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电力 >

电力铁军全力以赴践行“四个零”的承诺

2016-09-06 07:4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向世界呈现一个灯火璀璨的杭州
——电力铁军全力以赴践行“四个零”的承诺
徐国锋
 

 
  9月5日,G20杭州峰会圆满落下帷幕,取得了丰硕成果。连日来的杭州美景,特别是灯火璀璨的夜景,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让八方来客流连忘返。
 
  电能可靠供应的背后,是国家电网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接到保电任务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部署,主动作为,细化落实各项工作,提出了“保电到灯头”的口号,明确了“设备零故障、客户零闪动、工作零差错、服务零投诉”的目标。
 
  自此,一张张任务清单,在各个专业组的手中,不断细化和落实,把构想转化为现实;一个个临时党支部,在各个保电区域就地而建,形成战斗堡垒,党员冲锋在前,攻坚克难。正是依托着每位保电人员的辛勤付出,电网变得更加坚强,管理变得更加精细,“四个零”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这一张网承载着智慧与清洁
 
  保电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达到了最高,这就需要坚强可靠的智能电网作为支撑。
 
  9月5日,在杭州市萧山区的一个开关站内,一台导轨机器人正根据事先的程序设定,自动开展设备巡检,并形成巡检档案,大大提升了巡检效率。
 
  这是电网智能化水平提升的一个缩影,在此次电力保障过程中,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也为可靠的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无人机、导轨机器人、变电站机器人、隧道机器人,形成了覆盖空中、地面、地下的机器人巡逻队,提升了巡检的成效,消除了巡检的死角。
 
  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所在的钱江世纪城区域,供电可靠性达99.999%,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得益于电源点的合理布局,网架的强化完善,以及配电自动化的全面应用。该区域是全国首个20千伏“三双”接线配电自动化示范区,采用“双电源、双线路、双接入”的“三双”接线模式。与传统的单环网供电模式相比,该模式具备电源互相自动切换的功能,当其中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能够自动按设置要求投入备用的正常线路。
 
  “该区域采用了全线馈线自动化,开关站实现‘三遥’全覆盖。当配电网发生故障时,馈线自动化能够迅速查出故障区域,自动隔离故障区域,及时恢复非故障区域用户的供电,有效提升了供电可靠性。”国网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生产负责人张国连介绍道。
 
  除了智慧程度的大幅提升,电网的清洁属性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来自外省的水电、风电等通过特高压输送到杭州,真正实现了“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同时,杭州大力推广分布式光伏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已投产光伏项目1128个,总容量321.5兆瓦,累计发电1.01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9.7万吨。电网的升级转变,不仅提升了杭州的“颜值”,也提升了杭州的“气质”。
 
  有一种守望叫作形影不离
 
  要确保电力保障万无一失,还需要一支电力铁军的全力坚守。
 
  9月5日,在萧山区的一处输电线路下方,一组头戴蓝色安全帽的人员正沿着线路的走向,缓缓前进。只见他们抬头45度,仰望着天空,时走时停。
 
  原来,他们是萧山区供电公司的输电巡检人员,正在开展输电设备特巡。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特巡实行的是24小时不间断模式。“现在正值电力保障关键时期,大家都铆足了劲,确保供电万无一失。”巡检人员查浩解释道。
 
  巡检人员随身携带着一个背包,尽管外观朴实,但内在却十分丰富,被称为“百宝箱”。打开背包一看,只见望远镜、红外成像仪、测距仪……应有尽有。
 
  借助着这些工具,巡检人员搜寻着隐患的“蛛丝马迹”。在现场,巡检人员分工合作,配合默契,一人拿望远镜观察设备的外观是否有损坏、缺失,一人拿红外测温仪检查连接点是否有发热,一人拿测距仪测量线路与下方的树木是否满足安全距离,而在一旁,还有一人详细地记录着各项检查结果。
 
  在对电力设备进行重点看护的同时,巡检人员还密切关注着周边的“风吹草动”。“在设备区周围,不规范的大型施工、可疑的人员、大棚薄膜等易漂浮物都是‘定时炸弹’,容易引起设备故障,必须及时处理。”查浩说。
 
  输电线路穿越山林和田地,巡检人员免不了面对杂草丛生,蚊虫叮咬。对于这些情况,他们也是早有准备,喷上防虫药水,用绳子扎紧裤筒,尽量避免与蚊虫“亲密接触”。“我们负责近100基铁塔及电缆井的巡检,路径较长,几天下来,不少人的脚上都起了泡,但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心里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巡检人员马超指着设备“巡检地图”说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色也渐渐地暗了下来,巡检人员拿来折叠帐篷“安营扎寨”,进行短暂的休息。“这些天,我们与设备同在,形影不离。”查浩说道。
 
  像这样不间断的巡视,在输电、变电、配电都同步开展着,每一位保电人员都用实际行动展现着电力铁军的风采。
《 人民日报 》( 2016年09月06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