懂得葡萄酒的。 ” 她说。

  沈东军擅长营销造势和建立人脉、口碑的能力,也令柯劳迪娅刮目相看。 “ 他一买下酒庄后,就很积极主动地申请加入法国波尔多左岸名庄协会。 ”

  酒庄经理让 - 马克在葡萄酒行业已近四十年,自 1997 年起效力于 DUCOS 家族。 2010 年左右,他的前老板带着一个黑发中国人在酒庄四处走动,不时地轻声交谈。几个月后,这个中国人成为他的新老板。

  “ 没什么可担忧的。我和酒庄都是受法律和法规的保护的。 ” 让 - 马克一副淡定的模样: “ 不管是谁买下酒庄,都要遵循我们这里的法律。 ”

  买下酒庄,给沈东军打开了一个通往 “ 旧世界 ” 的大门。

  在波尔多地区,葡萄酒庄的种植和管理受严格的法律和行业规范约束,否则将剥夺产地命名权。其中包括对葡萄的植株、高度、行距、果实的规定,严格限制农药使用,禁止人工浇水,以及对每公顷最高产量的限制。

  按这样的规定,通常一半的葡萄是要被丢弃的。看着好好的果实被丢弃,沈东军心疼不已, “ 碰到天旱,葡萄树枯死也不能浇水,只能干瞪着眼。 ”

  他对国内号称能媲美于波尔多地区的所谓 “ 顶级葡萄酒 ” 不屑一顾, “ 真是个笑话。你吹纬度相同,还有土壤、气候等等这些条件不同,还有一整套的管理、程序和法规。 ”

  当了两年多的酒庄庄主,让沈东军真正明白为何法国能孕育出这么多世界顶级的奢侈品品牌。

  中国老板舍得为酒庄的改善投入,也令让 - 马克感到非常满意。

  自沈东军买入后,酒庄对葡萄园土壤追加了有机肥;新购入 160 多个新橡木桶,每个桶 600 多欧元,使用寿命仅为 3 年;还聘请法国顶级酿酒师艾瑞克·布瓦松团队为酿酒顾问,布瓦松的客户包括大名鼎鼎的拉菲尔酒庄。

  投入的直接结果是,这两三年,酒庄的葡萄酒品质有了逐步的提高。

  令让 - 马克唯一遗憾的是,中国老板每年来酒庄的次数太少,停留时间太短。

  忙于通灵上市筹备,沈东军目前没有太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酒庄上。按他的构想,通灵未来会发展成为一个奢侈品集团,葡萄酒会成为旗下的一块业务。

  这是后话。

  四十 “ 不惑 ”

  沈东军生于 1969 年。他那一代和之前的中国人普遍都经历过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匮乏。

  他讲起一个故事。一次,他和太太看电视,电视上放着一个喜剧桥段:一群人在台下看电影,一边做和银幕上一样的手势,说一样的台词,几乎异口同声。

  比他小几岁的太太当时笑得不行了,他开始哭。那是他少年时代的真实写照 —— 那时,他和小伙伴骑着自行车追在电影放映队的后面,每到一处,他都把电影再看一遍。一部老电影看了不下十来遍,他能背出其中每一句台词。

  如今,他在巴黎买衣服,喝着自己酒庄的高级葡萄酒,在波尔多拥有一流的酒庄,对葡萄酒如数家珍,在京、沪、宁最高档的住宅区拥有房产。在生活细节上,还存留着过往生活的痕迹 —— 牙膏管必定挤掉最后一滴才扔;在家或住酒店,出门前必定关掉所有的灯;舍得为获得机会一掷千金,但在任何投资和回报的算计上,都表露出冷血一般的理性。

  经历过匮乏的人,才真正懂得美好事物的珍贵,并具有打不败的求胜意志和超出常人的吃苦精神。

  对自己所处的年代,沈东军心存感激: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创造历史的世纪。

  我们谈到最近商界发生的一些分歧和风波,他小心翼翼地表达自己的立场,也避免 “ 触线 ” 。他依然看好中国的明天,一个是基于天性乐观,一个是对自己躲避某种风险的能力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