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餐米粮思辛劳
——读中国画《粒粒皆辛苦》
冯 远
写意中国人物画《粒粒皆辛苦》(见上图),作为当代美术教科书中经常出现的重要作品,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成立后美术界响应党和政府号召,改造旧国画,创造新国画,表现工农大众形象的典范之作,作者系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人物画家方增先。
《粒粒皆辛苦》以中近景构图,塑造了一位北方老农形象。他头扎白色毛巾,身着淡青抑或是洗得发白的布衫,半蹲,目光低垂专注,右手直伸至画面右下方,正欲捡拾一棵麦穗,左手握着一杆旱烟和几穗刚捡起的谷物。老农看起来年龄有五十开外,面庞因日晒而黝黑,右肩斜搭一条汗巾,许是劳作时用来擦汗的;下身着深色裤子,皱褶以重墨写出。整个人物造型呈均衡稳定、重心略向前倾的姿态。作者着意突出刻画了老农粗糙的手和赖以点题的麦穗。
与通常人物画作品重在表现人物形象的处理方法不同,《粒粒皆辛苦》仅以单体人物拾穗的动作为造型,直接以“拾”的细节动作叙事,体现农民勤俭节约、爱惜劳动果实的作品意涵。近景,作者以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条造型和平面渲染技法塑造人物的形貌动态,是为实写,造型生动,人物俯拾的角度恰切自然。远处则以概括的笔墨,描绘出运送谷物的骡车背影渐渐远去,辄以淡墨、赭色罩染之,是为虚写,作为背景呼应,表现出丰收之时,老农仍然爱惜一谷一穗。近景与远景既形成虚实空间的对比、丰收与节俭的对比,又丰富了画面,提升了作品主题“粒粒果实得之于辛苦劳动”的意蕴,充分应和了唐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境。画面简洁质朴,生活气息浓郁,表意明确,似有一种亲切之感扑面而来。
作者方增先,是20世纪后半叶现实主义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杰出代表,“新浙派人物画”的奠基、推动者之一。1931年出生于浙江兰溪横溪镇西塘下村的方增先,是农民的儿子。他天资聪颖、好学上进、基本功扎实、艺术造诣精深,虽然在他后来成长、成才、成功路上,屡获殊荣、佳誉连连,但他身上始终葆有农民淳朴、坦诚、谦和、节俭的品德与本色。除《粒粒皆辛苦》外,他在每个时期都奉献了堪称经典的作品,如80年代的《母亲》,以及《帐棚里的笑声》《行行复行行》《家乡板凳龙》等,都在当时广受关注,拥趸追随、摹习者众。即使中年以后已成为载誉海内的著名画家,但出于秉性,他仍然经常深入乡村,表现农村题材,描绘农民形象,这似乎已成为他内心的一种需求。用他自己对艺术的总结来说:“艺术的原创,在于艺术家对宇宙、人生的感悟;在于对事物的感受和对感情、思想的表达。”
可以说,早年农村出身与后来的人生经历,对方增先一生的艺术道路都具有深刻影响,使他在创作题材的撷选、对农民人物形象的认识理解和塑造刻画方面具有超越同代人的深度。理解农民的情感联系和思想观念需要独特的角度,这就是他所认知的关于艺术的真谛。因此,方增先能够立足于情感基础之上,施展卓绝的专业技艺,即在写实基础上不求形似,努力表达农民的神韵气质,追求画外、旨外之趣。最终他以过硬的人物造型与驾驭结构素描的能力,加以传统中国画的笔墨语言,尤以写意花鸟画的技法,经由艺术实践不断适应时代,探索出一代人求变革、图创新、不懈尝试的新人物画技法,成为新中国人物画艺术的重要代表。
一幅作品可以折射一个时代。虽然《粒粒皆辛苦》描绘的是农村秋收过程中常见的一个细节,却以小见大,歌颂了中国人民勤劳节俭的美德和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村欣欣向荣的时代风采。画中老农那双粗糙的大手既是劳动者的手,也是创造者的手。背景中的骡车满载劳动的果实,象征着属于平凡劳动者的小康生活。昨天的骡车可以由今天的现代农业机械和智能生产线所替代,画中主人公的形象、衣着也可以随着时尚变化而更易,但是那种精神传统将在一代代劳动者中接续承扬,他和他们身上洋溢着的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正是造化中华文明历史和养育民族优秀品德的力量所在。一如你、我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举手投足、喜乐顾盼之间流露出来的纯朴、善良与坚忍。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以人民为中心”,为广大农民服务,是文艺家的天职和义务。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为我们树立的文艺创作榜样已历半个多世纪,劳动题材以及农业题材、农村生活、农民形象,仍将是文艺家时时应当放在心上的创作主题和表现对象。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05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