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乐文 孔祥武 孙 振《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10日 第 01 版)
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俯瞰。 |
“我的这块地上,‘种’着19个科研课题。”指着一片1200亩的麦田,年过七旬的育种专家宋协良如数家珍。
走进陕西杨凌,田野里扑面吹来科技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脚踩黄土,行走杨凌,目之所见,创新的故事时刻在上演。
在长达18年的时间里,这里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务院1997年批准建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015年后陆续批准建立其他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
杨凌在哪里?地处关中平原腹地,距西安、咸阳、宝鸡均在60公里以上。
杨凌以前是小镇,只有4平方公里。现在是小城,全域135平方公里,人口25万多,其中8万多农民、6万多学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此。
先行十八载,这座闻名遐迩的“农科城”名不虚传——
在这里,能看到无土栽培的植物工厂。蔬菜种水盆里,能种满10层钢架。人工模拟的“太阳光”全天照射,营养液通过管道循环供给,全年无间断生产。
在这里,“南橘北枳”的定律被打破。青皮甘蔗、火龙果等曾经只在南方生长的水果品种,通过温室大棚的光热调控,实现“南果北种”。
在这里,农民会种地,“慧种地”。大棚连上物联网,水肥一体化一键调控,节水节肥超过六成。
从植物工厂,到“南果北种”,再到智慧农业,这些科技感十足的现代农业技术,源自对困难的克服:干旱缺水、土地贫瘠,曾严重制约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怎样种地最节水?怎样用水更高效?发展设施农业,推广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是杨凌给出的答案之一。
“背靠大西北,面向黄淮海,国家在区位优势明显、农业科教资源丰富的杨凌设立示范区,旨在通过深化科教体制改革、探索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以农业科技现代化推动农业现代化。”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黄思光说。
聚力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担当创新源、辐射器,杨凌人坚守初心——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曾经多严重?“我老家在延安,小时候上山放羊,风一刮黄沙漫天。下了雨,泥水冲下来,常常把羊就冲跑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副所长许明祥说。
被问到自己对黄土高原水土治理的贡献,许明祥连连摆手:“我做的这点工作不算啥,一代代人的坚守才值得书写。”
构建黄土高原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将成果转化到千沟万壑。黄土高原已历史性实现主色调由“黄”转“绿”,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由本世纪初的30%上升至目前的60%以上,陕西绿色版图向北延伸400多公里。
数据无言,却凝结着杨凌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心血。
延安的苹果红了,陕西苹果产量全国第一。这背后,闪动着杨凌科研人员风餐露宿的身影,离不开他们研发的黄土高原旱作果园节水高效生产关键技术;
使全国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降低50.83%,每年挽回损失40多亿斤。这背后,映照着杨凌科研人员科技报国的情怀,离不开他们掌握的世界领先的小麦赤霉病和条锈病防治技术;
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今年将迎来第三十届。创办以来,博览会累计吸引国内外上万家涉农企业和科教单位参展。3000多万客商和群众参展参会,既“传经”又“淘宝”。
打量一项项农业科技进步的背后,常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杨凌元素。
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科技助力全球粮食增产,杨凌人坚韧不拔——
走进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10多种大棚映入眼帘,棚高、材质、用途各有不同。相同的是,这些大棚都属节水型,棚外有集雨窖,雨水经收集过滤后,可用于作物灌溉。
这里还是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基地实训基地之一。“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发展受到干旱缺水等因素制约,我们根据其气候特点设计不同类型的温室,开展线下培训、示范推广。”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总规划设计师邹志荣介绍。
2019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指出:“中方愿在陕西省设立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加强同地区国家现代农业领域合作。”2020年10月,该基地在杨凌揭牌,平均每年开展线上线下农业交流培训30余期。
“在与哈萨克斯坦合作共建的农业科技示范园,我能感受到他们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渴求。”每年春耕秋收时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张正茂常前往哈萨克斯坦,在当地试种杨凌良种,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带动示范园区及周边农场粮食增产20%以上。”
锚定农业现代化,孕育农科新成果,杨凌人坚持不懈——
“地里的事儿,咱到地里谈。”记不清多少次,宋协良一个电话,不到一小时,示范区相关部门干部就来到试验田,帮助协调解决项目难题。“19个科研课题,涉及田间管理、良种选育、智慧农业等方面。我们要在典型的旱地上示范良种良技良法,用科技挖掘旱地农业增产潜力。”宋协良说。
几年下来,宋协良的试验田里搭建了农业物联网,配套了节水灌溉设施,30多个农作物品种在这里选育,建起种子仓储、加工车间。他说:“建设农业强国,就要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将来在我们试验田,在杨凌示范区,这些方面都能看得见。”
这也是杨凌人的心声:大国农业需要什么,杨凌就干什么。
(本报记者高炳参与采写)
(相关报道见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