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精神的探索
——画家洪志禄的艺术追求
赵贵德 米海丰
|
洪志禄,1957年生于重庆,职业画家,巴山画院院长,重庆市美协会员,原重庆市美协驻会干事。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有专著《国画家洪志禄研究》。
|
|
太行暮色(1984年)
|
|
黄山宾馆(1980年)
|
|
劲松图(1995年)
|
|
意象山水(2009年)
|
|
夹江烟云(1989年)
|
|
青城(2014年)
|
|
金秋(1986年)
|
|
雄鹰图(1980年)
|
洪志禄是一位在艺术上有追求的画家。他在山水画创作上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学习和探索,以永不满足的精神进行不间断的变革和调整。如今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格和面貌。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把山水画创作作为人的精神去表现,应当是洪志禄在艺术追求上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我们在欣赏他的作品时,似乎已经没有必要花费心思从画中去寻找名山大川、寺庙与村舍的具体形象了。因为这些属于自然生活的情境,最多仅是客观的写照和情感的表述。那么,从这个层面升华到一种可观的精神境界,客观的自然物象就成为画家选择和使用的思想和精神载体了。画家洪志禄确立了这种意识,并努力形成了他的个性化语言方式。
如果把画家洪志禄的山水画作品展开排列成阵,我们感觉到的是宇宙中的元气和大自然的生命状态,好像画家内心世界里有一股雄壮气流在涌动。那种排山倒海、勇往直前的气势,虽然在他的画面中没有人和景物的出现,但人们可以感受到的是人的情绪、情感和力量,好像从画面营造的氛围中听到了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听到了船工号子的歌唱和呐喊。这些是人的精神形象,民族的精神形象。
中国画最本质的元素,应当是中国的大文化源,其中主要是中国画的哲学和美学。如果使中国的山水画进入到生命状态、精神状态,是画家文化修养的修炼,我想画家洪志禄在这方面是下过苦功的。加之他从小生活在有着雄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文化浸染的巴山蜀水,骨子里、血液里的潜在素质,慢慢变成了自觉的态势,使他在艺术追求上寻求到了目前这样可喜的走向。
中国山水艺术的发展,当今整体上需要向前推进。这是当代艺术家的使命和责任,无论是从时代精神和艺术本体上都需要展示出中国先进文化的进步和繁荣。洪志禄先生已是我国山水画创作的中坚力量,而且正值创作旺盛期。我相信,他的不懈努力一定会寻求到山水画艺术的更多亮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4月07日 第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