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26日 第 05 版)
对话人:
周珊珊 本报评论员
马 刚 贵州日报评论员
周珊珊:“要树立正确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的殷切嘱托。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中,贵州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有65.7%的国土面积属长江流域,88个县(市、区、特区)中有69个属长江防护林保护区范围,应如何守护好、利用好“绿色家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让生态“含绿量”转化为发展“含金量”?
马刚: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是个典型案例。过去,海雀村“开荒开到山尖尖,种地种到天边边”,却越垦越穷。后来经过多年植树造林,如今的海雀村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7%,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食用菌、旅游等产业,致富之路越走越宽,还拿到了贵州第二张林业碳票。林业碳票“点绿成金”,“绿色资产”助农增收。当地人感慨:“经过30年植绿,现在空气也能卖钱。”海雀村用实践证明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道理。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拓展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就是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
周珊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而是不搞破坏性开发;不是不要发展,而是不走粗放式发展老路。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才能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贵州如何通过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马刚:乌江从遵义市播州区流过。10多年前,因为沿岸磷化工产业粗放生产,这里成为乌江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一度被判定为劣Ⅴ类水质。污染在河里,根子在岸上。专家“会诊”找到堆放磷石膏废渣的交椅山渣场这个“根”,制定了废水处理、防渗漏改造等多项举措。经过多年持续治理,如今乌江干流水质已全面达到Ⅱ类标准,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为了治磷,2018年起贵州实行“以渣定产”,以生态保护的硬杠杠倒逼企业不断优化技术,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千里乌江复清流,减污降碳促进了产业升级,保护和发展实现双赢。
周珊珊:今年7月,贵州遵义港开启贵州集装箱水运的先河,高钙石粉等化工原料从贵州运抵重庆,“黔货出山”开辟了新通道,“产业互联”有了新选择,长江上下游联动、干支流联通、东西部互补的发展格局愈发清晰。思想认识上形成一条心,实际行动才能形成一盘棋。作为流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要建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离不开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创新。
马刚:共饮一江水,就要共护一江水。把目光移到赤水河,许多美酒在沿河两岸酿出,很多守护河流生态的新机制也在此创设。其中,四川、贵州、云南三省破解共治难题的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是全国首个地方流域共同立法的探索。“一江赤水,两岸青山,三省共护”的佳话中,能看到区域协作共绘长江美丽画卷的实效,也能看出贵州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周珊珊:做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张蓝图干到底,脚踏实地抓成效。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担负着重大使命,身处其中的贵州也大有可为。
马刚:率先建立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率先实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问责;率先设置环保法庭并成立公检法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专门机构;率先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一个个“率先”展现了贵州先行先试的魄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贵州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环境质量的历史性提升,绿水青山已经成为贵州人民的“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新征程上,贵州将继续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共进,在绿色底色与发展成色的交相辉映中交出更精彩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