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电力 >

电力人的“家风”

2015-01-28 15:24 来源:欧洲网

    眼下,春节日益临近,笔者也在节日前走访同事魏延龙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这个“电力之家”特殊的“家风”。

    魏延龙的父亲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电力人,“老好人”是他父亲当年同事对他的称呼。每次检修任务结束后,他父亲都会帮行动不便的老人打扫屋子,额外检修些电器和线路。魏延龙说:“在儿时的记忆里,我父亲总是一接到任务就立马穿上工装,提上安全帽和工具匆匆走出家门,除夕、元宵、中秋……每个团聚的时刻对父亲的‘不在’已成了习惯。”

    “他呀,每到过节的时候,总是忙里忙外,邻里的乡亲们挂灯笼接线、更换保险丝都会找他。”魏延龙的母亲谈到老伴以前的工作,脸上充满着自豪。

    “‘想别人所想,急别人所急’是父亲经常教导我的。由于工作关系,我们经常会深入偏远地区客户家中上门服务。利用工作之便,我们也在村屯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集市’。”魏延龙打趣地说。

    “我们印制了‘便民服务联系卡’,上面详细记录着报修电话和巡线时间,乡亲们缺少米面油这些生活必需品,可以随时联系我们,每次巡线我们都捎带过去,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嘛!”正说着,魏延龙的妻子带着儿子拎着元宵走进了屋子。

    “叔叔好!”看到笔者后,魏延龙的儿子很乖巧地向我打招呼。

    “你好,今年几岁啦?”

    “5周岁啦!”孩子开心地说道。

    笔者顺势操起央视记者的范儿,一字一顿地“采访”,“你家的家风是什么,知道吗?”小朋友出乎我的意料,不假思索地答道:“爸爸逢年过节都值班!”话音刚落,全屋子人不禁笑了起来。

    “逢年过节他的不在家成了我们的一个习惯。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你看,安全帽、工器具都放在门口,随时等着出发。”他的妻子说。

    “他这个人不讲条件,不提要求,只要客户一个电话,只要他能办得到的事,他总是第一时间办好。” “工作上他总说有问题才有挑战,有挑战才会让我们了解更多的问题,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大家一起来寻找原因。” 这是同事们对魏延龙由衷的评价。

    能在工作之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正是像他这样的一代又一代电力人传承的“家风”,吕清森、唐铭、陶建华等一个个耳熟能详雷锋式“感动电力人物”诠释了电力人的高尚追求。“看着老百姓用上满意电,无数的值班和坚守,都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魏延龙说道。

    “工作嘛,既然选择了就要执着地坚持下去,每次成功完成任务都会让我们兴奋好久,问题解决不了,睡觉都不会安心。”面对疑问,准备赶往下一个站的魏延龙答道。(孙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