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中国新闻 >

人民日报社代表团访欧归来:生态保护不能走弯路

2016-06-29 08: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弯道可超车,但不能走弯路(出访归来)
人民日报社代表团
 

 
  暮春的欧洲,原野一片翠绿,各种不知名的野花竞相怒放。透着青草、花香气息的空气,犹如洗过一般。
 
  怡人的生态环境,给远道而来的客人留下深刻印象。
 
  不过,在生态保护方面,欧洲也曾走过弯路。
 
  在伦敦,我们下榻的酒店离泰晤士河不远。这条闻名于世的河流,一度在世界上污染最为严重。大学新闻教材里,曾有一篇题为《150年来伦敦泰晤士河第一次出现海豹》的经典消息,开头这样写道:
 
  路透社伦敦1984年5月1日电 最近,一只海豹沿着泰晤士河逆流而上,游过了议会上下两院所在地。此事引起极大的轰动,电视台向全国播放了海豹吞食河鱼的镜头,报纸也作了报道。
 
  这是150年来人们第一次看到海豹出现在这个一度有毒的历史名河的河水中。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这条河从生物学的角度说已经“死亡”了。它的含氧量为零。
 
  泰晤士河大规模污染是从18世纪末开始的。在19世纪,人口愈来愈多,工业污染更为严重,加上伦敦沼泽地排放积水以建造码头,结果使这条河成了一条肮脏、毫无生气的臭河。
 
  从1849年至1854年之间,几次发生霍乱,约有4万人死亡。1856年是特别糟糕的一年,以“臭气熏天年”而著称,泰晤士河的气味腐臭难闻,以至于面临泰晤士河的议会大厦的窗子都不得不悬挂用消毒水浸泡过的窗帘。伦敦人开玩笑说,掉进泰晤士河的人还没有淹死就被毒死了。
 
  1964年开始了首次大规模的整治河流工作,当时通过了立法,委托伦敦港当局控制排放工业污水,这些工业污水占污染的30%……
 
  我们知道,“工业革命”发端于英国。工业带来的污染,曾长期让英国一筹莫展。一项调查表明:1200万人口和数千家工厂每天向泰晤士河排放污水418万立方米。这样无节制的排污,泰晤士河怎能不变成一条臭河?
 
  泰晤士河重新出现海豹,整整经历了150年时间。可以想象,其间,伦敦市民经受了怎样的苦痛。
 
  这个教训,不但英国人民应该汲取,世界各国都要汲取。
 
  不可讳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突飞猛进,但不少地方也都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我们可以实现弯道超车,但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弯路,我们决不能再走。
 
  常言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历程,许多值得我们镜鉴。譬如,这些年,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步伐在加快,城市开发和历史古迹保护之间的关系该怎么处理?
 
  英国,就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漫步英国的老城区,你会发现许多建筑的墙上镶有一个蓝色陶瓷圆盘。
 
  英国政府规定:凡是被英国古迹署挂上了蓝牌的建筑,属于国家保护的文物,一律不得随便拆除或改建。
 
  英国拥有浓厚历史文化沉淀,虽然也面临着城市开发的挑战,但由于“蓝牌制度”的存在,许多历史古迹得以保护了下来。
 
  这一制度,在伦敦已经实施了140多年了。迄今为止,在伦敦共有800名以上的世界名人故居享受了这项待遇。
 
  为此,英国特别成立了“蓝牌委员会”,负责确定纳入名人故居的条件。2003年11月25日,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在英国的故居——伦敦市圣詹姆斯花园31号,被官方挂上了蓝牌。
 
  我们很想去拜谒一下老舍的故居。导游告知,离我们的驻地还很远,因此,只能作罢。这是我们此行的一件憾事。
 
  的确,文化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只有保护和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民族才能长盛,才能不被别的民族所同化。传统文化的根扎得越深,才能有更开阔的胸襟海纳百川。
 
  行走欧洲,当地人民对历史遗存的珍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令人感喟。在欧洲,除了教堂,最宏伟的建筑应该属于博物馆。在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我们看到一拨拨前来参加实地绘画教学活动的中小学生。孩子们席地而坐,近距离观摩着大师的油画,老师面对着真品讲述着构图、线条……看着一张张虔诚的面孔,对这个国家何以产生毕加索这样的大师,我们有了更真切的理解。
 
  其实,珍视传统文化的理念和自觉,已融入欧洲人的血液中。无论是徜徉于艺术殿堂,漫步在繁华闹市或乡村小径,甚至观摩生产过程中,一个个细节仿佛在告诉远道而来的客人:历史不仅是一种记忆,也是扑面而来的和风,是一首清新隽永的歌谣。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29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