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宏 《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13日 第 17 版)
童寯水彩画《陕西硖石镇河边》。 |
“我们应该做一件事,就是在林徽因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并获得美术学士学位100周年之际,补发她一个建筑学士学位,实现她的夙愿。”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举办的“中国建造:现代建筑百年对话”展览开幕式上,该校韦茨曼设计学院院长弗利德里克·斯坦奈说道。
许多中国现代建筑先驱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除了林徽因,还有梁思成、杨廷宝、童寯、范文照、赵深、陈植等人。为了纪念宾大与中国建筑间的百年渊源,韦茨曼设计学院联合中国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在宾大共同举办“中国建造”展,从“历史”与“当代”两个时间维度,展现中国建筑一个世纪的发展与演变。
开启中国现代建筑事业
“这是林徽因当年在宾大选修建筑系课程的成绩单。与今天不同的是,当年成绩单上的字母D,代表着她在这些课中得到了‘卓越’(Distinguished)的评价。”斯坦奈说,林徽因1924年入学宾大时,建筑系不招女生,因此在美术系注册。但是,她选修了建筑系大部分课程,学分达到该系的毕业要求。
“历史”板块在宾大建筑档案馆展出。这里保存着百年前中国留学生们的学籍信息、成绩单、作品设计图、竞赛获奖简报、毕业册、化装舞会照片等,资料清晰完整,生动地讲述着他们当年的求学故事。
20世纪初,宾大建筑系如同一块磁铁,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据统计,1918年至1937年间,共有超过20名中国留学生先后在这里攻读建筑学。他们大都勤奋刻苦,有些人学业非常出众。例如,展览中有一份1925年的《费城公告报》,其中一篇文章报道了当时在宾大获得最多个人建筑竞赛奖项的杨廷宝。
这些中国留学生回国后开创了中国的现代建筑学教育,致力于物质遗产的发掘保护,成为现代建筑实践的中坚力量。他们一方面在传统的建筑学体系中发展中国语汇,帮助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萌芽;另一方面在建造实践中探索西方设计思想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为中国现代建筑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融合“现代性”与“本土性”
百年来,中国现代建筑在与国际对话和自身实践探索中不断发展。展览据此展开叙事,展期100天,至5月16日结束。
“大众印象中,上海外滩和南京路上的万国建筑群都是外国人设计的,其实不然。”韦茨曼设计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副教授林中杰介绍,南京东路上的大新公司(即后来的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是由3位留美中国建筑师创办的基泰工程司设计,而这3位创始人中的朱彬和杨廷宝,都曾留学宾大。
“历史”板块在展出中国留学生资料之外,还重点展示了他们归国后的建筑实践。“中国留学生们回国后完成了600多个项目的设计,包括上海四川路和江西路上的大批现代建筑。”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童明表示,此次展览主要展出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在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间设计的22个建筑项目,位于北京、上海、南京、昆明等城市。这些作品反映了他们对当时国际现代主义建筑潮流的理解,以及对发展中的中国城市公共建筑的思考。“如何汲取传统文化的养料,将其融入现代建筑创作,这个话题在中国第一代建筑师那里,就受到了关注”。
“这种中西对话和自身发展相结合的模式,仍在中国当代建筑中延续,表现为‘现代性’与‘本土性’的交织与演变。这也是贯穿整个展览的主题。”林中杰说。作为策展人,林中杰、童明和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商议采用“对话”的视角布展,力求通过不同时代、不同创作所呈现的中西对话、世代对话以及同时代实践者之间的对话,讲述百年间建筑师们为探索具有中国特点的现代建筑表达所作的尝试和努力。
“当代”板块在宾大费舍尔美术图书馆展出,选取了当代建筑师们的设计作品。从博物馆到艺术家工作室,从大学校园到村庄改造项目,通过对6个作品的呈现和比较,观众看到,在中国特有的地域文化语境里,新一代建筑师如何从不同角度寻求“现代性”与“本土性”的平衡,也能看出建筑师在作品中蕴含的对当代中国社会的理想和追求。
回顾历史,面向未来
展览开幕式当晚,参展建筑师张永和在费舍尔美术图书馆进行主题学术讲座。偌大的讲堂座无虚席,楼梯上也站满赶来听讲的学生。室外的漫天大雪与室内演讲的火热场面对比强烈。
童明表示,从专业层面讲,办展是为了溯源。无论建筑学授业者还是实践者,对于自己专业的根源和脉络不甚清楚,是有些缺憾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挑战,每代人都需从过往的根基里汲取养分,溯源是为了做好当下。”他认为,从社会层面看,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最重要的贡献,是建立了中国自己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培养了后续人才。他们对建筑遗产发掘保护的重视,是当时在美国的许多建筑师和规划师尚未意识到的,也给美国同行带来启发。
“在杨廷宝等人的建筑实践中,我们能看到他们对公共事务的关注,这种精神依然在今天的韦茨曼设计学院中传承。”斯坦奈说,“这是我们期待从自己学生身上看到的品质。”
“如今,韦茨曼设计学院700多名学生中,约有300名中国学生,说明我们与中国的联系更加密切了。”斯坦奈表示,宾大与中国高校,尤其是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联系密切。2019年,韦茨曼设计学院在北京举办了“美丽中国”大型研讨会,汇集了中国景观和规划界大批顶尖学者,出版了同名专著。
斯坦奈说,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最紧迫的环境问题,中国在减少碳排放、提倡建设“海绵城市”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他期待能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中国进行更多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全球生态城市和低碳建筑环境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