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赖 睿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6月09日 第 12 版)
观众在浙江美术馆观看中国美术学院2022年毕业展上的作品。 |
学生在“炫·青春”2022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展上参观。 |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海报 |
又是一年毕业季。对青年学子来说,这既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人生旅程一个新的起点。
日前,各大高校美术毕业展陆续拉开帷幕,多元的主题,巧妙的构思,立体的展示……这里既有青年学子们艺术手法的创新创造,也有他们对时代和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多彩青春的力量。
打造视觉嘉年华
5月20日,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加载中…”线上开展,标志着“2022中央美院毕业季”正式启动。800多名本科毕业生的1万多件作品,40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的3000余件作品,在“云端”飞速加载。作品涉及绘画、雕塑、实验艺术、设计、建筑、美术史论、艺术理论等多个领域,是中央美院青年学子探索与实践成果的一次全方位展示。
6月1日,“生活力·第四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开启,在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两校毕业季的基础上,联动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13所高校同步推出线上、线下毕业展,累计展出5000余名学子的3000余组作品。
此外,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季也在5月开启;第三届湖南高校毕业季美术作品展日前在湖南美术馆开幕;第八届“青未了——山东省高等学校美术院系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5月31日在山东美术馆正式亮相……
这些展览,以及其他高校即将推出的毕业展,共同构成了今年毕业季的视觉嘉年华。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何红舟认为,从毕业作品看,学生们在绘画语言学习上都取得了明显进步。在这个图像时代,他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更加深入地理解绘画本身的魅力,提升个人的绘画感受力,并将这种感受力融入时代发展,在未来创作出具有感染力的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主任唐晖表示,壁画的概念在今天不断延展,学生们丰富多样的毕业作品也体现了这一趋势。他认为,壁画系毕业生应当在公共艺术领域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为国家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出一份力。
内容形式丰富多元
纵观今年的毕业创作,多元的主题、多样的形式,是记者的第一印象。这些青年学子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关切社会现实,关注时代课题,思考解决方案,传承前辈优长,打破学科界限,注重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这些作品创作构思宽阔,样式语言灵活,呈现出具有深度思考和富有表现力的面貌。
开阔的视域与巧妙的表达。众多作品体现出学子们既坚守传统的绘画语言,又在表现内容上有自己的探索,体现出开阔的视域。例如中国美术学院翟莫凡的油画作品《闹天宫》,以丰富的想象力将内心感受外化,虽然充满幻想色彩,却使用了写实表现手法,展现出一种别开生面的创作路径。另一件中国美术学院刘宇轩的油画《店铺》,则将视角对准平常所见的古董收藏店铺,表现现实场景却不完全使用写实手法,通过光源的变化形成生动的画面语言,生发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畅想。作品既有绘画语言的魅力,又借助这种魅力,将题材升华。
学科的融合与跨媒介传播。学科的交互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打下扎实基础的前提下,学子们尝试跨学科创作,并借助新媒体传播,让作品获得更多关注。例如中央美术学院钟琳的作品《灵山》,是以大漆为主要媒介进行的个人漆综合材料创作,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做出了调和“漆性”与“绘画性”的尝试,画面中金线的绘制还借鉴了修瓷工艺中的金膳。作品是作者对《山海经》的概念化想象,作者还将创作过程拍摄成视频,在新媒体上传播。中央美术学院刘莉铭的涂鸦系列作品,则将壁画与潮流艺术结合,还衍生出衣服、包、帽子等文创产品,在社交平台颇受欢迎。
科技的运用与服务社会的导向。近年来,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越发深入,学子们观照历史与当下,创作出了一批具有实验性质的作品。例如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与各大汽车品牌合作,将艺术设计与技术实践直接结合,展览现场犹如车展,充满未来感、科技感。此外,美术服务社会的导向在设计类作品中尤其突出。例如广州美术学院梁海燕的《细蚊仔,担凳仔——玉带濠街区欢乐建设实验》,将环境改造和美育结合,具有很强的在地性、实验性和跨专业性。
数字展陈成趋势
近年来,作品“上网”已经从被动参与发展到主动选择。更广泛的关注、更全面的展示,让线上展览越发受到重视。今年的毕业展也不例外,各大高校毕业展或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或完全线上呈现,体现出数字展陈的趋势。
2022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既有在浙江美术馆、象山校区的线下展示,也有CAACOSMOS“国美天球”这样的在线艺术社区,为学子们提供了一个在线学习、交流和展示的机会,此外还有多场线上名师导览直播,带领观众走进五彩斑斓的艺术世界。
而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则完全转至线上举办。校方推出了一个沉浸式3D数字孪生校园,打造数字化文化新体验。钟楼、教学楼、圆形剧场、中央美院美术馆……在“云端”,观众不仅可以沉浸式地漫游虚拟校园,还可以看到学校当天的温度、湿度、风向等基本天气指数,让人产生一种在场感。进入数字展厅,每位毕业生都有专属页面,包括毕业作品的文字信息、缩略图、大图等,一些同学还上传了创作小稿,更加充分和个性化地展示自己。据悉,本届毕业展也将成为永不下线的“2022中央美院毕业展”。
当然,绘画的灵韵往往需要现场观摩才能更好地体会。作品的运笔、色彩、尺寸、创作痕迹等,都会对观者产生不一样的观感和感触。但正如2022中央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展前言中所说:“未来实体媒介会否消失,材料作品已不再永恒……你们是适应这种未来艺术转型的第一批新生。”数字技术正全面融入文化领域,美术家也要适应由此产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在数字化时代带来同样打动人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