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中国进入两会时间。在北京的机场与火车站,许多代表委员双脚踏上这片土地,就会抬头看一眼天空。在这个一年一度的重要日子里,需要代表委员们关注从天空到大地,从流水到森林,从城市到农村的无数问题与需求。把脉中国,问计发展。此时此刻,许多代表委员已经进入了两会工作模式。本报记者走访了他们,在倾听他们的讲述中,感悟今年两会的新颖之处。
“四个全面”是重头戏
两会之前,“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成为了中国政治生活中最热的词汇,代表委员们对此深有感触。
“我预计,今年两会既是大家深入研读认识‘四个全面’的重要场合,也将是凝聚力量推动落实‘四个全面’的宽广平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蔡玲表示。“作为一个委员,我对此很赞同,也很关注。”
“四个全面”囊括范围极广,每一项都与13亿中国人息息相关。不少代表委员关注的,都是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内,对落实好“四个全面”的具体想法。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沧州市政协副主席何香久长期关注农民工问题,他告诉记者,希望在“四个全面”大背景之下,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解决农民工心理上的障碍,使得“农民真正成为市民”。
作为主政一方的地方官,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阳市委书记于勇的期待更为直接,他认为,安徽已经整省纳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阜阳作为传统农区,要做好各项工作,让广大农村居民在新常态下激荡中国梦、共圆小康梦。
关键、开局与收官
关键之年、开局之年、收官之年,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如此定义2015年。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我们将继续用改革释放发展的新动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于勇告诉本报记者。
全面依法治国迎来开局之年。全国政协委员、国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施杰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全面依法治国肯定是两会的热点,现在反腐和司法体制改革,彰显了法律的公平和公正。他认为,要全面依法治国,必然要面临一些群众关心的问题,比如依法行政是不是真正有了制度性的安排。下一步,还要进一步推进司法公正,今年他的提案也多是围绕司法公正方面来做的内容。
“十二五”规划正迎来收官之年。“十二五”要收官,如何更多参与“十三五”,成了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得利钟表集团董事长梁伟浩关注的重点。他告诉记者,香港要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能低头只看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应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中找准定位、明确使命。
形成两会新风格
截至3月2日中午12时,在2227名委员中已经有1359名到大会秘书处报到。目前大会秘书处已经收到提案979件,大会发言稿337份。
何香久最大的感触是,今年的“文山明显要减少”。他直言,以前开会前有一大堆资料,既是浪费,又形成了阅读负担,但今年从会前到签到,只发放了一些最基本的议程和说明,让他感到“清风徐徐”。
“去年一年我有十多次到宁夏的贫困村镇调研,聆听村医们的心声,还经常接到来自全国不同地区乡村医生的电话和信件,让我把基层的声音带到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马玉花告诉记者,当人大代表3年发现,全面了解掌握国情、区情、县情、民情非常重要,而下功夫的调研,才是好的议案的来源。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些代表委员表示,今年两会,在“接待水平”上继续下降,甚至原有的洗漱包都不再提供,矿泉水也限量供应。
两会的新风格在形成,两会的效果则需拭目以待。
(本报记者 刘少华 叶晓楠 尹晓宇 史自强 赵珊 刘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3月03日 第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