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慕妍 摄影报道
潺潺溪流穿谷而过,汶川阿尔沟的徒步道上,游客们背着行囊,随着队伍向山前行,尽情领略沿途的旖旎风光。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汶川县迎来旅游热潮。全县累计接待游客51.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亿元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汶川县从安全、服务、活动等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开启的“宠客”模式。
01 服务暖心
“双节”期间,汶川县设置了23个旅游咨询服务点,24小时畅通投诉渠道。
全县开放党政机关及国企停车场2300余个车位,以细节服务传递汶川“好客温度”。
从高速路口到景区入口,随处可见的志愿者服务站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应急救助等便捷服务。
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化身为游客身边的“活地图”和“贴心人”,帮助老人孩童搬运行李,为游客送上温热的茶水。
在汶川县绵虒镇交通管制路段,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绵虒中队的民、辅警们在车流中疏导交通,并为卡车司机和游客送上了月饼和矿泉水。
“我们中队全员坚守岗位,一方面加大巡逻检查力度,引导驾驶员文明行车;另一方面设立便民服务站,为过往驾乘人员提供路况咨询、紧急救援等服务。”绵虒交警中队中队长杨鑫林说。
02 安全守护
“双节”期间,汶川县文广体旅局联合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公安等多部门,对全县乡镇和景区进行了全覆盖、拉网式的动态督导检查,确保了假日旅游市场的安全有序。
汶川县林草局联合县森防指办、县森林消防大队、县消防救援大队、各镇,开展了森林草原防灭火联合巡护行动。
巡护人员深入一线,对林区、村庄、企业、施工工地等重点区域,以及羌人谷景区、卧龙镇巴朗山沿线、三江镇、水磨镇等旅游景区的徒步旅游线路、野营地进行巡护。
同时,对当地群众、施工人员、来汶游客进行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宣传,引导群众不在野外吸烟、野炊、烧烤等。
汶川县公安机关全员坚守岗位,在映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水磨古镇、中华大熊猫苑、阿尔沟等热门景区,加密巡逻频次,提升见警率。
03 活动纷呈
“双节”期间,汶川各大景区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让游客流连忘返。
阿尔沟景区的惊喜大转盘人气爆棚,游客们排队转动转盘,现场欢呼声此起彼伏。
夜幕降临,羌族锅庄音乐晚会欢乐开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手拉手,在篝火旁笑着、跳着,原本陌生的人因舞蹈变得熟络。
萝卜寨、东门寨、布瓦村等羌族古寨,凭借独特的碉楼建筑、非遗文化,成为国庆“冷门但惊艳”的打卡地。
在映秀镇,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宣誓广场、漩口中学遗址和映秀震中纪念馆等地,队伍排成长龙,台阶上、广场里满是游客。
“双节”期间,映秀镇还推出了“趣味闯关嘉年华”,成为亲子家庭的最爱,孩子们丢骰子领任务卡,在游戏中集齐印章兑换非遗礼品。
卧龙中华大熊猫苑神树坪基地内,游客排起了蜿蜒曲折的长队,他们手持相机,满怀期待,只为一睹国宝熊猫的憨态。
04 游客盛赞
汶川用心的服务与丰富的旅游产品,赢得了游客的一致好评。
“从两年前,我就经常到这里游玩,这里的大熊猫很多,园区服务很好,在这里拍摄大熊猫相当理想。”来自成都的游客张阳华说。
他还热心地向其他游客分享经验:“国庆节后到次年的3月份,卧龙的天气都很好,游客也不扎堆,这段时间来看大熊猫最理想。”
在羌人谷景区,来自绵阳的张先生一边展示着刚拍摄的龙池美照,一边告诉记者:“我早就想找个原生态的地方放松身心,羌人谷阿尔沟的徒步路线难度适中。”
“当看到龙池的这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汶川的夜晚别有风情。羌族锅庄音乐晚会欢乐开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手拉手,在篝火旁笑着、跳着。
原本陌生的人们因舞蹈变得熟络,欢笑声、音乐声交织,把双节的欢乐推向顶峰。
秋意正浓,汶川的彩林正悄然登场。
当黄金周的喧嚣渐息,这座“无忧之城”的美好仍在继续,期待下一场与自然的浪漫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