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宝重光与价值回归(逐梦40年)
——改革开放与文物艺术品拍卖
胡妍妍
|
设计:蔡华伟
|
40年的改革开放,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下波澜壮阔的一页,中国人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实现了经济腾飞的奇迹,其中中国文物与艺术品市场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拍卖行业的表现尤为突出。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起步稍晚,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初,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蓬勃发展。虽然在国民经济中权重微小,但是繁荣的文物艺术品市场是国家富强、经济活跃和文化进步的象征。所谓盛世收藏,正是古今中外历史的经验总结。
回顾25年前,在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没有模板,我们与国际同行的差距是200多年的真空历史。为买卖双方搭建平台的拍卖行,面临既没有买家,也没有卖家的零开始。不仅如此,散存于民间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从19世纪起就大量流向海外,幸存于国内民间的藏品凤毛麟角,而拥有这些“宝贝”的藏家对拍卖这件事还抱有怀疑和惧怕的心理,不敢轻易拿出藏品交易。那时,嘉德初创,同事们奔波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只为寻找藏品。既常见又难忘的几个场景永远定格于心:老藏家们住在简陋拥挤的旧屋里,掏出被旧报纸包裹着的价值连城的文物;神色紧张的一家人,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张张裱工精湛、画面精彩的名作;从反复介绍拍卖流程的严肃谈话,到成交后面对溢价绽放的笑脸……
周而复始的春秋两季拍卖,在不紧不慢的节奏中积累出市场,经过大约10年的蛰伏期,中国文物艺术品的价值逐渐迸发出来。数字最能体现变化:1994年,嘉德拍卖年总成交额是7400万元,2004年达到10.64亿元,2014年达到45.4亿元。齐白石的画作,50年代平均15元人民币一幅,改革开放初期内地民间收藏价大概为200元人民币一幅。自从有了拍卖,齐白石的画价逐年上升,从10万、20万一幅,到200万、300万一幅,最精彩的力作甚至高达亿元。昔日世人避之不及的“四旧”、没有价值的“破烂儿”,彰显出应有的珍贵价值。
随着中国文物艺术品价格的提升,也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国文物艺术品单向外流的尴尬局面。多年前,我们常常听到国人感叹,说毕加索、莫迪里阿尼等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价格持续保持着“世界纪录”,而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东方大家的作品价格却仅是其1/5、1/10,甚至更低。这种差距不仅是艺术市场的比拼,还代表着综合国力、话语权,以及民众对于自身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更是文化自信的较量。如今,中国顶级文物艺术品的价格在逐步与西方文物艺术品的价格接近,这并不是有些人轻言的“炒作”,而是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可与任何文明并肩的真实印证。中国文物艺术品的成交价是一个很好的注脚。
从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颁布,到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取得了合法地位,中国拍卖业也逐步进入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新里程。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布的《2017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统计年报》统计: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国具有文物拍卖经营资质的公司已经达到525家,仅北京一个城市就有217家;一年间,全国文物拍卖企业共举办1205场文物艺术品拍卖会,成交总额310.52亿元。另据《2018全球艺术市场报告》显示,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总额占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的33%,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过去,内地没有艺术品市场,即便是中国文物和艺术品的交易,也是以纽约和香港为中心。近20多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增强,本土拍卖行雨后春笋般生机盎然,北京终于依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支撑,一跃成为全球艺术品交易版图上冉冉升起的新星。未来,如果在进出口流通环节更加便捷高效,税务更加简单务实,这颗新星必将更为璀璨夺目。
文物艺术品拍卖也带动了相关文化普及工作。繁荣而富有活力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不但培育了艺术品经纪人、策展人、拍卖行的业务专家,更培育出新一代收藏家,他们中间大部分人从单纯的投资和感性的爱好开始,逐步深入到鉴赏研究、系统收藏,特别是近五年来,卓有成就的收藏家们创建了各类美术馆和博物馆,策划举办的艺术大展,质量之高甚至不亚于专业的美术馆。有人说,如果没有多元化的博物馆和美术馆等文化场馆,一座城市,即使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依然很难让人感觉到城市生命在呼吸。短短20多年里,民间藏家迅速成长并反哺社会,开办公益性美术馆和博物馆,这是在90年代行业初创期不可想象的。民间博物馆、美术馆的建设与开放,使民众近距离接触文物艺术品收藏的机会增多,在把玩中激发出对知识的渴求,相关的艺术教育和出版应运繁荣。仅就嘉德而言,出版的刊物《嘉德通讯》,凝聚了专家学者撰写的关于文物艺术品详实的文献考据、学术论证以及甄选佳作,免费发放给读者,每年达10万余册;每年举办“嘉德讲堂”十余场,艺术品鉴藏知识通过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解读,吸引了海内外各界人士,深入展现了文物艺术品的内在魅力;除了每次拍卖前夕的预展,拍卖公司还经常举办公益性、学术性艺术展览,如嘉德举办的“十七世纪青花与五彩瓷特展”“中国古典家具精品展”“启功旧藏金石碑帖展”“梦幻成真——纪念何海霞诞辰110周年精品展”等,在履行公共文化教育等社会责任的同时,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高雅艺术之美。25年来,嘉德一共举办过140余场拍卖会,经手了近40万件文物艺术品的流转。作为文物艺术品拍卖行,我们始终把自己定位于文化服务企业,通过讲好文物的故事,揭示艺术的内涵,提升文物艺术品的价值,服务广大收藏家,助力文化强国的建设。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文物艺术拍卖25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再也不是被扫入“历史垃圾堆”的“垃圾”,不是因为畅销就被当做赚取外汇的“廉价货品”,不是束之高阁的“库存”,不是高深莫测仅是专家才可接触的“象牙塔尖”,不是与西方艺术品价值有天壤之别的“另类”。中国的文物艺术品通过拍卖这种形式走进千家万户,注入到国家宝藏之中,回流到祖国,展现出中华文明崇高的价值,得到全世界的瞩目和尊重,这是一个真实的存在。
《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25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