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贵州交警大数据“聚通用”——“五位一体”铸样本 规范执促公正
——2017全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暨执法规范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
贵州省公安厅党委委员、交管局局长王健伍(左四)、省公安厅四项办常务副主任许德璋(右二),安顺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行(左三)及会议代表参观平坝交警大队执法办案“一区六室”场所建设情况
核心提示:2017年2月28日,全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暨执法规范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在贵阳、安顺两地召开,会议观摩推广了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平坝区公安交警大队两个“五位一体”规范执法的“贵州样本”,表彰了一批规范执法的先进集体和执法标兵,回顾总结了2016年全省公安交管工作“十大亮点”,部署了2017年全省公安交管“十项重点”工作。贵州省公安厅党委委员、交管局局长王健伍出席会议并讲话。安顺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张行,平坝区委书记芦忠于参加了现场会。厅交管局班子成员、局机关各处室负责人,各市(州、区)公安局分管局长,各交警支队支队长、政委、分管法制副支队长、办公室主任、法制科长,部分交警大队大队长100余人参加了会议,省厅四项办、政治部、法制局、办公室领导应邀到会指导。
会议明确了2017年全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强调新的一年,全省公安交警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完善一个机制、构建五个体系、实现四化、保障两个提高”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会议、省委政法工作会议、全省公安局长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公安厅的总体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顺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立足理念、机制、方法三个创新,围绕城市、高速、农村三大板块,抓住公安交警执法、监管、服务三大环节,狠抓平安交通、和谐交通、便民交通“三个交通”创建,全面深化执法规范化“五位一体”建设,在大数据“聚通用”上取得新成效,全面提升道路交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会议代表参观贵阳市公安交管局执法办案场所建设情况
推出“贵州样本”:“五位一体”规范执法建设经验
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
严格执行公安部标准,借鉴北京先进经验“蓝本”,打造选树的规范执法“贵州样本”,首次在全省“亮相”并全面推广。
20月28日上午,100多位会议代表实地观摩了贵阳市公安交管局执勤执法“数据铁笼”、案件侦查大队办案区、交通事故检验鉴定中心标准化建设,安顺支队平坝交警大队“一区六室”执法场所建设、车辆上牌“直通车”服务、公检法案件管理平台建设情况。现场观摩让与会代表们对公安交警发挥大数据“聚通用”优势,探索“五位一体”执法规范化体系建设的做法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并明确了今后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省公安厅党委委员、交管局局长王健伍认为,贵州交警选树的贵阳市公安交管局、平坝区公安局交警大队等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完善一个机制、构建五个体系、探索实现四化、确保两个提高”重要指示为总遵循、总目标,以省委、省政府、省公安厅关于规范执法系列部署要求特别是郭瑞民厅长“进一步发挥‘大数据’优势,全面深化‘五位一体’执法规范化体系建设”的要求为行动指南、行动纲领,在严格执行公安部标准、学习借鉴北京蓝本的基础上,创新打造的规范执法“贵州样本”,其创建经验“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好,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
“我们推出的‘贵州样本’有三大创新:首先硬件上规范了执法办案场所建设,在部标‘一区四室’基础上增设尿液取样室、物证保管室,配套感应安全门、感应手环、感应胸牌,创新打造了‘一区六室三感应’的‘贵州标杆’;同时,平坝大队对车辆上牌场所予以改造,建成了“三停一选”的畅通回路,改变了过去让群众在几个窗口来回奔波的上牌方式,四步即可完成车辆上牌,上牌耗时从过去的4小时缩短至现在的20分钟;其次是软件上强化了执法办案智能辅助系统建设,形成了智能安全防护、智能笔录、智能办案三个有力支撑;第三是形成了公检法大数据‘聚、通、用’监管应用共享平台,一网汇聚、一案贯通、闭环监管,打破部门壁垒、规范办案流程、提高办案效率,真正做到让公权在阳光下运行。”王健伍谈起了观后感。
——“标准化+流程化”:让执法行为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有例可查。
22月28日,家住安顺市平坝区的白丽来到平坝区公安交警大队直通式机动车业务办理区,为其车牌号为贵GR5539的轿车办理过户手续。“20分钟就办完了,非常的快。”白丽称,直通式机动车业务办理区将相关业务全部整合在了一起,非常便捷。当天,在平坝区公安交警大队直通式机动车业务办理区办理上牌业务的胡克亮也很快为其轿车上了牌。“从注册登记、查验、选号一共围着直通式办理区停了三次车,20多分钟就办好了。”胡克亮接受采访时说。
据安顺市平坝区公安交警大队民警孙修文介绍,直通式机动车业务办理有高效、便捷、监管三个显著特点。“以前需要4个小时才能办理完成的机动车注册业务,现在只要20多分钟就能办理完成,既高效又便捷。”
“你们开展机动车查验也要佩戴执法记录仪吗?”孙修文在对一辆轿车进行查验时胸前佩戴的执法记录仪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开展工作,办理业务都是全程记录的。”孙修文说,佩戴执法记录仪是为了让办理业务全程留痕,便于监督。
据了解,平坝区公安交警大队直通式机动车业务办理方式是贵州交警总队规范服务流程,深化实体便民服,丰富和拓展规范“执法、监督、服务”内涵的外延的探索。自2017年1月份直通式业务办理以来,深受广大驾驶人好评,驾驶人群体的获得感进一步得到提升。
近年来,贵州交警坚持从源头、细节、基础抓起,围绕高速、农村、城市三大板块,以及车驾管源头管理涉及的135个执法关键环节抓起,优化执法体系、重申执法规矩、重塑执法标准、细化执法流程,形成了“一岗位一册、一行为一册、一流程一册”的执法操作规程,实现“法律流程、系统流程、办案流程”三流合一,确保执法全程每一个环节的权力运行都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有例可查。从源头上解决了以往执法责任高高挂起沦为空谈的问题。
——“制度铁笼+数据铁笼”:让执法流程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留痕。
日前,记者与贵阳市公安交管局南明区分局五中队民警吴彪一起“执勤”时注意到,吴彪每天到达上班岗位的第一件事便是拿出随身携带的执法记录仪,佩戴好执法记录仪并打开后,首先对相关区域的交通设施状况开始排查。吴彪在工作中,无论是排查道路隐患、指挥交通、还是现场查处交通违法时均是将执法记录仪全程开启。期间,吴彪向记者展示了其手机里的数据铁笼“六合一”平台中“诚信档案系统”,该系统中显示有警员编号、工作记录等,工作状态、时间银行等信息。
据介绍,在贵阳市公安交管局首批试点基础上,贵州交警通过搭建制度与数据监管同步设计、同步推进的“数据铁笼”,围绕“案件办理、违法处罚、车辆驾驶人管理”等重点环节部位,坚持业务信息化、过程影像化和流程再造,在数据异常中查找风险,切实管住了人、管住了事、管住了权。将群众关注度高、寻租空间大的热点业务,以及民警执法办案全过程纳入监管视线,实时监督、电子留痕,确保公权在阳光下运行。事前,针对车管、驾管、事故、违法处理等业务窗口出现的72类异常数据和执法办案中的46个执法环节风险监管;事中,探索以智能笔录系统为核心的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建设,整合“智能笔录”、“自动提醒”、“智慧会商”、“智能决策”等功能,力争案件办理实现“六大目标”的智能辅助;事后,对每一个执法个体、每一个执法环节的自动留痕、精准监管,基本实现了全省交警执法行为“件件有数据、事事有记录、案案可追溯、失职可倒查”的倒查问责。两年来,依靠“数据铁笼”产生的2500余条预警线索,省、市、县三级交警部门对“买分卖分”、“汽车违规入户”等案件精准打击,严肃追究了含6名民警在内的64名涉案人员行政、刑事责任,真正将权力关进了笼子。
——“网下实战+网上培训”:让执法培训以学促用、学用结合、服务实战。
2016年11月初,在全省公安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第二期交警大队长培训班上,省公安厅党委委员、交管局局长王健伍出席培训班开班仪式并作专题讲座,传达省政府党组成员、公安厅厅长郭瑞民对全省公安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最新指示,并要求各县(市、区)、高速交警大队长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大数据为支撑、以规范化为目标,再鼓干劲、再立新功。
“大队不定期都会组织观看执法规范实战教学片或是集中培训学习。”在采访中,贵阳市一位一线交警称,除了集中学习,还在网上学习执勤执法涉及到的法律法规以及执法标准等。
2016年下半年,贵州交警在全国交警系统首家推出了由七大篇章构成的交警规范执法系列实战教学片,开展了网上网下的立体化培训。网下,开展警务实战训练“送教上门”活动,制定《全省公安交警现场执勤执法培训工作方案》,以播放执法规范实战教学片、更新实战应用“微课程”、演讲视频会等为载体,分级、分层次、分批次、分阶段对全省交警执勤执法民警开展轮训培训410余次,直接培训一线执勤民警逾1.15万人次;网上,将交通民警执勤执法涉及到的法律法规以及执法标准和操作规程上网,利用互联网、APP终端创新执法“百度”搜索查询机制,为基层民警打造了“指尖上的学习园地”和“电子化的行动指南”,民警点击率分别达到了4.2万、2.2万余次,一线执勤民警点赞达17000余次,反响良好。
——“执法档案+数据考评”:以执法诚信积分搭建执法者“职业道德标杆”。
“我们每一位民警都有一个执法诚信档案,记录的分值是民警执法行为的‘风向标’。”在参观现场,一位来自遵义的基层交警大队长介绍,以往由于对民警的执法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民警不明白自己应该向哪个方向努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贵州交警利用执法记录仪和具有用户权限分配、IP绑定、数字证书认定的手持PDA警务终端,实现执法办案“全程记录”,“从端到云”收集民警执法记录数据,形成“一人一档、上云存储、执法回溯”的个人执法诚信档案。同时,多渠道汇聚民警受到的表扬、投诉等网下监督信息,全量采集民警办案的信访、判决、复议结果,统筹指标权重,加强民警执法重点环节、执法安全、执法能力等执法活动的考评,通过云计算,为每位民警打出执法诚信积分,最终建成每个民警个案办理与执法档案关联、执法评价与群众评价关联的执法诚信积分机制。
——“硬件支持+软件支撑”:让执法保障体系多元多维日臻完善。
观摩会当天,记者走进了安顺市平坝区公安局交警大队办案区,办案区大门正上方蓝色区域的 “办案区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字样提示语格外显眼。
走进办案区后,靠右边墙壁上一块蓝色区域张贴着“四个一律”:违法犯罪嫌疑人被带至公安机关后,一律直接带入办案区,严禁违反规定带出办案区讯问询问;进入办案区后,一律先进行人身检查和信息采集;违法犯罪嫌疑人在办案区内,一律要有人负责看管;在办案区内开展执法活动,一律要有视频监控和记录。
记者在办案区注意到,办案区检查室、信息采集室、监控室等各项规章制度和相关流程均上墙。记者在信息采集室看到,信息采集室除了有测身高设备、摄像设备等基础设备外,采集室的最顶端还装有一个监控器。班涛韬是平坝区公安局交警大队办案区的民警,记者在信息采集室第一眼见到班涛韬的时候注意到,班涛韬的右肩边佩戴着一个执法记录仪。
“信息采集室的监控一直处于开启状态,只要在上班期间执法记录仪都是开启的。”班涛韬介绍,对违法犯罪嫌疑人信息采集时至少都是两名以上民警参与。
“采集程序严格按照采集流程进行。”班涛韬指着办案区信息采集室墙上的一块“违法犯罪嫌疑人员信息采集流程图”如是说。
随后记者来到了办案区的醒酒室,两张黑色醒酒专用沙发骑上设有安全带。据醒酒室的民警介绍,在对醉酒驾驶人员进行约束醒酒时,均有两名民警全程看护,并用监控设施对醒酒约束过程全程录制记录。
记者在办案区的监控室注意到,一张较大的监控显示屏上清晰地显示着办案区各个工作室的实时场景,并有民警在监控室对监控视频进行实时监看。另外,办案区还配置了感应安全门、嫌疑人佩戴感应手环、民警佩戴感应胸牌。
当天,记者在贵阳市公安交管局办理区的人身安全检查室、信息采集室、随身物品保管室等6室了解到,相关流程和设施均与平坝区公安局交警大队办案区一致。
据介绍,硬件上,全省交警启动了执法场所规范化建设工作,更新完善全省交警执法场所视音频监控设备,配齐配全民警执勤执法单警装备,严格执行公安部“一区四室”标准,学习借鉴北京蓝本,率先打造贵阳市、平坝区等11个市、县两级交警执法办案场所建设示范单位。在部标“一区四室”基础上,增设尿液取样室、物证保管室,配套感应安全门、感应手环、感应胸牌,创新打造了“一区六室三感应”的贵州样本,并在全省交警系统推广。软件上,围绕“重点、难点、痛点”,狠抓交通参与者安全文明素质提升、执法监督管理云平台建设促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法制员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促整体执法水平提升。(蓝雨 付公宝 刘垒 刘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