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贾丰丰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31日 第 13 版)
驱车从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县城向东南方向行驶,窗外河水透蓝、山花烂漫,一个多小时后,就来到了甘都镇列卜加村。走进牧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厂长孙海云正盯着手机,不停忙碌。
“我正在看牦牛的进食情况。”抬头见到记者走来,孙海云起身寒暄,黝黑的脸上难掩自豪,“借助智生活平台,整个养殖场的实时画面能通过5个摄像头传送到手机上,只需要轻轻一点,就能掌握饲料投喂、垃圾清理等情况,再也不用顶着烈日一个大棚接着一个大棚地转了。”
“通过在厂区部署的视频监控摄像头,实现了对养殖情况的远程实时监管,同时,录像回放、语音对讲等功能也大大方便了乡亲们的养殖过程、降低了养殖成本。”接过孙海云的话茬,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化隆县分公司工作人员费辉林介绍,目前,该技术已经覆盖到全县九成以上的养殖户,“指尖放牧”成为越来越多牧户的选择。
“云”助手也为化隆的“金名片”——拉面产业插上了翅膀。“按照‘互联网+拉面+N’的思路,我们规划建设了青海省扶贫拉面产业园,在这里,集拉面培训服务中心、中国拉面网、‘互联网+拉面’电商服务中心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全面建成运行。”化隆县委书记张爱如告诉记者,化隆县还将借助大数据平台,为拉面产业的产销对接、金融信用、技术支持等提供其他衍生增值服务,让化隆拉面的招牌越擦越亮。
“借助‘云’助手,开店有了好帮手,从技艺培训到原料购置,再到政策咨询、招工用人,这里一应俱全。”在苏州市经营拉面的列卜加村村民马国胜说,“我们还能通过‘数字乡村’手机APP,看到大伙分享的村内事务、农户情况、劳动就业等信息,远程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实现互帮互助,真实感受到了数字生活的便利。”
“接下来,我们将加快促进全县牛羊养殖、拉面经济等重点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将优质产品资源、环境资源、旅游资源纳入电商体系,把乡村打造成农畜产品销售的主战场。同时,不断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数字化水平,将提高数字应用能力贯穿到乡村治理全过程,让乡亲们的日子更富、生活更美。”张爱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