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乡亲们笑得更甜了(脱贫攻坚系列报道(3))
本报记者 刘发为 彭训文
|
图为贵州省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的花卉景观。
新华社发
|
贵州遵义历史上有遵义会议,经济上有茅台,这两张响亮的名片让其为世人所熟知。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这里多山区,以往交通条件不便,很多农村受自然条件所限,一直处在贫困线以下。
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是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16日到过的地方。在和村民座谈交流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
3年来,遵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涌现出一个个以花茂村为代表的美丽乡村,生态美了、产业旺了、农民笑了,实现了乡村振兴的“时代转折”。
留住乡愁
“总书记是一个特别细心的人,而且十分平易近人,他来到我家,问农家乐生意好不好、有多少房间,十分关心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3年过去了,花茂村“红色之家”的老板王治强仍然清晰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家的情景。日前,记者重访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扶贫之路”,只见这座二层小楼收拾得宽敞明亮,门口的坝子里还摆着习近平3年前在这里和乡亲们开座谈会的桌子、凳子。
“总书记来到这里的时候,跟大家说得最多的,就是脱贫致富。”3年来,已经有600万人来到王治强的这家农家乐。仅去年一年,王治强的农家乐就有近百万元的收入。“总书记改变了我的后半生,他来到花茂,让这里有了人气,我们才能越干越好。感谢总书记!”
谈到未来的发展,王治强告诉记者,要保持住这家农家乐的风格,让大家能在这里找到乡愁,也能记住这里的乡愁。
让游客吃好、住好还要玩好、玩出文化味儿,这是当地的一大目标。花茂村人张胜迪2016年下半年在村里开起了一家文创小店,特色是用古法造纸将当地特色文化进行创新演绎。谈到为何开店,她说:“我之前一直在茅台做酿酒生意,总书记来到花茂村之后,点燃了我心中的那一缕乡愁。”
记者眼前的马灯是店里的创新之作,用古法造的纸当灯罩,十分有特色。“如今,我们也希望能够用古法造纸承载的文化吸引更多人来到花茂。”这样一家小店,至少能解决村里10户村民的就业问题。张胜迪说,“每年寒暑假,都会有一些来自国内的大学生和海外的留学生来这里实习,我们也十分欢迎更多的年轻人来到这里,施展所长,大展宏图。”
转变思路
在花茂村,水泥路已经占到98%以上,还通了天然气、自来水。谁曾想过,这里之前的电压低到煮不熟大米饭。
对于村里的变化,花茂村党总支书记潘克刚是亲历者,也是带领者。“花茂村在脱贫的路上,一直坚持两条腿走路。其一是充分发挥当地红色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特产品销售;其二是引进了九丰农业公司,发展农业产业,解决当地人的就业问题。”
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潘克刚坦言,曾经以为只要有游客来就行了,后来花茂村成立了旅游协会,村里控制农家乐的数量,加强了旅游管理,还请来了浙江乌镇景区的专家指导当地乡村旅游发展。这些举措,让花茂村不仅景色更美,而且管理更细、服务更暖人心。
花茂村的种植大户王文宽是村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说,自己以前种地都是用土办法和经验,眼界很狭窄,一亩地一年只有5000元的收入,加入合作社之后,通过改用有机肥、猪粪牛粪等,蔬菜变成了有机蔬菜,现在每年一亩地有1万多元的收入。
当地陶艺非遗传承人母先才,祖辈都有制陶手艺,开了一个陶艺馆。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花茂村考察,来到母先才家的陶艺馆参观,嘱咐他一定要把土陶手艺传承下去。随后,这里成了当地游客的“打卡”店铺之一。
母先才过去制作的陶器以生活用品为主,个头大,游客带走很不方便。随着客流量的增多,母先才调整经营思路,开始制作小型工艺品;他还跟当地学校合作,很多美术学院学生在陶器上作画。思路一变天地宽。如今,母先才的陶艺馆有陶器纪念品、陶艺制作体验等多种产品和服务,年收入已超30万元。
自力更生
身还未到,透过车窗已经远远地看见颜色多样的房屋,这就是湄潭县金花村有名的“七彩部落”了。
这个原本并不富裕的深山小村,在2014年时年人均收入只有8000元,而到了2016年已达到3.2万元。
“贫困不怪政府,脱贫还得自主。”金花村党总支书记冯燕青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七彩部落”一天就能接待几万名游客,村民身份也发生了改变:白天当老板,晚上当演员,将村里的茶叶、民族特色等展现给外来游客。当地流传这样一句话:“走,到湄潭当农民去。”冯燕青特别加了几个字:“走,到湄潭金花村当一个幸福的农民去。”
贵州山陡路远,自然条件特殊,搁在以往,当地人想吃上新鲜蔬菜是件不容易的事情。5年前,一群山东寿光的蔬菜种植专家来到遵义播州区花茂村,誓言改变这种状况。“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让当地老百姓吃上蔬菜,还要吃上有机蔬菜。”播州区九丰农业园区相关负责人张兴斌说。
走进九丰农业园区宽敞的大棚,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琳琅满目。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来这里视察的时候,看到一盆盆一碰就手有留香的“碰碰香”,他碰了碰,说还真没见过。
九丰农业在贵州建立园区之后,也在想尽办法变“输血”为“造血”。据介绍,九丰农业办起了黔北最大的培训中心,为当地种植户培训大棚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帮助农民提高农产品效益,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到目前为止,这个培训中心已经为当地培养出了十余位技术指导员。张兴斌说,九丰农业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让当地农业发展增加自身的潜力和动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2月25日 第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