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晴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9月01日 第 07 版)
占领总统府(油画) |
经典回放
《占领总统府》是1977年由陈逸飞、魏景山创作的油画。该画以人民解放军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胜利后占领南京“总统府”为历史背景。画作展现了宏大的历史场面,塑造了一组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和性格的普通战士群像,宛如一座英雄丰碑。威武的战士们向红旗行注目礼,广阔的背景硝烟弥漫,人民解放军的洪流势如破竹般冲进“总统府”,直捣敌人老巢。画面具有浓郁历史感和使命感,形象的真实性、油画独特的表现力与英雄主义理想和审美追求交织在一起,使作品的社会影响和艺术成就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新中国美术史上,美术家们试图从特定的历史瞬间中发掘出具有历史必然性和时代代表性的经典,以视觉美学的方式呈现历史变革和发展,用国家叙事塑造和再现历史记忆。1977年,陈逸飞、魏景山合作完成的油画作品《占领总统府》,生动地再现了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天堑,直捣国民党反动派老巢南京,让革命的战旗飘扬在“总统府”上空的伟大历史时刻!为表达喜悦之情,毛泽东主席曾写下著名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0世纪90年代,我曾与陈逸飞围绕“大美术”的话题展开多次讨论,涉及的内容包括美术、时尚、设计、媒体、电影和展览等。在交流过程中,他向我讲述了自身的艺术奋斗历程,也特别介绍了《占领总统府》的创作背景和心得。1977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约请陈逸飞以美术创作表现占领总统府这一历史事件。陈逸飞回到上海后,约上魏景山一起创作。魏景山是陈逸飞的老同学,毕业后又共事于上海油画雕塑院,两人不仅艺术观点一致,绘画技巧上也有颇多相似之处。开始创作之前,他们首先思考的是,怎样凸显“占领”,怎样表现蒋家王朝的“覆灭”,怎样表达人民“喜悦”的胜利之情……最终,他们选取了不同于前人的俯视视角,以“占领”这一军事用语为绘画主题,突出表现人民解放军战士冲进“总统府”,登上门楼,升起红旗的历史瞬间。
这幅作品让观者从内心油然而生革命胜利的喜悦,感受到人民作为历史主体的力量,并激发出对浴血奋战的战士们的崇敬之情。
2009年,我在策划“咱们工人有力量——中国工业主题美术作品展”时,与魏景山有诸多交流。他告诉我,《占领总统府》原名是《蒋家王朝的覆灭》,为了让作品能够具有国家叙事的历史意义和视觉美学,陈逸飞和他在追求历史真实性的同时,也寻求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俩先是听取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专家对主题的介绍,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和纪录影片后,深入部队体验生活,访问南下老战士,还多次到南京“总统府”实地取材和写生。在细节刻画方面,他俩首先制作了一个便于修改人物姿态和移动位置的模型,还向上海电影制片厂借来解放军服装、冲锋枪、机关枪、铜盔等军用装备和武器等道具,并请来朋友穿上军装充当模特。为了生动地展现战士取得胜利时的喜悦与激情,陈逸飞本人还穿上军装、手持冲锋枪,自己上阵当模特。许多慷慨激昂的表情与动态就是陈逸飞本人演示出来的。同时,他俩拍下了与画面相关的各种姿态的照片,画了大批素描和油画习作。在“总统府”大门墙体的处理上,为了尽可能还原当年战争的场景,他俩找来一块破水泥板,先后画出40几块缺陷不一的石头,以表现战争留下的千疮百孔和累累弹痕。
在构图上,他们不仅自己仔细揣摩,也征求了许多人的意见,几经分析和推敲,最终把画面确定为高视点、大视野的构图:观者以俯视的视角,看到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般地冲进“总统府”,直捣蒋介石的办公室,宣告蒋家王朝彻底覆灭。画面中心一位身经百战、老练精悍的战士,一把扯下国民党反动派的破旗,使其飘落在“总统府”门楼边沿,而站在门楼顶端的战士们,如一座纪念碑式的群雕,被画面中指挥员手上的腕表所铭记和定格。这样的构图方式,将作品本身作为艺术家与观者之间互动联系的“时间”依托,画面的“空间”成为一种具有狂欢的激情、胜利的喜悦的历史性“在场”。
《占领总统府》的画面中,无论是对历史瞬间的精细描摹,还是对战士表情的精彩捕捉与释放,都是指向美学中所表达的崇高感。那是一种视觉与心灵的震撼,是对史实的高度巧妙提炼,是借助艺术激起的“震惊”的瞬间体验。观者涌动的情感不仅被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所激发,更被画面赋予的沉痛战争代价和笃定的革命理想所升华,在自觉或不自觉间真实地感受历史脉搏。视觉艺术经典所呈现的国家叙事,就是要让观者被感染、被唤醒、被震撼,从而主动地与国家重大历史发生关联。观者在深刻解读作品的同时,也是在与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和情感交融。此时此刻,观者也成为“历史的见证者”。作为革命历史题材的《占领总统府》,就是站在这一历史与艺术的高度,赋予战争、灾难、人性、胜利以变量的画面,通过把国家叙事视觉美学内涵作为支撑点,启发和升华美术创作。
当再一次与魏景山畅谈时,我重新感悟到,以《占领总统府》为代表的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是建构在历史实践基础上的艺术想象。它既是在用图像叙述国家重大历史时刻,也传递着艺术家的个人感悟和深思。陈逸飞和魏景山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期盼和自身的艺术追求凝聚在画面中,将战争的残酷与悲壮、理想的光芒、人民意志的坚定交织融汇在一起。艺术家以生命的“痛感”与“狂喜”,构建起国家与个人的关联,形成一种具有血肉联系的战争题材的崇高感,有力地托举起国家叙事中的人民美学。
作为国家叙事视觉美学中的经典范式,《占领总统府》也是陈逸飞和魏景山借鉴西方古典透视学、色彩学和图像学的典范。如果拿《占领总统府》与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的名作《自由引导人民》比较的话,除了前者熟练运用俄罗斯写实主义油画技法之外,从构图来说,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选择了三角形构图方法,使画面结构非常稳固。《占领总统府》中,复杂多元的人物形象显然经过了艺术家精心安排,画面中主体人物高举象征胜利的旗帜站上“总统府”顶,身后的战士们热切地注视着前方旗帜,宛如一座丰碑。这种舞台剧式的人物分布为画面提供了强烈动能,产生出革命浪漫主义的感召力。
油画《占领总统府》的画面凝聚了政治、历史、艺术三者之间的关系,史诗般地展现出新中国美术史中民族独立、文化自觉及主题鲜明的特质,用视觉图像体现出历史记忆中的“国家叙事”。在当下的新时代,艺术创作与思想价值实现达成了一种高度自觉。我们还应继续潜心研究历史,在艺术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用画笔描绘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以视觉美学构建国家叙事的精神坐标。
(作者为中国美术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