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理性生长方有蝶变(评论员观察)
陈 凌
让政策监管与创新动力的“跷跷板”实现平衡,在有序中迸发活力,是破解互联网金融监管难题的要害所在
股权众筹引发的市场纠纷,怎样调节?频频出现的P2P“跑路潮”,如何追责?近日,沈阳首个互联网金融法庭举行揭牌仪式,为加快推进互联网金融纠纷处理、法律咨询、消费者维权等,打开了法治之门,也引发人们对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深入思考。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今天,人们对于互联网金融已不再陌生。从1元起投的各种“宝宝”,到随时支取的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早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诸多孔隙。相对而言,传统金融模式下,对于普通人而言,投资门槛高企,有钱无处投;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融资堤坝高筑,缺钱没地要。正因为同时切中了民众投资渠道匮乏、小微企业融资难这两个“痛点”,互联网金融才能成为迅速兴起的“风口”。
经济学上,有一种说法叫“长尾效应”,说的是需求有头尾之别,流行的需求会集中在头部,分布在尾部的则是个性、零散、小量的需求,由此在需求曲线上形成一个长长的尾巴;然而,一旦赢得数量众多的“尾巴”的青睐,将会形成一个比主流市场还要大的市场。“如果将整个融资需求看做玻璃杯,传统银行就是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占据了主要供给份额;互联网金融就是水,可以通过针对不同小众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定制,把所有鹅卵石的缝隙填满。”这样的比喻,形象地道出了互联网金融所引发的“长尾效应”。
科幻电影中,宇宙飞船穿过虫洞,往往能发现新世界。新世界意味着未知,面对未知,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互联网正如一个虫洞,给金融业带来大潮初起新动力的同时,也裹挟着鱼龙混杂的隐患。无论是支付宝因“光纤被挖断”,出现大规模服务中断,还是二维码被植入木马,盗刷扫描用户的银行资金,无不给人以深刻警示。以P2P网贷为例,2014年,成交额达到3291亿元,而倒闭、跑路、提现困难等各种问题平台高达287家。强化监管,在有序中激发活力,势所必然。
一说到监管,便有人担心,互联网金融尚处在快速生长时期,良莠不齐难以避免,但如果管得过严、用力过猛,会不会产生负面效应,损伤创新的苗芽?再者说,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在流程、操作模式以及形成的业态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假如沿用传统的行政监管那一套,更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很有可能会出现“监管失灵”的尴尬。这些担心不无道理。其实,关键不是要不要监管,而是如何监管。如何让政策监管与创新活力的“跷跷板”实现平衡,恐怕是破解互联网金融监管难题的要害所在。
追根溯源,问题的核心,还在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内在需求。互联网的翅膀,改变的只是金融的业态,却没改变其底色。说到底,互联网金融在本质上,还是金融。既然是金融,安全和信用,无疑就是其生命线。对于政府而言,筑牢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安全和信用底线,当好管理者和服务者;同时,更充分地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根据行业和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因时而变、随事而制。这恰恰是创新监管手段的不二法门。从这个角度来看,设立互联网金融法庭,一方面,立足平等维护互联网金融机构、投资者、借款人等各方权益,规范市场秩序;另一方面,要求妥善处理鼓励金融改革创新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把准了监管创新的脉搏。
当然,路终究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实现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的有机结合,还有更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答。比如,如何厘清网络信贷和非法集资的边界,填补法律空白?怎样推进信息透明,化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风险?能否连接“信息孤岛”,实现征信系统的互联互通?
宝剑不经磨砺,无法出锋;良玉不经打磨,难以发亮。互联网金融也是如此。温室中自然养不出万年松,庭院里也跑不出千里马,但完全置身自然状态,遵从丛林法则,难免泥沙俱下,同样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成长。就此而言,只有既守住安全和信用的底线,也给足创新和想象的空间,互联网金融方能迎来繁荣发展的蝶变。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03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