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经济 >

天平之歌系列报道之九

2016-04-21 14:33 来源:中国网

在创新中书写精彩乐章——黔东南州法院创新工作纪实

天平之歌系列报道之九

王四新院长带领新任职法官向宪法宣誓

在雷公山下,清水江畔,聚集着一群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勤政廉洁、勇于创新的团队,这就是黔东南州法院。近年来,该院始终坚持以创新思维优化和拓展服务内涵,发扬“想干、敢干、会干、实干、苦干、巧干”的精神,砥砺前行,攻坚克难,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值得称道!

天平之歌系列报道之九

召开特约监督员、特邀咨询员座谈会,主动接受各界监督

思路引领明方向 每年棋局各呈彩

调研,讨论,酝酿,激发灵感,提升工作的前瞻性、进取性、创造性,一个个新的思路在黔东南法院呼之而出。

2012年春,提出“强化能动司法,抓好执法办案第一要务,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强化公信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更好地提升法治权威;强化和谐司法,化解社会矛盾,更好地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强化廉洁司法,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形势任务发展需要;强化高效司法,提高基层工作水平,更好地方便和满足群众诉求;强化规范司法,促进科学管理,更好地实现法院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强化文明司法,推进法院文化建设,更好地展示多元化法治文明”的“七个司法、七个更好”总体工作思路。该思路得到省法院充分肯定。年中又根据工作进展,提出了“三心方略”,即:用心抓落实,精心抓规范,专心抓重点。州县法院还推出了工作创新奖,激励广大干警纷纷献计献策。“众人拾柴火焰高”广大干警的智慧被凝结成创新的结晶和干事的不竭动力。

2013年,提出突出抓好“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这一中心、健全完善“审判管理、队伍管理、政务管理”三个机制,积极推进在“服务大局、化解矛盾、便民利民、法治黔东南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州建设、现代化法院建设”六个方面有所作为,努力实现在“转变思想观念、构建诉调对接机制、审判质效提升、执法办案风险防控、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优化法院队伍结构、提升文明司法形象、传递司法正能量、主动接受监督”九个方面有新突破的“1369”工作思路。并着力抓好由结案了事向案结事了、案结事好,由自我满足向群众满意,由消极懈怠向主动作为,由得过且过向追求卓越,由只说不做向真抓实干,由人管人向制度管人,由怠于学习向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七个转变”。

天平之歌系列报道之九

三语(汉语、苗语、英语)法官接地气

2014年,提出围绕“服务大局、公正司法、司法改革、队伍建设、基层基础”“五个坐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科学增益“公正、效率、效果”“三个指标”,推动法院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一个目标”的“531”工作思路

2015年,提出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个目标,深入“强化公权意识、居中意识、依法意识、终局意识”“四个意识”,突出抓好“保稳定促发展、司法改革、司法为民、司法公开、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五个重点”,统筹推进“队伍能力素质新提升、基层基础新发展、完善监督指导新机制、适应审判流程管理新要求、构建沟通协作新格局、开创法治宣传新局面”“六项工作”的“1456”工作思路。

对这些精彩“布局”,不少院外人士感叹说:这不仅仅体现了中院党组对时势的深邃洞察、对本职的深度提炼,更体现了对脚下土壤的深切了解和拥抱!

天平之歌系列报道之九

流动巡回审案,减轻群众诉累

走基层接地气 创新招数迭迭出

行走黔东南,无论是在州中级法院,还是在县级法院和法庭,都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创新气氛。州法院院长王四新说:只有承接地气,才能激发创新灵气,找到干好工作的源头和原始动力;决策、方略和举措,才能与群众的所思所盼同气相求,才会有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司法为民和服务大局才不会落空。

地气,是这样承接的。中院党组跳出法院看社会,又站在社会的角度反观司法,既要着眼社会稳定大局,立足山区实际,又“创新自选动作,唱好司法山歌”。

2012年初,中院新班子决定:中院、县院的班子成员,每人都要联系一个试点单位,深入调研,吃透民情,摸准基层群众脉搏,找到工作创新切入点。

天平之歌系列报道之九

夜间法庭便民利民

在化解社会矛盾,率先提出“无诉讼村寨创建”,并在榕江创建贵州第一个“社会法庭”,由村民用黄豆当选票,选出九名寨老族老组成,把村两委从民事纠纷中解脱出来,腾出精力抓大事促发展。同时,完善“民歌法庭”创新举措,将大道理融入歌声中,让矛盾双方在歌师的歌声和劝世歌歌碟中重归如好。指导农妇开办全国“首家法制民歌学堂”。“民歌法庭”从庭里唱到庭外,从山旮旯唱上中央电视台。四年来,尽管全州两级法院承担了大量“维稳”任务,置于处置社会矛盾的前沿,但因借助了民间智慧和力量,大量涉诉纠纷化于无形。这一创新举措,大大降低了发案率,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契合州委政府提出生态文明示范州建设,发布贵州首份《生态环境保护绿皮书》,生态环境保护经验获得最高法院转发。创新提出“砍一栽二”模式的环境保护审判模式并在全州推广,填补现行法律“只打不救”的空白,对黔东南乃至全省全国环境保护与植被恢复产生很好的推进作用。

因地制宜,在苗乡侗寨寻找与当事人“共同语言”,全国首创“三语法官”,打造“三语法庭”,培育法官既掌握一门少数民族语言,又较熟练运用一门外语对话。不仅方便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同胞,还助推乡村旅游示范州建设。

在便民利民上,全州法院创新建立诉讼服务中心,“凝聚心血酬桑梓”,更好地推进司法为民。同时通过巡回审判、夜间法庭、QQ法庭、水上法庭、“移动法庭”、女子法庭等方式强化服务。“法庭”开在家门口, “法官”就是寨里人。减少群众打官司东奔西跑,跋涉辗转之烦恼。这些举措,让法律平添温馨。

天平之歌系列报道之九

开展“三语”法官培训

勇吃螃蟹,2013年6月,率先在全省试水“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改革,总结出一套符合我省行政审判工作实际的工作机制,2015年5月在全省全面推开,解决“民告官”立案难、难判决的问题。同时通过积极争取,将榕江县法院挤入全省第一批司法改革试点县。司法试点经验获得省州领导肯定。

为打造风清气正的队伍,织好廉政网筑好防腐堤,建立起“六个一”保廉促廉工作机制,并时常念起“个人照镜子自律,同事扯袖子提醒,领导拍膀子告诫,组织亮牌子警示,家属拨珠子算帐”的“五子经”,引导干警时刻绷紧廉洁司法弦,守住底线,不碰红线。同时以人为镜,开展“上下级法院相互看、书记员与法官相互看、领导干部与普通群众相互看、党外干部与党员干部相互看”的“四互看”活动,交流思想、以明得失。

两级法院成立法律宣传服务小分队21个,深入机关、企业、乡村、学校、社区等开展法制宣讲和法律服务,法律宣传教育形成常态化。“比山比水,用小节目讲大道理”,入情入理,淳朴亲和,紧扣山区实际,将法制融入“草根带露”般的节目中,“比干巴巴讲干条条管用多了”,深受乡亲欢迎。

天平之歌系列报道之九

群众的“口碑”

金杯银杯 荣誉背后获得的是群众的“口碑”

四年来,黔东南两级法院受理各类案件共91057件,审结88256件,结案率96.92%。有耕耘必有收获。红花灼灼,迎来了硕果累累。

一批批先进典型先进集体和个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州法院共有44个集体、63名个人受到省以上表彰,州法院被最高法院表彰为“全国法院信息工作先进集体”,中院办公室被表彰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立案庭被表彰“涉港澳台司法协助工作先进集体”,刑一庭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施秉县法院及其双井法庭双双被最高院表彰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在2015年全省政法系统满意度测评中,黔东南州延续辉煌,继2011年丹寨县法院、2012年剑河县法院、2013年麻江县法院、2014年三穗县法院排名第一,2015年剑河县法院以满分成绩再获全省法院系统满意度第一名,实现全省基层法院满意度测评黔东南州法院五连冠。

天平之歌系列报道之九

水上法庭:保护“生命之源”

黔东南州法院还有一种金不换荣誉——“口碑”,青山绿水间的口碑。当地农村山民以“像草根和露水一样离我们近”形容巡回法庭,并唱山歌来称赞:“这杯茶来清又清,要敬我们好法庭,走村串寨来办案,一清二白又公平。苦心调解劝和好,夫妻重修旧时情。邻里不再闹纠纷,四乡八寨得安宁……”。

歌声,在苗乡侗寨久久飘荡。

获取殊荣,需要心血、汗水,更需要智慧。创新,是州法院攀登高峰的力量源泉。州法院书写了法院工作精彩乐章,广受社会各界瞩目和点赞!(华 轩)(照片由黔东南州中级人民法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