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宁波市民政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慈善募捐行为的意见》(简称《意见》),其中,对个人独立发起的募捐行为作了明确限制。按照该《意见》,除依法成立的慈善组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事业单位之外,其他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单独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慈善募捐活动。如果为帮助特定对象或应对突发事件,也必须经单位或居(村)民委员会同意,并只能在本单位或本社区(村)等特定范围内开展募捐活动。该《意见》将于2015年1月18日起正式实施。
在此之前,宁波曾有一位名为“老馋猫”的网络红人多次在网上发起募捐,帮助弱者,但却迟迟不公布善款清单,被指涉嫌“诈捐”,引起广大网民的强烈关注。该《意见》出台后,意味着此类个人独立发起的募捐在宁波将不允许存在。
而去年在成都街头以男扮女装卖卫生巾的方式来筹款救治身患白血病女儿的王海林,也曾因在网上筹得150多万元巨款后短暂“失踪”而引发社会人士如潮的质疑。不少爱心人士表示:“善款总额和去向不公开,如何给捐款人一个交代?”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救助委会总干事黄真平指出:“此类事件所引发的问题和公众质疑,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个人向网络直接发起募捐所带来的风险和困惑。”
那么,网络时代是否谁都能发起募捐?善款进入个人账户后该如何监督和管理?《公益时报》联合新浪公益、问卷网、凤凰公益发起的益调查结果显示,45.03%的网友表示因为“个人发起的募捐存在太多不确定性”而不会为个人独立发起的募捐进行捐款。
本次调查自1月15日16时开始,至1月19日14时,共有2676名网友参与。表示会为个人独立发起的募捐进行捐款的网友只占30.56%。支持者仅有三成的原因在于公众在面对个人独立发起的募捐时一系列的困惑待解。
45.85%的网友困惑于无法确定受助者信息的真实性。40.43%的网友关注善款的保管与透明使用——进入个人账号的善款很难对其进行监管。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个人寻求捐款救助的有效途径,超过七成的网友更愿意依托单位、社区、机构、慈善组织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