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讯(记者 张龙 海浪 摄影 刘国盛)9月10日上午,当原陕西省副省长巩德顺和著名诗人、词作家梁涛共同为“陕西龙城书院”揭牌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当日,陕西龙城书院在西安举行了揭牌仪式,原陕西省副省长巩德顺,咸阳市委书记高存德,陕西花鸟协会会长樊昌哲,著名诗人、词作家梁涛,陕西美协副主席宋亚平,中华书画协会执行副主席王永堂,西部新闻网总编张龙等社会各届人士50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陕西龙城书院成立 许龙城院长致辞
出席领导
出席嘉宾
陕西龙城书院许龙城院长致辞
陕西花鸟协会会长樊昌哲致辞
著名诗人、词作家梁涛致辞
领导致辞
发聘书
受聘人员合影
原陕西省副省长巩德顺和著名诗人、词作家梁涛共同为“陕西龙城书院”揭牌
陕西龙城书院挂牌
陕西龙城书院是经陕西省民政厅批准,陕西省文化厅备案的从事非营利性民间团体组织,下设国文、国画和书法三个分院。院长由西北最具实力青年书法家许龙城先生担任。
许龙城先生,1960年生于古城西安,字渔人,号墨雨轩主人,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会员,精于籀篆,兼涉行、隶。2000年初创作了“辈辈侯、辈辈寿”书法作品,深得书界朋友爱好,此作品已收入《新中国书法家选集》,成为许龙城先生代表作品之一。2000年其作品参加日本第四回国际书展;2007年参展西安市首届律协组织的书画大赛荣获书法一等奖;2008年参展全国首届中老年实力派书法大赛荣获银奖;2009年入围中日菲国际书画大赛荣获中年组三等奖;2009年8月参展第四届加拿大中华诗书画大展荣获创作二等奖;同年作品入编《1949—2009年新中国书法家选集》。
陕西龙城书院书院立足陕西,面向全国,加强与各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界的交流与协作,不断扩大、特聘书画家及院外书画师、文化学者等专业人才的队伍,积极组织特聘书画家、院外书画师、文化学者等专业人士开展相应的传统文化艺术的研究、展览交流活动;编辑出版书院作品集与个人作品集,为特聘书画家与院外书画师、文化学者等提供自我展示的宣传平台和服务社会的渠道。
揭牌仪式上,许龙城首先对各位来宾、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书院将秉承“厚德自强、孝行天下,中正和敬、思齐往圣,践证善愿、利益万世”的宗旨开展活动。他着重强调三点:一是感谢。感谢龙首塬这片广阔的天地让我们这些有志于国学、书画的人历练成长;感谢省、市有关部门和领导为我们提供的帮助和支持;感谢瑞鸿楼总经理李鸿奎先生为我们提供的场地和服务。二是希望。希望书院全体同仁不辜负领导殷切期望。团结一致,互帮互助、奋发进取;努力把书院办好,真正成为陕西省一个名符其实书院!为此,我们将长期进行不懈的努力。三是相信。相信书院会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和义务,找准自身的定位,实现自我的价值。为陕西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陕西花鸟协会会长樊昌哲、著名诗人、词作家梁涛和瑞鸿楼董事长李鸿奎分别在揭牌仪式发表了热情洋溢讲话,对陕西龙城书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勉励书院在西安这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越办越好。
陕西花鸟协会会长樊昌哲现场泼墨
陕西龙城书院院长、著名书法家许龙城现场泼墨
陕西龙城书院院长、著名书法家许龙城为西部新闻网总编张龙题字《龙行天下》
陕西龙城书院院长、著名书法家许龙城现场泼墨
陕西龙城书院院长、著名书法家许龙城为来自湖北的王婷题字
陕西龙城书院院长、著名书法家许龙城为西部新闻网摄影记者刘国盛题字《群贤毕至》
陕西龙城书院院长、著名书法家许龙城为其老师题字《桃李天下》
陕西龙城书院院长、著名书法家许龙城为阳光报赵生杰主任题字《群贤毕至》
陕西龙城书院院长、著名书法家许龙城和媒体好友合影留念
这一天正值教师节,揭牌仪式结束后,书院院长许龙城先生为他的两位小学老师赵菊芬、乔恩赞送上了鲜花敬献了礼物,感谢她们的在他人生启蒙时期的给予培养教育。
获悉陕西龙城书院成立的消息,陕西爱心基金会、盛派文化传播、长安书画院、陕西花鸟协会、风凰传媒、西部新闻网、西部传媒网等单位和媒体发来贺信或派员表示祝贺.
相关新闻:
处为小草出为大树——记陕西龙城书院院长许龙城先生的一段师生情
许龙城,自小凭着对知识的渴求,稍长,凭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半个多世纪,一路走来,虽饱受磨难,却意志弥坚;虽历经艰辛,却精进不止,其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道上终成正果。其创建的龙城书院已获省民政厅批准,已在省文化厅正式注册。
他赢得了众多热爱文化事业同道朋友的赞誉和支持,更为值得称颂的是,他得到了其受启蒙教育时两位小学老师的祝贺和支持。前不久,当两位年逾古稀、早已退休多年的老师,在不多的退休金中,各拿出一万元支持龙城书院建院时,他的眼圈湿润了,他为两位老师的举动感概、动情,他瞬间感受到的是父母般的关爱,是为师的重望,是为师近半个世纪前的关爱的延续。他诚惶诚恐地婉拒了两位老师的厚金,非常欣慰地接受了老师的盛情。
面对两位老师期许、赞赏、慈爱的目光,他的思绪回到了上个世纪的1969年。当时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使他幼小的人生掉进了低谷,使他的求学就学之路充满了坎坷。他的父辈是旧时代过来的读书人,在民国享有优厚的社会地位,他的这一出身,当时被视为革命的对象,父母被由西安驱往合阳农村改造,在众多异样、不友善目光注视下,在刚好是入学的年龄,走进了合阳万年村七年制学校,幸运的是他在遇到了人生第二个启蒙老师。
基于家庭的教育和熏陶,他在校一年级的两个学期里,尊敬师长,渴求知识,天真纯善,友爱同学。一次,他拾到一枚漂亮的纽扣,无人提醒,他自觉地交与时任班主任的赵老师。赵老师接过纽扣将其置于自己当时纤细的手指上,亲切地唤了一声许龙城并慈爱地、微笑地凝望着这个拾物不昧的孩子。赵老师所做的一切,虽不经意但确是一位心有善念的自然流露,而性未成熟前的孩子恰是敏感的心灵感应大师。赵老师的善念善行感动了他幼小的心灵,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善念,埋下了对老师、对先生的爱,埋下了对知识渴求的信念。
此一时期,对他发生重要影响的即是合阳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景观、生活氛围,古人云:福祸相依!家庭被迫的流落使他远离了疯狂的运动漩涡,来到了一个相对平静的成长环境中。在这里,“关关雎鸠”的遗韵依然流淌在人们的乡谈夜话中;古朴考究的民居,大户人家门前的拴马桩、上马石使他深感中华文化的厚重;门头的匾额、对联、碑刻、砖雕,那些出自名家的榜书、墨宝,必然是唤起他幼小心灵对汉字的兴趣和热爱,中华文化的种子一旦和他聪慧的基因相结合,发芽和成长也只是等待时机的到来!
在那个时代的背景下,由于家庭出身,使他在该上二年级时被迫辍学了,随其饱受磨难的父母,流转与社会的最底层,过着仅能维持其基本生存的草根生活,可以说,当时他那种处境,就是一颗任人踩踏的小草,这对他来说,也许是应了那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的因果定律吧。面对如此人生逆境,他从未消沉、气馁,表现出了草根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与其这样说,不如说他当时在父辈的教导熏陶下已志存高远,不畏挫折所累。
不久,社会稍事安定,他又回到了母校,他重新入学上二年级,进了乔老师的班,乔老师对他这位在当时有点异己的同学,仍有斧正,多方关爱,使他重新焕发了对知识的渴求。
及至改革开放之初,他已成为西安市某事业单位教育部门的一名文化干事。此一时期,随着工作、生活的安定,早已植根于其心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开始生长,工作之余大部分时间除了读书就是临池,初漾于隶楷行草之间,后钟鼎籀篆引起他极大的关注和兴趣,致其终有所成。
此一时期,由于他不寻常的人生经历,使他不满足于当时较为闲适优越的工作,他要为那些和他同样蒙冤的人和家庭伸张正义,他要当律师。若干年后,他凭着练就的坚强意志力,通过自学考试,他成为了一名几乎所有当事人敬重的法律工作者,并成为事务所的一名领导。说来也巧,乔老师遇一法律问题,需要咨询,恰巧找到的就是他负责的事务所,他娴熟的业务,干练的作风令乔老师刮目。在久违的、难得的相叙中,聊到合阳万年小学,聊到赵老师,聊到他创建龙城书院,这对师生的情分到此,有一种身不由己、事不由人的轮回感。
他们见面后不久,乔老师相约赵老师而来,发生了前述那令他动情的一幕。惜别两位老师后,他在琢磨找个恰当的时机,实现它由来已久的一个夙愿,为两位老师过一次寿,尽一次孝,以谢师恩,2015年9月10日这天,他实现了这一夙愿。
许龙城先生的这段师生情,虽然平凡,但它蕴含了并彰显着一个伟大国家,一个伟大民族,一个有作为的团体,乃至一个有作为的人要成长、要壮大所经历的不平凡的文化传承的点点滴滴。他之所以要办书院,是他在文化的传承中、在往圣先贤的智慧之海游弋中悟到了更有价值的,值得其用毕生精力乃至其子孙不懈追求的文化瑰宝、宇宙大道——儒释道。他创办的书院,秉承的宗旨是:厚德自强,孝行天下;中正和敬,思齐往圣;践证善愿,利益万事。我们相信,人如是,书院亦如是,其定将处为小草,出为大树,荫翳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