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食物链的起源,微藻经过几十亿年的时间,不仅没有因为严苛生存环境和环境剧烈变化而消失,反而成为21世纪营养价值极高的“绿色食物”。随着研究的深入,微藻的经济价值逐渐显现,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而雨生红球藻作为四大应用微藻之一,市场需求也呈现爆发性增长态势,产业化、规模化是大势所趋。日前,在第十届亚太地区应用藻类学国际会议雨生红球藻应用创新国际论坛上,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系教授袁文桥分享了雨生红球藻养殖以及虾青素提取的研究成果,为红球藻产业发展提供科研力量。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系教授袁文桥
红球藻遭遇产能困境 技术提升是破局关键
作为自然界中纯天然虾青素的主要来源,雨生红球藻不仅成为微藻中新的产业热点,也成为国际藻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雨生红球藻在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家迅速发展,产业化从个体分析、生理研究到规模化培育,从生物原料、萃取藻油、藻粉及藻微粒等基础产品,逐步延伸至覆盖化妆品、医药制剂、护肤品、营养保健品等一系列终端产品,逐渐发挥出多种潜在经济价值,展现出极大的市场潜力。
虽然雨生红球藻市场需求旺盛,全球分布广泛,但由于其体积较小,在产业化养殖过程中存在易污染、难控制,养殖工艺复杂,技术难度要求高,拥有大规模培育技术的企业十分稀缺;而天然雨生红球藻产量低、利用率不高,难以满足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需要,同时还要面临虾青素提取等难题。产能的限制直接导致下游应用厂商在研发、生产、销售、品牌等方面难有作为,生产供应总体处于“饥饿”状态,缺口很大,发展空间广阔。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系教授袁文桥现场报告
技术提升是雨生红球藻产业发展的破局关键。多年来致力于红球藻培育、收集以及虾青素提取等方面研究的袁文桥表示:“我们针对雨生红球藻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营养剥夺、盐胁迫、高光、低温等不同生长环境压力下的不同反应中发现,光照是红球藻诱导虾青素大量积累最重要的因子,在高强度光照下虾青素的合成会得到进一步促进。此外,随着红球藻收集技术(圆盘堆离心结合重力沉降技术)、虾青素萃取工艺(离子液体萃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等多项研究成果的大规模商业化,将有效缓解产能不足的现状。”
多项专利领先全球 绿A力破产业发展“紧箍咒”
放眼国内市场,能够大规模生产雨生红球藻产品的企业屈指可数。作为世界微藻产业的龙头企业,云南绿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早在2007年就打破了美国 Aquasearch 和日本富士化工对红A红球藻产业化的垄断,并成为国内第一个实现红球藻规模化发展的企业。
在红球藻科研培育方面,绿A与中科院合作的科研项目打破国外通常采用的“二步法”,建立了利用程海湖天然碱水、在开放系统中“一步法”大规模培养红球藻生产天然虾青素的全套工艺技术;同时,以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研究建立了培养基循环使用技术,在红球藻生产过程实现废水“零排放”。
绿A红球藻开放培养池
在生产方面,为了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绿A公司建立了《红球藻养殖技术规范》等管理规程,同时在对国内外雨生红球藻生产情况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雨生红球藻的实际生产情况,研究制定了“食品雨生红球藻粉质量标准”、“饲料雨生红球藻粉质量标准”和“雨生红球藻软胶囊质量标准”3部企业标准,为我国红球藻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铺平了道路。
绿A公司10万级无菌作业间
在技术实力方面,绿A公司联合中科院武汉植物所协同攻关,获得了包括雨生红球藻提取物制剂、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雨生红球藻提取物制备方法、全反式虾青素含量测定方法、雨生红球藻养殖过程中重金属的控制方法、雨生红球藻藻种培养系统等与红球藻有关的自主发明专利,进一步解开了套在红球藻产业上的“紧箍咒”。目前,绿A在技术和产能上持续领跑行业,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