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市财政局支持装备制造产业链发展的具体做法
今年来,湖北枣阳市财政局装备制造产业链专班人员,深入全市53家装备制造产业企业,走访调研全市装备制造产业链发展状况。他们与企业工人、技术人员交流,相互商讨装备制造等产业存在的各类问题、发展思路和需求,积极为企业排疑解难。在调研中,我们重点走访了红岸车辆、欧阳聚德、大楚神驰、立晋钢铁、德宜智机械、广创模具、海立美达、百兰车轴等部分智能装备制造企业,数量较多,主要分布在南城、北城、西城、吴店、兴隆等工业园区。主要产品包括:以立晋为代表的企业生产汽车轮辋钢和建筑用螺纹钢;以飞龙、兴亚为代表的企业生产轻、重型车用各型摩擦密封材料、制动器衬片、制动器(蹄)总成;以神驰、宏玛达为代表的企业生产货车、小车车轮、钢圈;以百兰车轴为代表的企业生产汽车前轴;以秦鸿、一鼎为代表的企业生产压铸磨损件;以欧阳聚德、海立美达、欧阳华俊为代表的企业生产专用汽车及改装车;以广创磨具为代表的企业生产大型汽车零部件模具、汽车注塑件;以湖北德宜智为代表的企业生产精密机械等。使我市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组织结构加快调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
受国内外疫情、美国大肆印钞、澳大利亚铁矿石疯狂涨价影响,以及我市智能装备相关企业固有的经营发展理念、营销模式等因素,导致我市智能装备制造企业面临严峻形势,存在问题是:
1、核心智能部件与整机发展不同步,发展基础薄弱。我市装备制造业目前小有规模,且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与长三角、珠三角、沈阳、大连等装备制造业发达区域相比,差距显而易见,发展任重道远,主要体现在产业发展粗放、发展基础较薄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龙头企业少,产业链条不完善,以及技术、市场、人才、资金等方面困境。
2、产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总体规模不大。我市智能装备制造和汽车相关专用车实力不强,如海立美达、欧阳华俊多集中在产业价值链低端的机械加工和组装成套领域,乘用车品系产业较为单一,专用车实力不强,高端产品少。到今年五月份,红岸房车2000万美元的订单,目前才实现40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递咸50%,
3、部分领域存在产能过剩隐患,核心产品缺乏。关键零部件档次偏低,如云瑞铸造、神驰等企业主要为制动器衬片、铸锻件、车轮等低附加值产品,精密铸锻件、汽车电子等缺乏,核心零部件少。神驰公司目前半生产状态,白天休息,晚上生产,到目前实现订单4000多万元,比年9000万元咸 少上半以上。
4、产业链不完整。国内产品供应链不全,如米朗科技所需芯片、传感器材料主要来源于进口。一方面,国内芯片运算慢且不稳定;另一方面,被国外卡脖子,投机者恶意囤货;产业链上下游衔接不紧密,如淳通汽车生产所用的主要零部件大部分从省外采购,本地零部件配套偏低。
5、市场情况不良。受疫情及市场整体环境影响,企业订单量减少,如欧阳聚德、欧阳华俊等企业订单量大量减少,远远满足不了企业所拥有的产能,部分企业每月亏损经营。海立美达公司到今年五月份没一个订单,全靠盘存库存,到目前实现收入3000多万元,比去年同期咸少70%。
6、原材料大幅上涨。如立晋、兴亚、神驰等企业用于生产加工的钢材、铝材、橡胶等急剧上涨,其中钢材由去年三月的4000元/吨上涨到五月的5500元/吨,上涨37.5%以上。铝材由去年三月的16000元/吨上涨到五月的19000元/吨,上涨18.75%。橡胶由去年三月的1000元/吨到五月的1200元/吨,上涨20%,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7、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尚未建成,技术人才匮乏。我市多个企业如德宜智、飞龙摩擦与国内多个院校开展了产学研合作,但企业内科研团队力量仍然薄弱,高端人才很难招的进来,留的下来。企业用工短缺。由于效益影响,收入减少,如睿云泰、洁利安等企业部分工人离职,且招工困难,普工人员短缺。
8、资金储备不足。如众利工程现在是鄂西北唯一一家拥有升降机等大型特种设备生产资质的企业,但由于重工业投资大,且现有政策对重工业融资有限制,缺少长期资金贷款政策,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存在瓶颈。
针对上述问题,枣阳市财政局一方面收集企业需求,一方面以“高端转型、创新升级”为主线,突出“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发展方向,鼓励和支持以立晋钢铁、秦鸿新材料、3C 精密制造产业园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加大相关企业产业链招商力度。重点推进投资 30亿元的湖北立晋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汽车新材料循环产业园项目,重点跟踪拟投资 3 亿元的千玺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3亿元的东莞坎普索空调配件有限公司、3 亿元的泉州泰智机械车轮设备生产制造项目、1.2亿元的品匠智能电气有限公司、1亿元的温州凯倍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高端装备制造项目,以将优势资源优先投入重点企业与项目的思路,促进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规模和水平提升。同时大力发展整机和成套设备,引导企业由配件向整机转型,从单台产品向成套设备转型。做到了“五个突出”
第一、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突出重点区域。目前,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沿江和中西部一些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形成了以深圳为龙头的珠江三角洲、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以北京为龙头的环渤海地区以及以重庆、西安、成都、武汉、长沙为重点城市的中西部地区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对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我们要以产业转移为重点,将部分有转移愿望的项目引进来;对环渤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要以产业配套和产业布局为重点,充分发挥枣阳的地理、区位和物流优势,吸引更多的总部企业来枣投资。
第二、完善产业创新体系,突出本市实际。要立足已有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既有的行业优势,有针对性地抓好延链、补链、强链工作。首先,要立足现有企业,鼓励技改扩能,做好由粗加工向精加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转型。其次,要加快装备制造和汽车行业园区建设,提升相关配套企业集聚度。进一步细化企业分工,整合资源,使其向专业化、精细化、标准化、高产能方向发展。此外,要充分利用枣阳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完善物流和仓储配套服务,尽可能就近补齐行业产业链。
第三、强化企业管理,突出重点企业。受疫情影响,促使一些大公司、大集团发展规划深层调整,在项目布局方面将不再单独考虑各地的争抢力度大小、政策优惠高低,更加注重优先考虑区域间的协调统筹。我们要抓住机遇,瞅准时机,梳理出一批重点招商目标企业,聚焦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及上市公司,全力引进龙头型、链主型、科技型好项目。要挖掘所有资源,发动所有力量,力争联系一批企业,拜访一批客商,洽谈一批项目。
第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单位实际。首先、要配强招商力量。据了解,个别成员单位招商服务力量严重不足,少则才1个,工作深感力不从心。有的单位招商干部年龄老化,战斗力弱化,造成对接服务跟不上步伐。其次、要实施推介会招商。针对不同区域产业特点,利用各种形式招商会、推介会、发布会等时机,开展精准对接,推介招商,力争在承接重点区域产业转移上实现新突破。再次、利用亲情招商。利用已经入驻企业家及在沿海城市发展有影响力枣阳老乡的宣传和推介,现身说法,以商招商。此外、定向精准招商。克服疫情影响和畏难情绪,继续实行大员上阵、小分队跟进抓招商,了解客商所需所求,满足企业家个性化需求。
第五、注重创新管理模式,突出企业个性化需求。牢固树立企业老大、“我为企业办实事”的思想,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服务秘书”的理念,坚持项目建设“六个一”机制不动摇,巩固百名干部进百企成果,定期调研企业,了解所需所盼,倾力化解招工、办证等各种难题。
同时,枣阳市财政局积极走助力发展企业之路,多方出击,全力牵线搭桥,借力大专高校科技优势,对接了产学研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到大专高校请求合作,请大专院校教授来枣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到目前已有16家企业与高校成功对接了产学研合作,签约了18份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了16所产学研合作基地。枣阳市华威硅氟材料有限公司与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德宜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与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湖北新海鸿化工有限公司与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襄阳市申谦包装有限公司与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湖北香芝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与武汉轻工大学及湖北经济学院。下一步将根据我市的产业特点,拟对接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大学等省内知名高校与枣阳市企业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以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借势:借助专家教授成功的科研成果的优势,与企业合作,部分合作项目已陆续形成前期成果。华威硅氟公司的合作方已完成C12和C18支链的长链硅油产品的合成工艺,德宜智公司的合作方已完成刹车片热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案,新海鸿公司的合作方已完成硅胶废渣再利用的工艺方案,申谦公司的合作方已完成能防止鲜桃在运输过程中损伤的包装纸箱的设计方案;另外,香芝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已与合作方达成初步协议,将于2022年上半年在枣阳召开全国油脂行业协会会议。
经过前期的产学研合作,华威硅氟、新海鸿化工等6家产学研合作企业已被认定为襄阳市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并于2021年12月中旬全部申报省级新型企校联合研发中心。福星化工、龙运汽车配件及久鸣汽车零部件已列入湖北省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专项计划。
目前,湖北工业大学与枣阳市已形成了全面合作的态势,依托湖北工业大学的技术支持服务枣阳企业,涉及的学科包括新材料、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汽车零部件、农业机械食品等多个产业领域。特别是湖北工大枣阳产业研究院的成立,将为未来的全面合作打下坚实基础,这将全面扩大合作层面,提升合作质量,引导全市相关行业的深化改革,重点将依托湖工大的现代制造质量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服务于摩擦材料企业设备升级改造,依托农机工程研究设计院服务于农机制造企业等。
今后,我们将尽我所能,进一步做好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继续深挖企业的实际技术需求,找准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专家教授团队,以实现企业与高校的精准对接,通过高校的研发让企业形成新的成果和知识产权,并在企业转化运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促进全市知识产权的高质量发展。
湖北枣阳市财政局 :陈俊威 黄清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