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举办研修班重温老一辈专家报国之情
永做奋斗者实干家(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本报记者 赵 兵
在新疆,有这样一个镌刻着历史、承载着光荣的地方——位于阿勒泰地区富蕴县的可可托海。上世纪中叶,根据国家战略需要,盛产稀有金属的可可托海成立保密级别极高的代号“111矿”,一大批高级知识分子和优秀大学生在这里默默无闻工作,为助推“两弹一星”成功发射、偿还苏联外债及我国稀有金属工业发展作出卓绝贡献,被誉为共和国的“英雄矿”“功勋矿”,直到80年代才解密。
可可托海“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精神,正是长期以来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奉献边疆、报效祖国的生动写照。也正因此,阿勒泰地区可可托海干部学院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治区干部红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前不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以“弘扬爱国爱疆奋斗精神、聚焦总目标建功立业”为主题,在阿勒泰地区可可托海干部学院举办为期一周的专家理论研修班。来自自治区有关厅局、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14个地州市的62名各领域专家参加研修学习。
“把研修班放在镌刻着历史、承载着光荣的可可托海举办,重走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奉献奋斗之路,重温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爱国报国之情,对教育引导新疆广大知识分子弘扬爱国奉献精神,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推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最直接的教育意义。”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研修班紧紧围绕爱国和奋斗主题,从研修内容、研修方式、师资配备等方面作了精心安排。研修内容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安排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新疆若干历史问题研究座谈纪要解读、可可托海精神等专题讲座,以及重走采矿路、考察地下水电站、访谈可可托海老专家等丰富内容;研修方式上,着力增强研修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师资配备上,授课教师既有自治区理论专家,也有一线科技工作者,还有老一辈科学家现场互动,受到学员普遍欢迎。
谈起学习体会,学员们普遍反映受益良多:提高了政治站位,“四个意识”更加强化;涵养了爱国情怀,报国之志更加鲜明。学员梁晓玲激动不已:“几天来,我一直处于感动、激动之中,十分难忘,所有课程都是量身打造,触及思想,启迪灵魂,必将终身受益。”学员迪丽努尔·艾力说:“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可可托海人只说了3句话‘苦我们也不能苦国家、卡我们也不能卡国家、难我们也不能难国家’,这是何等的责任和担当!作为知识分子,我要带头传承弘扬这种精神。”还有学员表示,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党的事业发展就是一个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经磨难而淬火成钢的过程,站在新的起点,要永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实干家。
《 人民日报 》( 2018年09月26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