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中国新闻 >

吕梁山上立大旗——记山西中部引黄工程优秀项目经理王林

2019-04-26 17:49 来源:综合

巍峨壮美的吕梁山,雄踞在黄土高原的东方。这条连绵800余里的“三晋脊骨”,自古就是英雄辈出的舞台。在国家重大水源工程——山西中部引黄工程建设中,一名智勇双全的“干将”率领项目团队,勇于创新、攻坚克难,把科学施工的大旗竖立在吕梁山上。他就是连年被授予山西中部引黄工程“优秀项目经理”称号的中铁十二局集团高级工程师王林。

王林在标段全线贯通仪式上作施工经验介绍和施工情况汇报

信任背后是拼搏

2013年初,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铁十二局集团中标山西中部引黄工程13标段施工任务。山西中部引黄工程是山西省大水网建设的骨干工程,是山西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覆盖市县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综合效益显著的特大型水利工程。

13标位于吕梁山深处,主要工程包括总干渠3号隧洞正洞15294米和37、38、39、40号4个支洞3497米共近18.8公里隧洞的施工任务。由于隧洞线路长、埋深大、断面小、地质差,特别是隧洞多次下穿居民区、高速公路和北川河等重大风险源,因此这里被称为“是国内罕见、全线综合难度最大的标段之一”。公司决策层在决定由谁领衔攻坚时,毫不犹豫地任命年富力强的王林出任项目经理。

在实力超群、兵多将广的中铁十二局集团,上级为何对王林情有独钟?打开其工作履历,就会清楚地发现信任背后是拼搏奉献。1998年7月太原理工大学毕业后,王林就来到中铁十二局集团。秦沈客运专线是我国第一条客运专线试验田,也是中国铁路步入高速化的起点,王林有幸被分配到A4标段项目部任技术员。面对设计标准高、建设规范严、施工工艺新等全新的施工课题,他参与了项目部的所有技术攻关、优化方案活动,从中学到了高品质路基“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方法和掌握了桥涵整体钢模施工等要领,看到了先进技术在施工中的重要作用,从此萌生了为科技兴业做贡献的坚强信念和决心。

项目经理王林(前排中)、党委书记王润生(前排左)、总工徐铁强(前排右)与管理人员一起优化施工方案

之后,王林先后参加了京秦铁路提速改造、祥临高速公路、大宁铁路、郑西高铁等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建设,一路拼搏一路歌,为工程顺利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祥临高速公路建设中他主管项目部的隧道施工,羊头岩隧道浅埋、偏压,地层为松散状土夹块石,开挖后很难形成“拱效应”。施工中他大胆运用地表小导管注浆、洞内大管棚及小导管周边注浆预加固等新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地表下沉,确保了“烂洞子”的安全平稳贯通,得到了业主、设计、监理单位的一致认可;大宁铁路建设中他任项目部副经理兼工程部长。全长700多米的芦苇河3号特大桥是全线关注的焦点,桩基不仅要过沙层,而且还要过煤矿采空区,安全系数极低。在采取泥浆护壁、片石回填严堵和下钢护筒加强防护的基础上,他引进高科技手段对硬岩进行“膨胀爆破”、对混凝土灌桩进行全程仪器监控,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工效提高近两倍,为管段整体创优奠定了坚实基础;郑西高铁建设中他负责项目部的隧道、桥梁施工。贺家庄隧道是一条整体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步履维艰,他果断提出将原设计的CD法、CRD法优化为“短台阶七步作业法”掘进,使安全生产得到保障、工程成本明显降低、施工进度不断加快,受到了到现场检查指导工作的原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的充分肯定。受地形复杂、技术难点多等影响,张家湾3号大桥到发现桥梁部分施工困难重重,王林组织技术骨干对施工方案进行反复优化,通过实施“梁上制梁,非对称单边刚性腿异形架桥机一次架设到位”的综合方法,仅用了3个多月就完成了这一“高难度动作”,创造了同类桥梁预制、架设的最快记录,被铁路总工会授予“火车头奖章”。

工区技术主管、项目工程部长、项目副经理等,王林一步一个脚印在拼搏中成长成才,“青年技术标兵”“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是对他拼搏奉献的最好评价。

运筹帷幄显身手

一分信任,十分责任;十分责任,百倍努力。首次担任项目经理就“摊上”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施工经验丰富王林表现出了超强的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在率领项目班子成员和技术干部认真踏勘现场、仔细研究施工图纸后,从合理施工布局入手、迅速组织全员拉开了科学施工的帷幕:

发现工地附近有空闲的民房可利用,王林当即放弃项目部自己建营区的打算,请地方政府出面做疏通工作,两天内就整租下一座农家院落。由于设施齐全,稍加改造、维修就能使用,既减少了征地拆迁等繁琐事项,又免去了临建的过程,项目部一举实现了快速入住并全面启动各项工作;

原设计4个支洞全部为有轨运输,且地处沟谷深处,场地极其有限,不易组织有轨运输施工却易在雨季遭受水患。据此,在征得业主、设计单位同意和支持后,王林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了大面积优化。4个支洞的位置不仅都调整到了地势较高、相对开阔的地方,而且全部采取无轨运输方法施工,既消除夏季山洪对施工的威胁、又大大方便了施工组织,尤其是实施无轨运输让原本十分复杂的施工环境变的简单容易了许多,明显缩减了工期和项目部的管理成本,为日后夺取一个又一个阶段性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高谷深、开辟便道时王林审时度势采取了“借路为主”的策略,通过把进山的“村村通”道路、林场道路巧妙连接并拓宽、硬化,只自建了10余公里就把施工便道直抵4个支洞口,从而使大量施工急需的设备、材料及时到位,为早日进洞施工创造了条件;

管段远离供电源,如接农用电很难满足施工需要,如坐等有关部门把电接来工地至少需10多个月,而自己发电则成本太高。王林敏锐地发现十几公里处正在建设中的吕临铁路支线高压电源可利用,经过多方协调,并组织专业队伍翻山越岭架设输电线路,很快就把大电引入工地,及时满足了施工和生活需要;

与此同时,王林还充分利用清理洞口的土石方填筑工地的生产、生活区,3个多月不分昼夜的突击大干,洞口的施工场地“无中生有”,职工住宅、空压机站、大型材料库、混凝土拌合站等也拔地而起。

由于采取的措施得当,盾构顺利穿越北川河后,隧洞内不漏不渗,成为一大亮点

超前谋划、科学组织,实现了未战先胜。2013年8月底,40号支洞在同期上场的施工单位中率先进洞施工,受到了业主的高度评价。

有人说:打隧道是人类向未知世界的挑战。13标段隧洞施工就布满了“陷阱”,它无时无刻都在严峻考验着组织者的指挥应变能力。面对一个个险情和难题,王林沉着应战,演绎了一出出精彩的施工“好戏”:几座隧道的进口段均为围岩较差的偏压岩溶地段,施工中稍有不慎就会发生险情,他及时增加小导管注浆予以加固,明显增强了山体的稳定性;39号支洞穿越保安村密集居民区时恰遇破碎围岩、掌子面掉块严重,掘进危机四伏。他果断决策加大开挖断面、在采用立钢拱架强支撑的同时,超短台阶快速开挖、衬砌,确保了施工的稳步推进;随着几个工作面施工的不断延伸,隧洞又先后几次穿越高速公路、国道等重大风险源,勤于思索、善于钻研的他与其他同志一道摸索出了一系列不良地质条件下隧洞施工的新方法,即:在断层破碎段运用管棚或导管注浆进行超前支护技术进行施工,在涌水丰富段采取堵排兼治方法进行施工,在严重风化段采取早喷锚封闭的方法施工,在浅埋偏压段实施地表注浆加固和强支护方法施工,在软弱围岩段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快喷锚”以及“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综合技术施工等。不仅丰富了企业“岩变我变,科学运作”隧道施工理念和核心技术,而且使“变化莫测”的施工变成“尽在掌握中”,极大地推动了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受到了业主和山西省水利厅建设专家的一致好评。

隧洞施工的最大的挑战来自穿越北川河。由于地质十分复杂,漂石、大孤石一再出现,地下水和沙时有喷涌,即使变“钻爆法”施工为盾构法施工,仍然“警报连连”。在多次邀请包括国家隧道设计大师史玉新在内的多位专家现场献计献策的基础上,王林采取降水泄压、添加高分子聚合物进行渣土改良、河道改移和对漂石、大孤石进行精准破碎等多种技术手段组织施工,特别是实施了用盾构机洞内解体取代接收井接收方案,为最终盾构顺利穿越北川河画上了完满句号。

踏平坎坷成大道。2019年3月26日随着盾构机穿越北川河段,山西中部引黄工程13标长达近18.8公里隧洞全部安全贯通,为实现年内通水到吕梁的建设目标铺平了道路,业主破例在现场召开了祝捷大会,以此表达对中铁十二局集团项目部的褒奖和敬重。王林这位文武兼备的“干将”再次用沉甸甸的实干成果为自己的“拼搏奉献生涯”増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周广宽张鼎王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