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中国新闻 >

钻研技术,带富一方,她们成长为猕猴桃种植“土专家”

2018-12-25 07:0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钻研技术,带富一方,她们成长为猕猴桃种植“土专家”
 
紫云村,有支巾帼农技队(新时代·面孔)
 
 
本报记者 张 文
  “贵州来了个单子,一起去吧。”“好,把大家伙都叫上。”快年底了,外出务工的人陆续返乡,张春梅和罗秀华却谋划着出趟远门。她们不是要出去打工,而是去“卖”技术。
 
  四川广元昭化区紫云乡的紫云村,猕猴桃种植已有多年,村民几乎个个是猕猴桃种植行家,其中由16名妇女组成的农技服务队更是远近闻名。她们经常奔赴各地果园做技术指导,仅此一项,服务队人均年收入便超过10万元。
 
  敢于尝试不信邪,穷山沟逼出“硬本事”
 
  论名气,紫云村的农技服务队成员中,最出名的当属李明秀。
 
  “家家借债,增收无路”曾是紫云村的真实写照。李明秀一家7口,仅有3亩多薄田,丈夫经常生病,是当时村里最穷的家庭。从信用社贷款2800元,甚至连利息都还不起。
 
  1992年,紫云村尝试种植猕猴桃,由于缺乏技术,村里人一度将果蔬种在田坎上,连必需的棚架都懒得搭。猕猴桃树枝延伸到田地里,村民们在耕地时十分不便。村里人都说本地不适合种猕猴桃,不过,李明秀不信这个邪。性格倔强的她从信用社贷款2000元,把自家房前屋后的空地开垦出来,栽种了1000株猕猴桃苗。
 
  经过几年的摸索,李明秀终于掌握了猕猴桃种植技术。1995年,她的果树成功挂果,效益逐渐提升到上万元。后来,李明秀将猕猴桃种植规模扩大到15亩,每年纯收入有10多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植能手。在她的带领下,紫云村人人都开始种植猕猴桃。
 
  2014年,猕猴桃作为支柱性农产业在全区推广,当地将推广实验基地放在了紫云村。多年来,通过现场培训、外出学习等方式,每个紫云村劳动力都接受了不下百余场次的培训,几乎人人成为“土专家”。
 
  年均服务30场,场场获评“五星”级
 
  近年来,多个省份都在大力推广猕猴桃产业,相关农技员成了香饽饽。紫云村村民们看在眼里,大家一合计:“农闲时男人们外出打工,女人们也不用闲着”,于是,2017年初,村里成立了16人的猕猴桃服务队,队员清一色都是女性。
 
  成立没几天,服务队就接到第一单生意:上海崇猕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王继广慕名发来邀请,请求服务队帮助。队员中有不少人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上海崇明岛。“你们园子里的猕猴桃树枝条不合理,空间利用率不高,严重影响产量。”刚进园子,队员们就下了“诊断书”。
 
  王继广不太信任眼前这支“娘子军”,因为他邀请了好几个果园管理专家打理这些果树,自认为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他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态,让队员们进了果园。连续10多天,服务队重新给猕猴桃树修剪了枝条,经过授粉和套袋,当年的产量便增加了50%以上。
 
  产量上去了,王继广对服务队心服口服。他将果园的管理完全交给服务队,近两年,服务队前前后后去了5次上海。
 
  去年6月,四川绵阳市一家农庄的负责人马应安邀请服务队去给猕猴桃套袋。看到来的服务队员都是女的,而且穿戴时尚,压根不像干农活的人,马应安心里犯嘀咕,态度变得不冷不热起来。
 
  后来,马应安发现自己遇到了“高人”:他和自己身边的农技员每天套袋仅在500个左右,而眼前这支服务队每人每天平均能套袋7000个。“我们都是正儿八经的练家子。”队员曾翠容笑着说。经过服务队的帮助,马应安农庄的20亩猕猴桃果园产量从2吨飙升至14吨。
 
  目前,紫云村的猕猴桃农技服务队年均外出提供30场服务,场场都获得客户的“五星好评”。
 
  乡亲吃上“技术饭”,当地建立人才库
 
  技术服务是一项苦差事。猕猴桃的棚架搭得高,有时候队员得站在凳子上套袋,始终要抬着头,举着双手,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
 
  服务队成立以来,上海、广西、贵州和四川省内各地都留下了她们的足迹,紫云村逐渐名声远播。当地人看到了“技术饭”的市场,越来越多的村里人走出大山,成为各地猕猴桃产业的“保姆”。
 
  昭化区还建立了乡土人才库,分为生产经营型、技能带动型、社会服务型三大类13小类,通过“名师带徒”、农民夜校等方式,提升其技术水平。同时该区整合涉农资金1300余万元,并发放小额贷款3200余万元,解决乡土人才创办领办实业资金短缺问题。
 
  “有了政策,技术队的人才肯定不会断档,以后咱们可以分成嫁接组、修建组、服务组……”山外有山,“土专家”其实也盼着更懂科技的专家“传经送宝”。李明秀告诉记者,今年昭化区聘请了10名浙江大学的农学教授为当地的猕猴桃产业做首席顾问,还准备建立猕猴桃产学研平台,未来将培养更多的人才加入农技服务队。
 
《 人民日报 》( 2018年12月25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