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舆情 >

3天,换地纠纷这样化解

2020-06-04 09: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3天,换地纠纷这样化解(第一落点·蹲点乡村看治理)
 
 
本报记者 刘洪超 刘佳华
  核心阅读
 
  如何及时化解基层纠纷,不让小矛盾拖成大问题?辽宁沈阳市法库县建立人民法庭与乡(镇)街、村(居)委会日常沟通协作机制,法官与所有乡镇街道基层党组织书记对接,在县群众服务中心、人民法庭所在乡镇分别成立诉讼服务分中心、诉讼服务站,实现法官指导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全覆盖。“大调解”减轻了基层法庭的压力,2019年以来,县里的两个人民法庭受案率下降约10%。
 
  
 
  开完会,王晓伟回拨了一个未接来电。
 
  “是王法官吗?我必须要起诉!”对方说话挺冲,明显在气头上。
 
  王晓伟是辽宁沈阳市法库县人民法院大孤家子人民法庭副庭长。一听来电者情绪激动,王晓伟忙让他平复心情慢慢说。
 
  听了许久,问了几句,王晓伟给出了建议:“我建议您呐——先别起诉!”
 
  纠 纷
 
  打电话的是法库县大孤家子镇拉马桥村村民李海田。20多年前,第二轮土地承包时,他家有一块承包地离其他承包地太远,干农活实在不方便,就找到同村村民老董商量,两家私下“互换”了两亩地。
 
  老李家之前的地是山地,换的这两亩是旱地,为了提高农作物产出,他打井、围地、灌水,旱地变水田,投入了不少精力。
 
  两家换地耕种互不打扰,20多年就这么过去了。谁知,去年5月,老董的妻子和孩子来找老李,说要把土地再换回来。
 
  原来,老董去世后,全家只有他妻子孙大娘清楚当年换地的事,恰逢去年土地确权,“谁家的地就写谁家的,就由谁家来种,该换就换回来,我岁数大了,不想给子女留下麻烦。”孙大娘说的占理。
 
  可是,这两亩地早被改成了水田,旱涝保收,而换给老董家的是山地,收成肯定不如水田。“不换!”老李也挺坚决。
 
  不换哪行?孙大娘一家几次联系李大爷,坚持把地给换回来。两家的孩子得知此事,通过微信沟通,越说越僵,言语上还起了争执。
 
  正赶上插秧,可一旦动了这块地,跟老董家就算彻底闹翻了,怎么办?李大爷到村委会诉苦,村干部一听,赶紧把两家凑到一块儿,商量着解决。
 
  土地确权,这块地终究是老董家的,既然人家说要收回,理应还给人家,但老李把旱地改成水田,付出了成本。村干部提出个方案:地,换回来,老董家适当补偿老李家一些改地的费用。
 
  老李同意,但老董家不同意。孙大娘说:“老李是付出了,但这么多年也收获了。当初换地时,我们家就是碍于情面才同意换,这么多年收成不好,没朝他要补偿也就算了,怎么能再拿钱?”
 
  当地村民通过“口头协议”换地的情况不少,一般不会立字据或者约定期限,解决这事还得靠两家商量,村干部也使不出什么硬办法。
 
  眼瞅着地要撂荒,老李又急又气,注意到村里“法官公示牌”上面有王晓伟的照片、姓名和联系方式。“问问法官试试?大不了就打官司!”老李拨通了王晓伟的电话。
 
  协 作
 
  电话里,王晓伟耐心解释:“如果打官司,纠纷没那么快解决,走简易程序也得3个月,其间如果种了地,就容易引起更多、更大的纠纷;如果不种地,今年的插秧就赶不上啦!”
 
  “不起诉?那要咋办?”老李急了。
 
  “我马上协调,一定给个满意的结果!”挂断电话,王晓伟立即联系了拉马桥村村委会,跟村委会主任李铁中了解情况,一起分析后,得出结论,目前双方纠纷的矛盾点在于“补偿款”是否要付、数额多少。
 
  找准了矛盾点,王晓伟又联系法库县司法局大孤家子司法所所长邵英华,邵英华一听情况,二话不说,答应全力促成调解。
 
  为什么要联系司法所?
 
  原来,王晓伟所在的大孤家子人民法庭有3名法官助理、两名书记员、两名法警,但能带队办案的、进入员额的法官,只有王晓伟自己。“以前,案子来了就立,立了就审,辖区有5个镇,案多人少,工作任务相当重。”
 
  变化始于2019年初,法库县人民法院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法官与所有乡镇街道党委书记进行对接,建立人民法庭与乡(镇)街、村(居)委会日常沟通协作机制,在县群众服务中心、人民法庭所在乡镇分别成立诉讼服务分中心、诉讼服务站,引导群众选择非诉讼渠道解决纠纷。
 
  王晓伟说:“司法所每镇一个,所长熟悉全镇各村情况,他们出马调解,事半功倍!”
 
  调 解
 
  连续3天,邵英华和包村干部、镇综治办工作人员每天都往拉马桥村跑,与村干部、村调解员一起找两家沟通。过程中,邵英华一直和王晓伟电话联络,遇到相关法律问题,由王晓伟给两家答疑解惑。
 
  头一天,老董家态度坚决,一分补偿款都不给。大伙儿劝:“地改成了水田,不管过去谁家收成好坏,换回来后,你们家收成会更好,这补偿款,补的是将来!”
 
  第二天,老董家同意给补偿款,但数额少,老李不接受。大伙儿又帮着两家算起了账:当时改地花了多少钱、付出了多少辛苦、将来每年收成多了多少……
 
  第三天,大伙儿在调解时,算账之余,更讲人情。老李的想法开始“转弯”了:“其实过去两家关系也不错,老董家这两年有人生病,日子过得也挺困难的,何必多争这百八十块。”
 
  终于,双方达成一致:地换回来,老董家补偿老李500元“改地费”。3天时间,这场“换地”纠纷妥善解决。
 
  “一点儿都没耽误种地!”回访中,李大爷紧紧握住王晓伟的手,“几通电话答疑解惑,不用打官司就解决了问题,感谢王法官!”
 
  目前,法库县240个村(居)委会都设立了“法官公示牌”,老百姓“家门前见法官”,实现法官指导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全覆盖。
 
  王晓伟说:“其实老李和老董家并不是为了打赢官司,他们真正需要的是种好地、有个好收成。”“大调解”及时帮群众化解纠纷,同时也减轻了基层法庭的压力,2019年以来,法库县的两个人民法庭受案率下降了约10%。
 
  本期统筹:许  诺
 
《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04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