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阿尔萨斯人孔大卫:
青岛是我的第二故乡(海外人在青岛)
吕国玮 赵 伟
|
孔大卫生活照
|
身材瘦高、鼻梁高耸、黄头发蓝眼睛的法国阿尔萨斯人David有一个接地气的中国名字——“孔大卫”。
“我做博士后的时候研究中国近代史课题,尤其喜欢研究孔子的文学,得到了这个中文名字。”谈起名字的来由,孔大卫如此介绍道。
初来青岛的前几年,孔大卫就在工作中碰到了一个“有着浓浓海蛎子味的青岛大嫚”。两人因工作地点相近,互生情愫,最终恋爱、结婚了。
“我觉得,我学习了这么多年的中文,就是为了与我的青岛家人和朋友们相识,我爱他们。”孔大卫笑容满面地说道。
数年前,孔大卫认识了一个同样久居青岛的德国朋友。“他的家乡也毗邻莱茵河,跟我有着相似的文化和习俗,我们都非常怀念家乡的味道。”孔大卫说,“大家都知道莱茵河畔的啤酒,其实,那里的葡萄酒更是我们的骄傲。”
为了慰藉乡愁,二人联手把“雷司令”葡萄酒引入青岛。五年前,他们自发办起了青岛(德国)葡萄酒节,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五届。“这个节会能够连续举办,主要依靠朋友们的赞助,我们希望借助这个节会,慰藉大家思乡之情的同时,也能把这么美味的葡萄酒介绍给青岛人。”孔大卫表示。
工作以外,孔大卫喜欢与家人牵手用脚步丈量青岛的大街小巷。“崂山、栈桥、石老人海水浴场、八大关、南山市场,银沙滩……”他如数家珍地说起了自己经常打卡的青岛“地标”,在他的眼中,“青岛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美,景色也会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跟他交谈久了,你甚至会忘记他是个迁居青岛的外国人。流利而略带青岛口音的中文以及对青岛的了如指掌,让他更像是个土生土长的“青岛通”。他会告诉你哪家“青岛甜沫”好吃,还会如此向别人介绍青岛某家正宗的法式面包店:“这个小店在某个小区内,那儿是单行线,停车不方便,你可以乘坐3号线地铁到浮山站,从C口出来,拐个弯从小区后门进,几步就到了。”
如今,孔大卫已在青岛生活20年。他会用自己炒制的中国菜三杯鸡搭配家乡的“雷司令”葡萄酒,他评价青岛本地人有亲切的“海蛎子味儿”,他把青岛视为第二故乡。
“披星戴月地奔波,只为一扇窗,当你迷失在路上,能够看见那灯光,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只是偶尔难过时,不经意遥望远方,曾经的乡音,悄悄地隐藏,说不出的诺言,深藏在心底……”中国歌手李健的这曲《异乡人》,是孔大卫最喜欢哼唱的中文歌,在他看来,这首歌正是他在青岛生活的真实写照。
“将来,我肯定会继续待在青岛,竭尽全力把葡萄酒节继续办下去。因为我爱的人在这里,这是我的第二个家。”孔大卫动情地说。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2月12日 第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