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出一片新天地(外贸创新发展)
本报记者 王 珂 王 观
开栏的话
“十三五”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站上新起点,对外贸易开启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的新征程。尽管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但外贸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在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过程中,外贸领域涌现了一批致力于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的企业。从今天起,本报开辟“外贸创新发展”专栏,深度剖析外贸企业的新做法、新经验、新亮点,为您呈现外贸发展的新变化、新活力、新动能。
长久停留在“微笑曲线”底端,是中国外贸的一个历史性痛点。客观来看,这其中有产业发展阶段的因素:外贸领域的不少行业,正是在“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中,实现了我国在该行业制造能力“从0到1”的突破。然而,只模仿不创新,无法完成超越。从学跑到跟跑再到领跑,一批坚持创新的外贸企业脱颖而出,在外贸整体寒冬中“创”出一片新天地。
创新产品不怕“打擂台”
在机场、地铁站、大型会议场所,一台质量过硬的安检设备,就像安检员的“左右手”“透视眼”,既能节省检查时间,又能提高检查的可靠性。看似简单的安检设备,技术却有不少讲究。
“我们的设备不怕跟国外比。”在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设备生产车间,公司副总裁栗志军指着一台新型CT型行李安全检查设备,很有底气地对记者说。
同方威视正是在一场“国际较量”中一战成名。2002年11月,只有5岁的同方威视在全球业内算是后辈。偶然的机会,公司得知迪拜海关需要一批集装箱安检设备。在对方没有主动邀请的情况下,同方威视自愿承担所有费用,不远千里拉去新研发的安检设备,与国际同行同场较量。
美国公司的设备因为耐不住高温,还没开始就“歇菜”了。集装箱先通过德国的安检车,显示没有特殊情况,放行通过。接下来,集装箱通过同方威视的安检车,警报响起,显示集装箱内有夹层。对方怀疑同方威视的设备查错了,又试一遍还是同样的结果。开箱验货后,果然查出夹层中藏有走私物品。
“自主创新是同方威视的立足之本。”栗志军说,公司目前已拥有包括世界第一套车载移动式集装箱检查系统在内的6项“世界第一”,在美欧多国获得产品准入的权威认证,还牵头起草了1项国际标准和3项国家标准。
集装箱检测、人体安全检查、行李箱包及液体安全检查……同方威视正在成为全世界提供最全面安检产品线的公司。仅在大型集装箱检测这一项上,同方威视就有固定式、组合移动式、可移动式等多项产品,技术与设备依据客户需求不断升级。
靠着这些“拳头”产品,同方威视游刃有余地征战于各国的“擂台赛”并频繁中标,且数次以高于国外同行的价格中标。即将召开的巴西奥运会的安检设备招标中,威视已经中标两个项目。2015年同方威视营收创历史新高,达34亿元。其中,外贸收入1.561亿美元,同比增长98.5%。
做一款国人满意的马桶盖
中国消费者到日本抢购智能马桶盖,让不少生产智能马桶盖的国内企业“压力山大”。国内找不到同等品质的马桶盖吗?
“世界那么大,中国也不差。惠达智能马桶品质不逊于国外产品。”河北惠达卫浴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彦庆说。
2012年8月,惠达在韩国设立电子卫浴研发中心,迈出接轨国际品牌的重要一步。此前,惠达在多个国家设立研发中心。今年1月,惠达卫浴牵手麦格米特公司共同组建的智能卫浴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
依托自主研发技术,惠达研发的新款智能马桶产品,首创国际先进节能技术,比普通智能马桶每天约省电70%;设置八重安全保护,水温、坐温达到43摄氏度时停止加热,达到45摄氏度时断水断电,保证产品安全性。相比之下,国外产品可能因为不适应中国电压和水质而出现一些问题。
“有创新力的企业不怕竞争。”王彦庆说,中国消费者到日本抢购马桶盖,带动了国内市场对该类型产品的需求。国内消费者理性对比后,逐渐认可国内品牌的智能马桶盖,惠达智能卫浴的销量因此实现了快速增长。2015年,惠达仅智能马桶一项的销售就增长达70%。
在惠达工厂内,上世纪80年代的旧厂房正在拆除,不远处是刚竣工的新厂房。新厂房配备了卫浴陶瓷生产的最新工艺,一条128米长、4米宽、有效装载高度1.4米的卫生陶瓷隧道窑纵贯车间。相较于之前的6条低效、高能耗窑炉,技改后的4条新生产线将实现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低50%,人工效率提升30%,同时,每年可新增产卫生陶瓷260万件。
在惠达总部大楼、产品展示中心和厂区大门口,一对栩栩如生的黑猫和白猫十分显眼,提醒着惠达人既要牢记改革开放的精神,也要有“能抓耗子”的创新争先意识。
“创新是每次管理层会议上的话题。”王彦庆说,惠达拥有一支600多人的研发队伍,拥有100多项自己的专利产品,因此得以在行业中保持领先位置。2015年,惠达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32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出口涉及10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近1.3亿美元,同比增长18.4%。
从“买技术”到“卖技术”
不久前,国产手机品牌华为在英国伦敦全球首发了最新手机产品P9,在全球市场中再次掀起一股关注热潮。同期发布的苹果最新产品“iPhone SE”,却没有在市场上获得太大反响。
P9的成功亮相不是偶然。2015年,华为智能手机全球发货量超过1亿部,同比增长44%,稳居全球前三。靠着多年创新的积累,华为得以在智能手机市场逐渐赢得稳定的地位。
2013年,华为推出当时全球最薄旗舰智能手机P6;2014年推出P7,在卓越工艺、手机拍照、极速连接等多方面再做突破;2014年推出Mate7,凭借无边界金属机身、超大电池、按压式指纹识别、超八核自研麒麟芯片等技术特点,荣获了当年“最佳智能手机”大奖。
在IT行业,芯片技术是“皇冠上的明珠”。早在2006年,华为基于对智能手机的发展判断,开始着手研发自主移动手机芯片,构建移动时代持久的竞争优势。
10年来,华为手机芯片研发进行了全球布局,在中国有7个研发中心,在海外有9个分部,遍布11个国家和地区。在无线算法、射频技术、图像处理、设计工艺等各个核心技术领域,聚集了全球最优秀的人才进行协同创新。目前华为自主研发的麒麟系列处理器,性能上已不逊色于高通、三星等国际巨头。
坚持创新让华为完成了从“买技术”到“卖技术”的转型。在2G手机时代,华为需要给国外品牌支付专利技术费用。到3G时代,华为的自主研发技术收费和专利付费可以基本持平。到了4G手机时代,华为在技术使用费方面实现盈利。如今,华为的高端手机产品基本全部使用自主芯片,芯片技术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溢价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华为看来,创新是一场“长跑”,坚持才能跑赢。华为每年至少投入销售收入的10%用于研发,2015年这一比例达到了15%。截至2015年底,华为消费者业务的总员工数是16438人,其中研发人员有10383人,占比高达63%。在国产手机品牌中,华为的中国专利持有量高达49822件,占据国产手机专利的近半壁江山。
《 人民日报 》( 2016年04月21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