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监测软件靠谱吗(假日观察)
王君平 杨 华
一位在杂志社工作的马编辑饱受失眠的困扰。她经常在凌晨2—3时醒来,怎么也睡不着。据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
最近,马编辑听朋友推荐下载了一款监测睡眠的手机APP。睡前把手机塞在枕头下或者较难滑动的位置即可实现睡眠监测。早晨醒来,软件会自动统计数据,反馈一夜睡眠情况,短暂醒来也会被标示出来。监测内容包括入睡时间、浅度睡眠时间、醒来的次数和深度睡眠时间。
除了手机APP之外,马编辑还使用了一款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用来监测睡眠质量。手环有点类似手表,外形轻薄,睡眠时戴上它,能监测睡了多久和睡得怎么样,并有智能闹钟定时提醒。究竟这些软件靠不靠谱?
仅靠手机软件没法监测判断
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郭兮恒教授指出,医用的睡眠监测仪由专业医务人员操作,需要在被监测者的头皮、面部、胸部、腿部放置各种电极,监测脑电、眼动、下颌肌电、胸腹呼吸运动信号,并通过口鼻气流传感器监测呼吸信号,用麦克风监测鼾声,且同步连接呼吸机。每一项生理信号都有严格量化指标和判断标准。临床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常见疾病,仅靠手机软件是没法监测和判断的。正常睡眠中,人们也会定时翻身,但并不影响睡眠质量,但手机软件很可能把这也算入浅睡眠甚至是觉醒。
手机睡眠软件中有催眠曲、模拟鸟叫、海涛声,真的能起到催眠作用吗?郭兮恒指出,睡眠软件中如果播放的是慢节奏的音乐,有规律的自然界的声响,可以让人放松下来,使得大脑皮层逐渐进入抑制状态,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但并非真的能让人立即昏昏欲睡。
除了睡眠软件的可靠性缺乏证明外,郭兮恒还担心,不少人在使用睡眠软件时会不自觉地用手机上网、聊天,在本该休息的时间让自己过度兴奋,睡不着。同时,手机的光亮还会刺激眼睛,影响褪黑素的分泌。
放松心情,通过自身调节
很多人关注到的只是睡眠,却忽略了其背后的心理状况。如果把睡眠过程比作湖水,梦就好像水里的鱼,梦境可以反映潜意识,而睡眠本身也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心理状况。
今年3月21日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是“健康心理,良好睡眠”。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汪卫东说,睡眠监测软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睡眠问题。睡眠是一个人心理与生理交接的部分,90%以上的原发性失眠患者背后都隐藏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现在许多睡眠产品多是一些枕头、床垫、床灯之类,很难真正改善睡眠,因为这些产品的原理在于物理,而调整睡眠的核心在于心理。
生活中偶尔会有失眠的情况发生,一般都能通过自身调节得到缓解。郭兮恒指出,首先不要随意服用安眠药。要搞清楚自己为什么失眠,一般来说影响睡眠的因素都是短暂的,比如情绪、环境等等,要有信心克服,只要把这些因素改善了,就会获得良好的睡眠。千万不能因为恐惧失眠而强迫自己睡,那样就会真的失眠。学会分散注意力,放松心情,就能获得好的睡眠。
《 人民日报 》( 2015年03月21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