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中国新闻 >

创新活力不断迸发 优化营商环境中国按下“加速键”

2018-12-25 07: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创新活力不断迸发
优化营商环境 中国按下“加速键”
叶晓楠 鹿方舟 周芳霞

  日前,山西省在已整合的“多证合一”的基础上,再将14项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中,实行“三十证合一”,真正做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杨晨光摄(新华社发)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151项改革试点任务已落地实施122项,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图为重庆铁路口岸中铁联集重庆中心站。
  新华社记者 刘 潺摄

  近年来,河北省魏县实现纳税人办税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优化了市场营商环境。图为魏县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内封存的公章。
  新华社记者 王 晓摄

  至今年9月底,全国实有市场主体达1.06亿户,日均新设企业1.84万户;今年1-9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5922家,实际吸收外资979.6亿美元;目前,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目录已由60类压减到24类;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153项改革试点经验正向全国复制推广 ……亮眼数据的背后,反映的是中国营商环境的优化。
 
  1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决定开展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会议指出,推动出台更多优化营商环境的硬举措,让企业有切身感受,使中国继续成为中外投资发展的热土。
 
  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营商环境的改善,各部门各地区不断出台各种创新措施,现阶段,中国营商环境改善取得积极成效,在国际舞台上释放出了更强更稳的“吸引力”。
 
  营商环境向优,世界排名跃升
 
  近期,陕西省西安市的陈女士切身感受到了营商环境优化带来的便利。
 
  陈女士准备和朋友开一家美容院。原本,她以为办理注册公司的手续要花上一两周,跑好几个政府部门。实际上,陈女士足不出户在网上就已办完大部分手续,不到三天就领到了营业执照。近年来,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开通了“微信办照”服务,申请人只需关注“陕西工商”微信公众号,在手机端进行身份认证、数据填报等操作,然后等待登记人员在后台系统审核即可,无需到工商部门递交纸质材料。
 
  “办理营业执照的方便快捷,让我感受到了营商环境的优化,我对创业的前景也更有信心。”陈女士说。
 
  不仅仅是陈女士,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了国内营商环境的改善。
 
  过去两年间,优化营商环境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议题之一,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营商环境改善明显。
 
  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 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总体评价在190个经济体中位列第46位,较去年上升32位,较2013年上升了50个位次。特别是其中“开办企业”指标排名第28位,较去年大幅跃升了65个位次。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郝福满说:“在过去一年里,中国在为中小企业改善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从而使中国进入世界排名前50的经济体之列,这体现出中国政府对培育创新和私营企业的高度重视。”
 
  除了“造福”国内企业,近年来我国也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2017年以来,中国推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外资增长、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文件,借鉴国际通行的引资政策框架,从投资自由、投资便利、投资促进、投资保护等方面提出了65项政策举措,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营造更加公平、透明、便利、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今年6月,发改委、商务部发布了2018年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自贸试验区也进一步在文化、电信等领域扩大开放,加大压力测试的力度。
 
  推进投资便利化,不断改善营商环境,中国所做的努力正得到积极回应。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是卡特彼勒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生产型企业,主要生产液压挖掘机产品。如今卡特彼勒徐州工厂已成为卡特彼勒全球规模最大的挖掘机制造中心。“未来,卡特彼勒将继续努力寻求同其他中国企业在更大范围、更深层面的合作。”卡特彼勒公司全球副总裁陈其华表示。
 
  像卡特彼勒这样对华投资热情高涨的企业不在少数。据统计,2018年前11个月,全国新设外资企业已逾5.4万家,中国吸引外资有着不俗的表现。
 
  创新推动改革,针对痛点持续发力
 
  营商环境的改善,与中国政府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密切相关。如今,瞄准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和痛点问题,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改善营商环境取得积极成效。
 
  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行商事制度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
 
  12月17日上午,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四层B区的工程建设项目综合窗口前人流不断。长期以来,项目审批涉及部门多、环节多、手续复杂,是广大企业普遍感到头疼的问题。
 
  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北京市出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设立5个“综合服务窗口”,将200多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事项纳入一窗服务,实现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工作模式。窗口工作人员向笔者介绍说:“‘综合服务窗口’的设立打通了部门间的审批通道,企业不必再在多个部门间跑来跑去,在一个窗口就能拿到工程建设项目需要的许可证。”
 
  构建“多规合一”等工作机制也是本次改革的重点。“以前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手续复杂环节多,审批时间长,感觉很不方便。”正在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办理业务的邢先生对笔者说。自北京市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后,建设项目可通过“多规合一”协同平台获得综合审查意见,在综合窗口即可一站式办齐。邢先生如今有了不一样的感受:“现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很快就能办下来了,非常方便快捷。”机制创新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使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政府改善服务的力度。
 
  放宽市场准入的同时,中国在监管理念和方式方面也不断创新。
 
  在河北省邯郸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监管处,工作人员正登录双随机联合监管平台进行操作,点击“开始”按钮后,系统自动生成抽查对象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单,检查完成后,抽查结果会进行公示。
 
  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的监管方式正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进,并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一做法有助于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经营。
 
  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对于优化营商环境也起到重要作用。
 
  在辽宁省大连市,恒力石化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设备运输滞后和天然气管线配套建设滞后影响投料试 产的问题,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后,市政府立刻安排专人专职负责推进该项目,协调各相关单位开辟“绿色通道”,第一批设备不到10天就抵达项目现场。
 
  这一进展的实现,得益于大连市发改委建立的“服务秘书”保障制度,2018年,大连市发改委对719个市内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的重点项目配备了378名服务秘书,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为企业当好“店小二”。
 
  在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各类社会组织也积极助力,创新主体更加多元。
 
  近日,一款专门用于帮助街道改善营商环境,架设政府和企业沟通桥梁的软件——“邻企家”上线运行,它可为上海街镇和辖区内的企业提供高效沟通服务。“邻企家”软件平台工作人员向笔者介绍:“邻企家可以助力政府搭建实时触达、全面服务和科学管理辖区企业的一站式平台,并通过精准调研,为每个重点企业建立动态的需求和服务数据库;街镇在与邻企家合作后,可直接登录后台管理端,完善区域信息,添加企业名录进入后台管理系统;企业则可以看到最新的惠企政策、财经资讯、街道活动等内容,直接参与企业调研。”
 
  “邻企家”创始人兼CEO胡晓峰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邻企家”将扮演好优化营商环境的“顾问”、服务街镇商会工作的“秘书”、引入高端资源的“介绍人”和满足企业需求的“服务员”。
 
  立足自身特色,持续深化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中国不只是“说到、做到”,还要做得更好。
 
  11月28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下一步,要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应对复杂形势的重要举措,瞄准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力推改革、促开放,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公正监管,制止乱收费乱检查等,避免对企业自主经营的不当干扰,不断缩小与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差距,使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持续迸发。
 
  指标体系与评价机制是改善营商环境的“指南针”,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以评促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是未来工作的一项重点。
 
  在11月28日至29日举行的“2018智慧中国年会”上 ,“2018年首届中国营商环境评估结果” 发布,全国30个城市及地区分获营商环境引领奖、营商环境创新奖、营商环境进步奖。天津市是获得全国营商环境引领奖的城市之一,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院长刘刚表示:“在今后的发展中,天津在营商环境的打造上要充分利用包括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在内的智慧方法和手段,不断优化天津的经营环境,建设更加智慧的城市。”
 
  用“智慧方法”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天津的选择,也是全国各地未来推动营商环境发展的重要手段,近期,北京等地陆续推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行动计划或方案,大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周晓飞表示,下一步,发展改革委将加快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健全营商环境评价机制,做好2019年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若干地级城市开展营商环境评价的准备工作,并试点在部分省市县区全面推开营商环境评价,为2020年在全国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夯实基础。
 
  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中国按下“加速键”,没有“休止符”。
 
  “未来,中国将给市场主体带来更多发展机遇,释放的‘吸引力’将继续增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2月25日   第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