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昊天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5日 第 07 版)
“伙计们呐!加把劲呐!前头就是大九湖啊!”夜幕降临,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大九湖镇盐溪河岸边,实景演出《盐道往事》吸引了不少游客。这台演出是由大九湖镇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过去扛锄头、今天上舞台,白天店老板、晚上当群演,收入多元化”,成了当地村民的真实写照。
大九湖坐落在长江和汉水的分水岭地带,湿地面积约为5083公顷,9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湖泊镶嵌其中,是三峡库区的生态屏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地。本世纪初,随着交通改善,大九湖的美丽风光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带火了当地农家乐,仅此一项给村民带来的年收入就达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但是,由于大九湖地处盆地,自净能力有限,生活污水等直排湖里,给湿地生态造成了极大破坏。刚尝到湿地旅游甜头的老百姓,怎样实现更大的发展,成了一个关键问题。
为了解决生态问题,实现永续发展,湖北省决定让1400多名大九湖村民整体搬迁。这些缺乏一技之长的农民,要搬离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谈何容易!搬迁难的关键,是如何解决后顾之忧,确保群众搬出后基本生活有保障、长远发展有奔头。
搬得出,政策要细,落地要实。一方面,大九湖镇将符合条件的搬迁对象,全部纳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范围,及时办理入保手续;同时争取保障性住房等资金政策,用于统规统建房,以此减轻搬迁户负担。另一方面,在坚持统一的山林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前提下,分类施策、一户一策制定扶贫方案,除了给予搬迁户征地补偿,还为创业者提供贴息贷款。工作做细了、政策落地了,群众搬迁也就不难了。7年时间,土生土长在大九湖湿地的老百姓,陆续搬迁到山下新建的坪阡小镇。
搬,是为了保护生态,也是为了经济发展,只有更好地安居乐业才能拓宽致富道路。近年来,神农架林区从项目建设、政策支持、环境营造等方面着手,不断提升坪阡小镇的硬件水平和服务质量,建成各类民宿客栈近500家、大型宾馆酒店4家,床位近1.2万张。漫步小镇,吊廊、翘檐、清一色土家风格的楼房鳞次栉比,大排档、商业街、旅拍、酒吧、画廊、茶社一应俱全。旅游发展有了新模样,群众致富也有了新前景。
多数村民从事的都是旅游餐饮等行业,同质化较高,竞争也激烈。如何减少重复建设,发挥比较优势,成为新的发展课题。为此,当地积极开发旅游产品,推出具有本地风情的旅游服务。如引进知名旅行社,与搬迁户合作,开发避暑旅游产品;又如鼓励大学生创业,支持一批农副特产展销、旅拍、书吧、康养等新业态落地,等等。如今,村民有了新角色、新职业,增收有了新路子、新渠道,这也成为神农架保护生态、转型发展,老百姓靠水吃水、多元增收的一个生动缩影。
生态搬迁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搬迁不是一搬了之,要综合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出台配套政策、完善软硬件设施和产业扶持,确保群众的生活水准不降低,并能从生态改善中实实在在受益。这也启示我们,只要方法对、路子正,百姓幸福与生态良好可以相得益彰、互惠共赢,高质量的小康生活理应如此。
(作者为本报湖北分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