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庄浪“假移民”事件调查
2015-01-22 09:22 来源:大洋网
在甘肃省庄浪县朱店镇东北约2公里处,郑山村和毛柳村紧密相邻,前者地处半山坳滑坡地带,后者处于山脚下临近省道的沿河川地。按照规划,郑山村的200多户村民,应该在6年前就入住由政府实施建设的移民新村。然而,最终住进移民新村的,却是与该项目毫不相干的毛柳村100多户村民,在保留原户口的同时,政府还为他们颁发了明显作假的“郑山村”户口簿。
在政府授意下“顶替”郑山村村民入住新居的毛柳村村民,本应是知足的,但实际上他们也憋屈得很,房款几乎全部由自己负担,政府的扶持款成了空头支票,还不得不再缴纳一笔土地使用证费用,显得“弄巧成拙”。
2014年12月中旬,记者前往甘肃省庄浪县,对朱店镇郑山村及周边乡镇展开为期四天的采访调查,结果令人震惊——
政府涉嫌集体造假 数百万资金违规使用
甘肃庄浪“假移民”事件调查
偷梁换柱的民生工程
为了改善山区居民的居住环境,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工程一直都是我国各级政府力推的重要民生工程。对于地处甘肃省庄浪县偏远山区的郑山村,借力政府规划建设移民到新农村,无疑是改变贫困落后的唯一希望。早在2007年,庄浪县政府就下发了一份《关于印发2007年全县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庄政办发〔2007〕17号)》,文件指出,要率先对郑山村完成搬迁安置,并明确年内要开建朱店镇郑山村新建村。
距离县城仅七公里,说起来不远,但由于郑山村五个社的村民分散居住在郑家山、朱家山和朱家后山上,村里没有直通的公路,尤其是住在朱家后山的四社和五社居民,鲜与外界来往,尤如隔世。在庄浪县城,甚至罕有出租车司机愿意前往郑山村,偏远山中成为了当地对郑山村的固有印象,事实也是如此。
记者由庄浪县董家湾大桥向北行直到郑家山,沿曲折的盘旋山路走到半山上,郑山村一社、二社和三社居民房零乱地横亘在黄土朝天的山坳中。再一直沿着冰雪覆盖的山路爬到山顶,远远便望见朱家后山上稀稀拉拉的几十间房屋,这个地方叫鸦儿湾,住着郑山村四社和五社的村民。这里山陡、路滑、地偏,明显贫困落后,用山下村民的话说是“他们还处在解放前”。
郑山村共有250户、1000多个村民,目前除了留守的儿童和老人,大部分人选择了外出务工,稍微有些积蓄的村民则选择远走他乡。虽然祖祖辈辈在与贫瘠斗争,但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是使他们继续贫穷。
更让人悲悯的是,在遭受贫穷的同时,还要承受着当地政府的蒙蔽和愚弄。
在走访中发现,郑家后山五社朱姓村民一家四口人只有一间房一个炕,眼看要倒塌的小厨房内连个放碗的柜子都没有……
有户五社朱姓村民十口人挤在三间小破房子里生活,黑洞洞的土厨房都不好意思让记者看……
有户村民父、子、孙三代人住在两间用椽顶着梁的危房中……
有几位残疾的村民说政府很乐意给他们办残疾证,但从没领到过任何补助。
看着岌岌可危的小土房,问他们有没有得到危房改建补贴什么的?他们说,2009年政府来照过相登记过,还收了40元照相费。记者提出要看看他们的票据,他们说没有给票据。他们说已经盼了四年,今年又登记了,没收费,这次再不盼了,上面拨了款也不会给他们,因为他们不是关系户……
虽已经四世同堂,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但满头银发的郑喜寿(化名)还是为自己生在这个穷地方感到羞愧,因为一生都是贫困。“不夸张地说,外村待嫁的姑娘一听小伙儿是郑山村的,扭头就走,我们村计划生育搞得最好。”老郑的戏谑中透出几分无奈,却也十分贴切。对于这个贫瘠积弱多年的村落来说,搬迁或许是唯一的出路!
“我们早就已经不想继续在这个地方住下去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绝大多数郑山村村民表达了类似的意愿,但离开谈何容易。郑喜寿告诉记者,由于郑山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过去若干年改变贫困村面貌一直都是省市政府领导关注的焦点。曾经有一位平凉市副市长还特意把郑山村作为联系点,希望在他任期内让郑山村移民搬迁变成现实,但最终还是落空了。
提起2008年近在咫尺的移民搬迁,老郑的目光中闪现过一丝苦涩。大会、小会开了好多次,政府说给每户的扶持款是2万元,自己再交2万元就能搬进山下的新村。新村建设地址也选了,除了上级资金以外,郑山村万事俱备。但突然降临的结果,给老郑和村民们的头上泼下了一盆冷水——县政府领导在镇上开了现场会,搬迁村规划调整,郑山村暂不动,先搬毛柳村。这样的结果让老郑和村民们一时难以接受,于是上访和质疑同步出现。
我们要个说法!我们要移民到山下!屡屡走进庄浪县委县政府大院信访的郑山村村民试图改变突然宣布的结果,但随着毛柳村120户、几百口居民开始入住新农村,郑山村村民深感到回天乏术。
“我们被政府欺骗了,被别人顶替了,顶替我们的就是山下的‘邻居’毛柳村!”老郑与大多数郑山村村民都这样判断。省市的立项批复和所有的实施方案主体都是郑山村,为何突然花落旁家?庄浪县政府又将如何面对上级部门的验收?专项资金为何不专款专用?
上述种种疑问,成了积压在村民胸中多年的愤怒和待解之谜。庄浪县政府应该给予公开的立项信息,他们却询问了多次无果。
“这中间有没有猫腻我们不知道,但为了应对上级验收,庄浪县政府向毛柳村人发放了居住地为郑山村的户口本,一家两个户口本,几百口人摇身一变,既是毛柳村人又是郑山村人,在当地是人尽皆知的‘秘密’。”老郑如是说。
“假户口”应对上级检查
郑山村民举报的庄浪县政府给一个村庄发放几百人的假户口,顶替郑山村新农村移民项目问题是否存在?12月12日,记者走进毛柳新村一探究竟。
距离郑山村直线距离不超过1公里,作为级别相同的行政村,毛柳村虽说也属于贫困村,但处于河边川地,与省道相通,无论从村容村貌或居住环境上都要优于郑山村,毛柳村更多的是新建不超过五年的民居。青砖红瓦点缀乡间,错落有致的房屋透出一派欣荣景象,得益于新农村移民建设,毛柳村从外观上与郑山村天差地别。
得知记者要了解新农村移民事宜,毛柳村村民大多三缄其口。经过了一番耐心的开导后,毛柳村张某才同意以匿名的方式与记者交流。
他说:“我们也没想到会给我们村建新房,一开始,市、县、乡的规划目标都是郑山村,听说是临时改变的。建设新农村,由镇里协调选址并对新房统一设计施工,一共120户,除了3户(领导的关系)是外村人,其他的都是毛柳村村民。”
“新房入住后,市里要验收检查。镇里给我们村统一发放了新的户口簿,新户口上的籍贯住址统一被更改为‘郑山村’。”张某回忆称,户口簿发放的时间正是在市里检查组进村检查之前。当时村委对每户购房人强调,凡是有领导入户问村民,要统一口径,一律不得承认自己是毛柳村人,就说是郑山村的人。同时,还给毛柳村购买新房的村民各发了由庄浪县公安局监制、盖有甘肃省公安厅户口专用印章的居民户口簿。
张某向记者提供的新户口本住址显示为郑山村。而旧的户口本住址信息则与张某身份证件一致。张某说:“平常用的还是毛柳村的户口本,这个是真的。新户口簿的确是假的,政府也一再强调不得随意拿出来,违反者将被强制搬离新的住所。政府还随意改变了当初购买新房时的承诺,办毛柳村集体土地使用证时,另外又从每家收了800到860元不等的办证费,连票都没有,我们又不敢说什么。”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入住新农村项目的毛柳村村民都有两套户口簿,除了住址和服务处所栏信息有别于旧的户口簿以外,其他则无差别。每家都有集体土地使用证和“毛柳安置区居民住宅修建合同书”。
为了应对上级检查,庄浪县政府不惜为毛柳村新村几百人的户口集体造假。对于郑山村村民而言,这并不是唯一能抓住的证据。老郑告诉记者:“在市里检查组离开庄浪后,当地官方报纸宣传报道了市委常委、副市长邓晓龙深入毛柳村新农村调研的消息。”
平凉市委调研组并没有发现这起新农村移民项目违规,以及几百人的户口集体造假等问题,从这个层面上说,庄浪县偷梁换柱的做法获得了成功。作为县、乡两级的主抓工程“郑山移民新农村”则成为了当地领导的赫赫政绩。
彼时,作为新农村移民搬迁项目主要负责人的朱店镇党委书记马发荣,在完成本该属于郑山村的毛柳村移民项目后,实现了政治生涯的重要转折,2013年已升迁为庄浪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
专项资金去向不明
两本只有地址不一样的户口簿,一座座崭新的新民居,两者之间的逻辑看似隐晦,实则秘密并不难被发现,毛柳村村民借机改变生活环境,当地领导获得升迁筹码,看似公平合理的背后,被忽略的是郑山村这个急需改变面貌却愿景落空的现实与愤怒。
政府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在郑山村一直流传着的说法是,政府“截流”了本该实际运用到郑山村移民建设的专项资金。
“这就是赤裸裸的造假,如果不作假,搬迁的就应该是我们郑山村。”老郑信誓旦旦地说道。当时郑山村移民搬迁项目是市里重点推进的项目,市里给付的专项资金理应实行专款专用原则,但是这一项目的资金并没有运用到建设郑山村新农村移民搬迁项目上。
或者说,建设郑山村新村的成本被间接的转嫁到毛柳村的新村建设上了。这一说法,得到了毛柳村村民的证实。毛柳村村民告诉记者,所有入住新村的村民均缴纳了4万元不等的购房款。
实际上应该由政府承担建设的新农村移民搬迁项目,转手成为了政府获利的工具。买房之初村民即与当地政府签订了购房合同,毛柳村村民提供的购房合同显示,甲方为朱店镇镇长万金柱和毛柳村村委会柳敏财,乙方为实际购买人。
毛柳村村民告诉记者,镇长万金柱由于挪用扶贫资金目前已获刑收监。这一消息,记者在平凉市检察机关获得了进一步证实,而万金柱所挪用的扶贫资金是否包括郑山村移民项目资金,当地司法部门则无具体说明。
郑山村村民告诉记者,万金柱东窗事发并非偶然,朱店镇近年来一直作为市里重点帮扶的贫困乡镇,在政策和资金上有着其他乡镇无法比拟的“优势”,各种大量的惠农惠民资金由上级转发。
“钱就在镇里的账户上,怎么花也都是镇里说了算,容易运作,却很难监管。以郑山村移民项目这事,国家拨的资金本该专款专用,但实际被政府转手卖出,省下来的钱都哪去了?”当地一位不愿具名的退休干部如是疑问。
记者按照村民所述算了一笔账,郑山村村民说当初政府要给每家拨款2万元建120户居民的新村,每家只要再交2万元就可以建好住进新房。也就是说,郑山村移民项目政府至少要拨款240万元,村民自筹240万元,共计480万元。可后来在毛柳村建了新村时每家收了4万元不等,合计480万元左右;另外,办集体土地使用证每户又收了800元不等,合计96000元左右;再加上政府至少拨款240万元,总合计820万元左右。这样看,实际项目规模没变,政府换个名,倒倒手,做做假,手里的钱从480万元就变成了820万元。这种瞒天过海的操作,真令人惊叹!
然而,郑山村人得到的消息是郑山村移民建设项目资金大概有500万元。这一项目资金是否给付到位?用作何处?建好的这个毛柳村新村又是否另外得到拨款?由于庄浪县委政府拒绝接受记者采访,相关问题一时无解。
新农村建设是国家以工代赈投入重点建设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相关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组成部分。资金来源主要为中央预算内以工代赈资金、中央国债以工代赈资金、省级配套资金和市县自筹资金。从庄浪县《关于印发2007年全县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庄政办发〔2007〕17号)》文件中可以看出,朱店镇郑山村是移民新建村,属于《甘肃省“十一五”以工代赈建设和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以内的项目,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核心项目,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被称为“德政工程”和 “民心工程”。
但对于郑山村而言,由于当地政府对于立项和实施方案的不透明,使得本该利于民生的政策在实际进展中发生了变化,导致的结果是郑山村200多户村民生存环境仍然困境重重。他们更为关注的是:何日离开危房,搬离偏远的、不宜生活的山区。
12月15日,记者离开郑山村前,气温骤降,老郑家为了保暖,不得不将唯一透亮的窗子用厚厚的无纺布遮挡起来,即便如此,仍然挡不住呼啸而至的西北风。对于这个残败破落的西北小村庄来说,这个冬天将十分漫长。
假移民 真敛财
记者离开朱店镇来到与之相邻的万泉镇。根据庄浪县2007年新农村移民建设实施方案,万泉镇高川村新村属于庄浪县2007年要全面建成的十三个续建村之一,2008年就住进了高川村村民,42户村民每家给政府交了4万元不等的购房款。记者查阅资料时又发现,甘肃省发改委批复的《庄浪县2009年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施方案》文件中有“将万泉镇小湾村三社50户275人,整社搬迁到高川村五社安置;将万泉镇青龙沟村四社54户316人,整社搬迁到崔坪村五社安置”的内容,但奇怪的是,时至2014年岁末记者采访时,庄浪县万泉镇高川村的地面上却找不到一户万泉镇小湾村居民;万泉镇崔坪村新村中也同样住的是崔坪村的居民,也没有万泉镇青龙沟村的居民搬迁至此。
按照甘肃省发改委批复的《庄浪县2009年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施方案》,2009年,省发改委对庄浪县410户2379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搬迁),项目总投资2461.8万元。资金筹措方式包括国家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1030万元,整合中央其它专项资金202.4万元,县级配套106.6万元,群众自筹1122.8万元。暂且不说国家专项资金的使用问题,对410户群众需自筹1122.8万元来说,每户只需给政府交2.74万元就能搬进新房。可实际上,住进万泉镇崔坪村新农村的每户就给政府交了8万元不等。
记者随后又获取到了甘肃省发改委《关于平凉市庄浪县2012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方案的批复(平发改代赈〔2011〕459号)》。文件显示,庄浪县478户2493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属贫困搬迁)的总投资是3149.3万元。资金筹措方式为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试点资金1496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住房建设补助等;地方配套107万元,群众自筹1546.3万元。也暂不说国家专项资金的使用问题,对478户群众需自筹1546.3万元来说,每户只需给政府交3.235万元就能搬进新房。此项目中有“将朱店镇柳李村三社73户380人整社搬迁到朱店镇柳李村一社”的内容,也就是朱店镇柳李村新村。实际上村民要搬进柳李村新村,每户交的房款是10万元不等。并且,集体土地使用证每户还要另交1200元。农户所交的住房款是原审批额度的足足3倍多,73户村民自筹上交的款项是738万元,足足要多出500万元,这些钱都哪里去了?无人知晓。
甚至,黄土高坡山顶上万泉镇毛桃杜家村正在建设中的一个居民新村,当地居民说可能一户要将近交20万元才能买到。
记者又对当地的危房改造、助残、低保、退耕还林补贴、农资补贴、水利滴灌工程等多项涉农补贴扶贫问题向村民询问相关情况,也详细查看了当地政府网站上的相关内容,均发现,其中的“糊涂账”难以估算。
庄浪县究竟存在哪些违法问题?是否涉及到蒙党欺民问题?是否涉及权钱交易黑幕?是否涉及造假敛财?上述一切显然更为值得让人关注。 (刘天心 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