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反腐 释放活力
中纪委三服“药”“治病”强国企
本报记者 潘旭涛
8月3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国有资产成“唐僧肉”的说法,引发网上大量转载与讨论。自7月13日始,该网站每周四发表一篇文章,探讨国企从严治党之策。细读这些文章,不难发现中纪委反腐“救企”的思路。
经常做客该网站的高波,是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他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总结了中纪委国企反腐的三服“药”:专项巡视、联动审计、纪检体制改革。
专项巡视全覆盖
8月3日上午,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的专项汇报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举行。两个月以来,中石油召开了若干整改会议,《中国石油报》更是以“重塑石油形象”为题进行报道。
整改的动力来自6月中旬,2015年中央第一轮专项巡视的反馈意见,这次巡视涉及26家央企。6月底,中央第二轮专项巡视启动,至此,基本实现了中管央企的全覆盖。
“巡视制度已经比较成熟。常规巡视和专项巡视搭配,在反腐败过程中,巡视体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优势。”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说。
巡视除了发现问题,还传导压力,促进企业内部自查自纠。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是中央第二轮专项巡视单位,近日,该集团对外公布了全系统自查自纠出的102个问题以及215项整改措施,涉及管党治党责任缺失,领导人员寻租、利益输送等方面的问题。
纪检与审计联动
6月28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作了《201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这份“经济体检报告”披露出了不少腐败问题及线索,而直接点名违法违纪人员的做法,也属首次。
随后,媒体和专家呼吁,让审计成为反腐的另一利器。“纪检部门与审计部门的联动,是国企反腐的趋势之一。”高波说。
“审计先行、巡视跟进”的方式已逐渐被采用。从今年起,每个巡视组配备2名审计人员,由国家审计署统一抽调,一年一轮换。
而在地方层面,也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经验。例如广东中山、东莞等地尝试镇街纪检、监察、审计实行合署办公。江苏省于去年年初专门出台了纪检监察机关与审计机关协作配合的“意见”。
改革纪检体制
日前,南航集团党组审议通过了《南航集团党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落实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
“人事权与审查权以上级为主,这是推进国企反腐败的根本性体制机制。”高波说。
关于纪检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就已明确指出: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今年1月,中央深改组通过了《中管企业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试行)》。
反腐为改革清障
在辽宁省大连市北良港,有序停放的运粮火车、正在装卸粮食的起重机和大型货船……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北良公司一派生机。
而一年前,该公司是另外一番景象:年亏损上亿元,发展举步维艰。转机来自中央巡视组。2014年,中央专项巡视发现该公司原任领导宫明程滥用职权、违规转让土地等违纪违法问题,挽回2.4多亿元国有资产,使企业发展恢复了活力。
“反腐会影响国企改革与发展大局”就像“反腐会影响经济发展”这一伪命题一样,无需辩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研究员项安波直陈观点,指向国企反腐的杂音。
项安波认为,反腐为深化改革清障,为国有企业防腐倡廉制度化建设和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国企建设的方向在哪儿?高波认为,国企不同于民企,不能“见企不见党”。高波建议,应该强化国企领导的党规意识。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8月05日 第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