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申 琳 袁 泉 琼达卓嘎 徐驭尧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22日 第 04 版)
在西藏拉萨八廓街,立于公元823年的唐蕃会盟碑是游客们喜爱的打卡点,更是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八廓街周围,有藏、汉、回等各族群众聚居的大院100多个。大家在一起经商、生活,长期以来互帮互助,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步行察看八廓街风貌,走进特色商品店,询问旅游文创产业发展、藏文化传承保护等情况。总书记感慨万千:“我23年前来过一次,现在建得多么好啊!全国各地的人都到这里来,搞事业、转经、旅游。千年八廓街,是我们各民族建起来的八廓街。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流交往交融,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在这里其乐融融。”
八廓街的朵究仓藏装店里,五颜六色的藏装整齐地码放在柜台两边,店主卓玛的女儿旦增卓玛正忙着接待游客:“这是拉萨本地的款式,比较简洁;这是偏牧区的款式,因为气候比较冷,所以要厚一点……”
45岁的卓玛说,女儿放暑假了,现在是她的得力助手。“我们见证了八廓街从小摊小铺发展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过程。现在这里街道整洁、游人如织、商业繁华,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完美融合在一起,我们藏装店的生意越来越好了。”
坐落于拉萨西郊根培乌孜山南麓的哲蚌寺,不仅是西藏促进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民族和睦的典型,更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历史见证。
哲蚌寺措钦大殿二楼,明朝时期的十六罗汉像栩栩如生,1200多年前的经书依然保存完好;甘丹颇章内,十六函贝叶经被精心保管,1959年中央代表团赠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贺幛依然如新;古籍馆内,僧人们正利用信息化等科技手段修复各类古籍。今年4月29日,“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哲蚌寺分馆”“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哲蚌寺古籍馆”在哲蚌寺挂牌。
“哲蚌寺自建寺以来,见证了中华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哲蚌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阿旺群增说,全寺僧人保护和利用好珍贵的历史文物,“向下一代讲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
2021年11月召开的西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努力做到民族团结进步走在全国前列”。西藏自治区将9月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每年都把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送进各级各类学校课堂。西藏自治区还开展“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群众性宣传教育,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新旧西藏对比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教育结合起来,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
拉萨市吉崩岗社区桑东西院,54岁的拉巴旺堆与老伴在这里生活了将近40年。作为最早一批居民,拉巴旺堆和7户老邻居共同见证了大院的变化。
“以前门前环境脏乱差,院子里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经过环境整治,现在院子里干净整洁,花盆、长凳等一应俱全。”说起如今的生活,拉巴旺堆脸上满是欢喜,“大院里有汉族、藏族,还有其他民族的住户。邻里感情一直很好,互相帮着接送小孩,逢年过节一起聚餐联欢,就像一家人一样。”
今年3月,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的嘎拉村“团结颂”展览馆正式建成开馆。
“展览馆共有19名讲解员,其中藏族15名,汉族4名。”曾是嘎拉村大学生村官的黄海芬,如今也是展览馆的讲解员,“这里不仅展现了嘎拉村民族团结的事例,更展现了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建设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奋斗故事。”
在展览馆建设中,黄海芬为进一步搞清楚嘎拉村的历史,爬山7个小时,寻访嘎拉村旧址,挖掘出嘎拉村以前靠螺号传声等情况。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广东女孩,黄海芬毕业后毅然来到林芝,成为一名乡镇公务员。在林芝,她努力成为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发挥专业特长,帮助嘎拉村规范农家乐管理和红色研学主题教育展览馆运营等,获得了基层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我们要继续切实为各族群众服务,大家一起团结奋斗、携手进步,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开得更盛。”黄海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