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深蓝出发
——献给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
这是穿越百年的夙愿,这是走向深蓝的远航。
从长江之畔的村庄起步,一路穿越溪流江河,一路涉过激流险滩,奔向大海,拥抱大洋。
航空母舰接续下水,新型战舰批量入列,转型建设硕果累累,海上维权实现历史性突破……在中国海防建设史上,海军的阵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威武雄壮。
70年奋斗历程波澜壮阔,新时代崭新征程气壮山河。
辉煌启航
1949年1月,在西柏坡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毛泽东作出一项历史性决定:应当组成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
1949年4月23日,伴随着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的胜利凯歌,人民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诞生,中华民族开启了向海图强的新篇章。
“4月23日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天。”今年已经93岁的东海舰队原副参谋长黄胜天,是目前唯一健在的海军初创见证人。老人清晰记得,就在南京解放的当天下午,党中央、中央军委下令三野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成立华东军区海军,任命张爱萍为司令员兼政委。
“海军成立时的全班人马,加上张爱萍一共才13个人,5名干部、8名战士。”黄胜天说,这大概是世界上最小的一支海军了。
今天,陈列在白马庙海军诞生地纪念馆中的665张历史照片、164件珍贵文物、383份文献史料,清晰记录着人民海军筚路蓝缕、白手起家的峥嵘岁月。
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几乎从零起步的人民海军走上了建设发展的快车道——
1949年8月15日,华东军区海军在南京成立海军学校;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第一支海军受阅部队接受检阅;
1949年11月8日,第一期3500余名学员结业后上舰,成为海军第一批骨干力量;
1950年春节,已修复、改装大小舰艇近百艘,海军有官兵无舰艇的局面初步扭转;
1950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成立一周年暨军舰命名授旗典礼,为134艘舰艇命名、授旗。
1955年1月,海军配合陆军、空军解放一江山岛,这是我军第一次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
70年来,在战火中成长壮大的人民海军,已经成为一支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海上钢铁长城。
精彩跨越
临沂舰、黄冈舰、烟台舰等新型导弹护卫舰密集下水,昆明舰、合肥舰、西宁舰等新型导弹驱逐舰陆续入列,首艘国产航母、新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先后举行下水仪式……
近年来,媒体经常用“像下饺子一般”来形容中国海军新型舰艇的列装速度。
在不断“刷屏”的新闻背后,是中国海军主战装备成建制更新换代的大跨步飞跃。
“新型舰艇纷纷入列,反映的是国家实力为军队建设提供的强大支撑。”全国人大代表、海军岳阳舰舰长赵岩泉说。
曾几何时,中国海军还过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紧日子,但在过去的几年间,海军先后入列一大批新型武器装备,已基本形成二代为主体、三代为骨干的主战装备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海军聚焦新时代使命任务,核心军事能力大幅提升,主战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现代后勤建设不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务实高效,向着建设世界一流海军的目标大踏步前进。
从2009年到2019年的短短10年间,人民海军新型主战舰艇数量,已从十位数向百位数递增。国际军事观察家评价,这10年,人民海军装备的发展变化,超过了以前半个世纪。
新型导弹驱逐舰入列,人民海军水面战斗舰艇区域防空能力有了质的飞越;
新型万吨级登陆舰入列,人民海军开始具备整建制投送两栖作战力量的能力;
新型导弹护卫舰入列,成为执行远海任务的中坚力量……
还有歼-15舰载战斗机批量交付,新型战斗机、预警机、反潜巡逻机整建制改装,新型导弹、鱼雷实现战斗部署……
人民海军装备自主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越走越稳,发展受制于人越来越少;人民海军装备体系越来越完备,攻防短板越来越少。
2012年9月25日,辽宁舰正式入列。电视机前,黄胜天热泪横流,感慨万端:“中华民族的航母梦已经做了近百年了,海军官兵盼望航母也盼了半个多世纪。”
深蓝召唤
强军之要在胜战。
面对大量新型装备的列装,海军加快提升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陆战队和岸防部队等多兵种的联合作战能力,带有实战化背景、突出全要素合成的海空联合演练成为一种常态。
今年1月,由海军合肥舰、运城舰、长白山舰和洪湖舰组成的远海训练编队,在南海、西太平洋等海域进行远海联合训练后返回湛江军港。
34天、10000海里……如今,对于海军舰艇来说,这样的出岛链训练演练早已是“家常便饭”。
驱船闯大洋,砺剑海天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军建设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从东海、南海再到太平洋,从空中、水面再到水下,人民海军的舰艇编队、航空兵一次次突破岛链,一系列实战化课题在远海大洋轮番上演。
能力,在淬火磨砺中显著增强;转型,在蹄疾步稳中加速推进。
从操作小船小艇到驾驭艨艟巨舰,随着装备的更新换代,海军指挥员能力素质也“水涨船高”。
上百名全训合格的舰艇长踏浪大洋,80%以上的师团级指挥员经历了远海风浪“洗礼”,一支全新的人民海军正在从容拥抱大洋、走向世界。
海军强,海权兴,国运昌。
和平担当
出东海、经南海,过马六甲海峡,跨越印度洋……4月上旬,由西安舰、安阳舰、高邮湖舰组成的海军第32批护航编队向亚丁湾高速航行。
600多年前,沿着这条航线,郑和的船队抵达东非、红海。34年前,也是沿着这条航线,人民海军舰艇编队首次走出国门,访问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
古老航线集聚中国力量,浩瀚大洋彰显大国担当。中国海军32批护航编队接力奔赴亚丁湾,维护世界和平之心一如往昔。
“我是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如需帮助,请在16频道呼叫我。”11年间,这条以汉英两种语言播发的通告从未间断,已然成为航经中外商船的“平安之音”。
据海军参谋部统计,自2008年12月中国海军执行首批护航任务以来,共为6600余艘次中外船舶护航,助力亚丁湾、索马里这个世界上“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海外撤侨、远航访问、海外医疗服务、国际救援等兵力行动“含金量”不断提高,展示了开放、自信、和平的大国海军形象。人民海军走向世界,意味着世界多了一支维护和平的坚定力量。
“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的伟大号召,必将激励站上强军兴军新征程的人民海军,创造新的伟大奇迹。
(据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李学勇、樊永强、黎云)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4月22日 第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