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艳良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05日 第 19 版)
不论是实施脱贫攻坚还是推进乡村振兴,我们在实践中越来越深刻体会到,农民是乡村的主人,做好乡村的各项工作,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就要盘活乡村人才资源,注重发挥致富带头作用。耿家营乡以前是一个传统农业乡,发展难点在于传统种植业转型,而要实现转型就必须要有充足的人才。我们开展了“人才回引计划”,吸引年纪轻、学历高、能力强、爱村庄的人回来,成为致富带头人。这项工作已初见成效,玉鼓社区的韩如燕善用电商,村民自产的板栗一年能卖出去两三万斤;尼龙村组织了蜂蜜合作社,集中经营、统一包装后销路大开……如今,耿家营每个村、社区都至少有1名回引人才进入村两委,致富带头人拓宽了乡村产业发展的思路。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就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善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转型发展中,一些致富思路要落地,离不开村组干部接地气做工作。好思路犹如种子,想要开花结果,必须种进村民心里。河湾村刚开始发展“稻田画”时,不少村民不肯参与土地流转。一辈子务农,土地是“命根子”,必须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打消顾虑。问题的解决得益于全乡推行的网格化管理,党员、村民代表精准入户了解村民想法,做什么、怎么做、收益如何,跟村民一笔笔算账,终于说通了。58亩土地成了全乡“稻田画”示范点。
村民最关心的还是收入问题,只要真心实意为民服务、实实在在促农增收,村干部不用上门动员,村民也会主动找上门来问怎么干。因此,试点、示范尤为重要。村民发现“稻田画”引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土鸡蛋家门口就能卖,价格还翻了番,我们再去推进规范牲畜养殖范围、禁止粪污排河等工作,大家都会积极响应配合。
回想近年来的变化,感受最深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只要千千万万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为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耿家营乡党委副书记,本报记者杨文明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