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中国新闻 >

深厚渊源杏花村 茅台源于汾酒中

2018-05-21 15:51 来源:新企报

作家简介:蒋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太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大型影像文化期刊《映像》杂志执行主编。著有散文集《阳光下的蜀葵》《神灵的聚会》。《阳光下的蜀葵》获得20132015年度“赵树理文学奖”,微小说《自己的墓葬》获得第七届《小说选刊》年度大奖。部分作品收入中国散文及随笔年选,散文《故乡的秋夜》入选2014年苏教版高中读本。

 

F:\2017-2018\作家采风发布\稿子图片\11《请你喝汾酒》蒋殊\蒋殊.jpg

 

闻香而来吧,请你喝汾酒!

我不知道,作为山西人,还有哪句话比这句待客更真诚。

那年在贵州,有幸品尝了80年茅台。且不说它价位几何,单是80年的国酒,就足够诱惑。那几天的餐桌上,更从头至尾将不同年份的茅台细细品尝过。

或许是醇酒思乡,抑或是被茅台的真诚感动,便几次诚恳发出邀请:去山西吧,请你喝汾酒!

茅台人却也谦逊:汾酒是茅台的老家嘛。

茅台酒的历史上,也赫然记载着,满清咸丰年间,有山西商人去到茅台地,用小麦为曲,以高粱为原料,仿汾酒制法,酿造出茅台酒的雏形。

再饮茅台,便生出亲近的乡情,生出对祖先的崇敬。

父亲喜酒。小时候,逢年过节喝酒,他总要给母亲倒出一杯。母亲一次次摆手,他一年年执着。无奈母亲终是与酒无缘,始终没有痛快喝下过一杯。我参加工作后,父亲便把这一杯转给我,起初我也与母亲一样,说不好喝呀不好喝,父亲却是像当初期待我读书一样殷切的眼神:喝几回就好喝了。许是血液里继承了父亲一些化解酒精的细胞,竟一杯杯喝到现在。

尽管,一直也没觉得白酒有多好喝。才发现,种种场合喝的不是酒,是气氛,是真诚,是情绪,是友情,是情怀,更是文化。

一饮而尽之时,对方清澈可见的,是你一颗心。更一直以为,举到你面前的酒,一推,便推掉情份。尽管他嘴里说着您随意,内心却是满满的失落与扫兴。因此常常笑问酒桌上不喝酒的人:最没意思的,是不是众人皆醉你独醒?

醉不怕,独醒者也无妨。酒这浓情之器,却最惧把它作了贿赂品与工具。一个席间,一位女士满满一杯酒举到一领导面前,一饮而尽。我惊讶,因为她在别的场合从不曾喝,也因此一直以为她不能喝酒。但那天,她一杯杯喝着也一句句说着:我轻易不喝酒。

轻易不喝酒的女士,以大气爽迈的气势及深不见底的酒量,喝出一朵一朵桃花一片一片娇柔的笑声,接受着领导一声一声“豪爽之人”的美誉。

看得大笑。领导永远不会知道,谁是真正豪爽之人。

喝酒不为醉。当然,喝酒之人很难保持似醉非醉,很难让自己欲飘不飘一番畅叙后扔在床上酣畅睡一觉。醒来之时,昨夜之事若有若无时隐时现,身体里的酒精早已化作飘渺被梦解掉。也因此,人人都言酒不好,却没谁能躲得掉。

身为山西人,自然以汾酒为荣。然而饮时并不懂酒,便浓香清香酱香凤香一古脑往胃里收拾。喝着喝着,胃却懂了,它将欢愉与排斥毫无保留传递给我。而我,也变得像大多数山西酒者一样,推开众多酱香浓香凤香米香,独留一款。

不用问,便是汾酒的清香。

前几天在湖南湘潭,一家餐厅外,几人被眼前的情景震到恍惚:一盒20年汾酒,静立在一辆路虎车前盖上,夜色中一明一灭地闪光。

那是一个刚刚饮完浓香的晚间,半个月亮挂在天上。尽管眼里各自带着一份迷离,却也懂得并非身处家乡,于是不约而同停下脚步“呀呀”出声。四顾左右无人,便举起手机,拍下这一寒夜里的脉脉温情。

叽叽喳喳之时,一位男士带着醉意大步笑过来:山西老乡吗?

玩命点头。伸手,他一一狠狠握过。原来,这位在湖南的山西人刚刚宴请了几位当地的重要朋友。他在风里大声说,当地虽有好酒,然而哪款能比汾酒更尊贵,更真诚?

近年每到外地,一些新结识的朋友也时时会说:哦,山西啊,汾酒的故乡。

汾酒厂,记不清去了多少回。最近的一次是今年9月,身边是《小说选刊》邀请的外地作家。与他们相比,我这半个东道主自然少了初见者的惊鸿与感悟。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的甲级大奖章,当年骄傲地将杏花村指给杜牧的小牧童,从夏商到元明清的1000多件馆藏酒器,独特的“清蒸二次清”工艺,依旧以最原始的热情接纳着进入的每一个人。坐落在杏花村镇上的金代太符观与距今6000多年的杏花村遗址也向客人们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风景与历史就在那里,倒是新结识的几位汾酒人,给我意外惊喜。

 

F:\2017-2018\作家采风发布\稿子图片\11《请你喝汾酒》蒋殊\jiangshu 张琰光.jpg

 

到达后一上车,一位罗汉一般长相的男士面向我们而坐。经介绍,知他是汾酒集团董事会秘书长张琰光。他开口说的,并非汾酒历史,而是山西文化,听得初入山西的老师们不住口地为三晋大地的博大精深由衷“哦——啊——”。尽管心内惊叹他底蕴的厚重,却觉得无非是工作需要姑且应付一阵。然而在之后几天的接触中,才发现他有一浪一浪的积淀要流淌给人听。汾酒的历史与文化,以及他浓烈的汾酒情,也在不经意间让他不经意地灌输到每个人的脑中。这个长相很大老粗的秘书长,有一颗精致的内心,甚至潜藏着细腻如水的浪漫与柔情,对文化的情怀及文学的偏爱融在点滴细微中。要走时,更知道他刚出版一本文学随笔《松林听风》,便纷纷讨要。且看他文字之柔:

傍晚的阳光斜斜地洒在湖边,湖边风中摇曳的嫩柳披上一层亮亮的金色。金色的阳光照透了飞溅的喷泉,喷泉便化作颗颗珠玉滚落在草坪上。草坪上衰草凄凄,凄凄间钻出了星星点点的绿芽,绿芽上沾着水珠,水珠像绿绸锻上洒着的珍珠玛瑙。

这连环的温情景致,是不是已经在些许忧伤间击溃你心?

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柳静安,董事会秘书处副处长李晓奇,几天时间,他们如张琰光一样,一点一滴历数着汾酒的不同凡响,表达着对汾酒的入骨之爱。就连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年轻的李田,说起汾酒也是如数家珍,话里话外流露着属于他的那份骄傲与责任。

还有一个叫米米七月的女子,这个身处湖南的土家族姑娘因了是汾酒厂的媳妇,便兴奋地一路举着手机爬高上低,只为现场将汾酒美景展示给喜欢她的万千观众。

当举起杯,个个更是酣畅情真!

一直觉得,一个企业能否成功,文化是关键。而文化的关键,又要看人。

有这样一群人,汾酒怎能不在那片大地上暗香浮动。

董事长李秋喜风尘仆仆回来了。不说什么,先在桌上霸气举杯,为汾酒代言:66度头锅美酒,舍我其谁!

众人一饮而尽,带着对汾酒的崇敬与暖情。酒面前,人人变得豪迈,豪气,豪情。桌上各色汾酒,人人面前四个独特的酒壶,内装四款主打品种:汾酒、竹叶青、白玉汾、玫瑰汾。

起初,客人还在这些被唤作“举一反三”的酒杯前矜持着,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一杯清香。品着品着,便乱了阵容,生怕哪一杯被粗心地错过。当谁担心地表达出“怕醉”时,更被汾酒人拍了胸脯:喝!汾酒不醉人!

“好!你举一,我反三!”

一番热烈的觥筹交错后,一干人带着独有的余香走进微凉的夜色,荡漾在清香弥漫的汾酒大道,兴趣盎然地聊杏花,用各自的方式解读傅山先生的“得道花香”,吟诵启功的“汾酒好,并不让中山。益胃健脾千日醒,举杯从不唱阳关,盛誉满人间”,之后共同慨叹巴金早年的感受:酒好人好工作好,参观一回忘不了。

间或有老师幽幽地说:我觉得我醉了!

引来一阵大笑。

喝酒人懂得,醉了的人,从不承认自己醉。早在1962年,乔羽老先生就奉劝天下人:劝君莫到杏花村,此地有酒能醉人。乔先生真醉了吗?原来是:我今来此偶夸量,入口三杯已销魂。

先生并非醉了,而是为汾酒所迷。

一代一代,迷人的汾酒走到今天,也让人对它有了新期待。果然,20172月,董事长李秋喜向省国资委立下军令状:用5-10年时间,完成汾酒文化的复兴,重回“汾老大”地位!

 

F:\2017-2018\作家采风发布\稿子图片\11《请你喝汾酒》蒋殊\jiangshu 军令状.jpg

 

从此,李秋喜带着“干不好就走人”的重压,带领汾酒人迈开汾酒的速度,走上“提速复兴”之路。

久违的汾老大啊,一出口便囤积了所有山西人的喜悦。人们只好拉过杯,斟满酒:来来来,一醉方休!

汾酒的清香,立时弥散开来,如同一个淡雅清新的婉约女子,走近,只有幽香;走远,却漫满心房。

那不浓不淡的纯净清幽之香,正怀着新的激情与梦想向你靠近。你的味蕾,也一定款款地,款款地燃烧起新的希望。

闻香而来吧,请你喝汾酒!

后记:数月前,由《小说选刊》杂志社主办的“让小说走进人民”系列活动走进山西汾阳杏花村。著名作家、评论家刘醒龙、王跃文、素素、王山、王干、杜学文、黄跃华、王国平、米米七月、杨遥、李昌鹏、蒋殊、陈佩香、李晓晨等参加采访活动。《小说选刊》杂志社汾酒集团创作基地挂牌成立。采风团一行莅临汾酒集团,煮酒论诗、共话清香、佳作迭出!今择取其中的部分文章陆续刊出,以飨各位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