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北京(记者 杨锈祯 张婧丹 摄影 成朔宇 陆松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进入决胜阶段的时期,如何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和任务。1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在2015中国节博会暨节能与生态文明建设高峰论坛上分析了“十三五”时期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就深化节能减排加快发展节能减排产业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
张勇在讲话中指出,“面对我国资源环境日益趋紧的局势,我们必须提高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用更少的能源支撑经济社会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优化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引导绿色设计,生产绿色产品,发展绿色产业,把经济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深度地有机结合,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的深刻变革。要加快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倡绿色消费,力戒奢侈浪费、过渡消费,促进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开启大众的、广泛的、持续的绿色之路。”
“十一五”以来我国把节能降耗作为约束性指标,把推进节能降耗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把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2006至2014年我国以年均5.6%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9.8%的增长,累计节约能源13.1亿吨标准煤,“十二五”前4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了13.4%,节能环保产业取得长足发展。截至2014年仅节能服务产业产值就达2650亿元,投资额959亿元,从业人员56.2万人,每年可形成节能能力2996万吨标准煤。同时,张勇强调,“我们应清醒认识到,中国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2014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2.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能耗总量的23%,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左右,是同期能效先进国家和地区的3至5倍。节能环保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技术开发投入不足,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产业集中度低,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等等。总的来看,与世界先进水平比,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与人民群众对碧水蓝天的强烈渴望相比,生态环境质量依然面临严峻形势;与稳增长、调结构的内在要求相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此外,张勇提出,“十三五”时期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遵循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态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能源资源应当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总结“十一五”以来推进节能减排的成功经验,很重要一条就是把能源消耗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对完成情况实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十二五”又把能源消费总量纳入管控范围。“十三五”期间要强化约束性指标,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构建覆盖全面、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治理,建立目标责任制,合理分解落实。
第二、要坚定不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我国产业结构具有高耗能、高排量的特征,高能耗行业,特别是重化工能耗普遍偏高,工业用能占全社会用能70%,其中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六大耗能行业接近50%。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要坚持两手抓。一手要坚定不移抓化解产能过剩,按照中央提出的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加强预警调控,严禁核准产能过剩行业新增,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逐步提高淘汰标准,推动要素资源全球配置,结合一带一路战略,鼓励优秀产业出去。另一手坚定不移的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和升级,尤其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以推广节能环保产业拉动消费需求,以增强节能环保技术能力拉动投资增长,以完善政策机制释放潜在市场需求,推动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还要优化能源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第三、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商贸、流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重点推进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等行业节能,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不断提高并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推进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综合标准运输体系建设,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快推广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汽车,加快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开展节能性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的创建活动。健全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制度,探索实行企业节能自愿承诺机制,鼓励企业自觉承担节能责任,健全能源资源报告机制,审计考核制度,开展对标、达标和企业能源绩效评价,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检测系统建设。
第四、创新节能管理体制机制。继续推进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建设现代化的节能管理体系,形成管理有方、执法有据、监管有力、市场活跃的体系。健全节能法律法规和标准的约束机制,形成以《节约能源法》为龙头,相关法律法规为支撑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以及以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为核心,相关基础类管理类标准为有效支撑的节能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地区和用能单位用能权初始分配制度,创新有偿使用,预算管理,投融资机制,培育和发展用能权交易市场,开展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不断提高节能标准,建立能源计量统计与检测预警机制,强化节能评估审查和节能监察,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深化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和税制改革,推动建立绿色税收体系和绿色金融体系,建立绿色产品推广体系,健全优先使用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等。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低碳电力调度等市场化机制。
第五、大力倡导和培育绿色生活方式。节约能源不仅要成为政府、产业部门、企业的自觉行动,而且要成为全社会、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要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产价值观教育,树立节约集约化、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提高公民节能意识,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转变。积极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节水型器具等节能环保低碳产品,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性,深入开展反过渡包装、反过渡消费行动,倡导合理消费,力戒奢侈浪费,制止奢靡之风,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之风。
最后,张勇表示,希望各有关方面通过本次节博会,深入交流借鉴实践中形成的创新理念、思路、技术和机制,落实到新的实践中并推动实现再创新。希望国家节能中心等单位,精心组织好节博会和系列论坛,加快节能减排先进理念和技术的推广传播和普及推广,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努力成为国内外节能低碳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展会,为加快节能低碳技术创新和推广,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