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新闻 >

荷兰华星艺术团 超越国界 赢得赞赏

2021-04-30 09:0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荷兰华星艺术团

超越国界 赢得赞赏

 

睿 加 王海亮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4月30日   第 11 版)

 
 

  “啊亲爱的爹和娘,恩情重如山,儿行千里挂心上,总是挂心上。”2020年年底,荷兰华星艺术团唱响了原创歌曲《爹娘》,将华侨华人的思乡之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艺术是有凝聚力的”,温州籍侨领、荷兰华星艺术团团长杨秀容表示。正是因为这种凝聚力,荷兰华星艺术团才能诞生,才能被社会接受,为中荷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杨秀容称,在团队被原国侨办授予“华星艺术团”牌匾之前,他们只是一群因为热爱唱歌、跳舞而聚在一起的朋友。

  在荷兰,华侨华人住得比较分散。但是,因为共同的爱好,时任欧洲侨爱基金会创始人的杨秀容与基金会的其他朋友一次次聚集起来,通过艺术交流情感、彼此依靠。后来,在原国侨办与中国驻荷大使馆的鼎力支持下,华星艺术团正式成立。

  在三四年的时间里,该团迅速吸纳人才、发展壮大,从一个只有几个人的“广场舞团队”,发展为拥有舞蹈队、合唱队、话剧队等五个演出团队的“骨干社团”;他们的舞台,也逐渐从“小教室变成了大剧场”。

  如今,华星艺术团已具有一定规模,100多名固定团员里,有管理者、专业艺术老师,也有摄影、信息技术等其他人才。与此同时,艺术团吸引了一大批热爱艺术、会不定期参加活动的伙伴。他们中有华侨华人、留学生,还有不少热爱中国文化的荷兰友人。

  超越国界  赢得赞赏

  据统计,至今为止,该团已经成功主办两次1000人以上的全荷大型文艺晚会,承办30多场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参与50余场文艺演出。

  艺术团活动越来越多、越办越大、越办越好,得到了荷兰各界的赞赏。2019年,他们还受邀回国参加了70周年国庆阅兵式。

  在这个过程中,让杨秀容印象最深刻的,是荷兰社会对他们的逐渐接纳。

  在华星艺术团成立之前,杨秀容虽然旅荷多年,但碍于工作、文化,社交圈仍以华侨华人为主。正因如此,她始终觉得与荷兰社会存在距离。

  华星艺术团成立之后,经常邀请当地政要、居民来参加活动。一开始,当地人对他们并不熟悉,还以为这是专门从中国来的团队。但到了后来,当地政府甚至会主动邀请他们参加演出活动。

  杨秀容说:“艺术没有国界。只要表演够好,就能够得到欣赏。”一次次的表演、艺术探讨,不仅“让人家了解我们的文化,也让我们了解荷兰对中国文化的需求”。杨秀容感慨道:“以前20多年时间都没这几年与荷兰社会接触得多。”

  举办活动虽然很累,但团员们表示,一听到“哇!你们中国服装太美了”“你们真了不起”之类的话时,便觉得一切都值得。

  心怀感恩  继续前行

  荷兰华星艺术团是在多方关怀下成长的,这一点团员们铭记在心。每一次公开活动上,杨秀容都会表达自己的感谢。这种感恩之情并不仅仅停留在口头,而是落实在了每一个行动中。在举办、参与活动时,华星艺术团“立足华社、配合华社”;面对艺术表演,他们精益求精,不辜负每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虽然团内有专业老师,国内专家也会不定期到访,但他们还是会去艺术学院专门聘请留学生当老师进行学习。

  杨秀容旅荷30年,长期致力于公益事业。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团员参与其中,为需要帮助者慷慨解囊。

  2017年夏季加入艺术团、现任艺术团秘书长的刘琦称:“国内疫情暴发后,团长组织我们捐款购置防疫物资捐回祖国;荷兰疫情期间,我们又给当地社区捐献口罩,为医务工作人员送上免费中餐。”之后,他还以个人名义向山东省红十字会捐了款。

  受疫情影响,荷兰华星艺术团的活动基本被取消了。但谈及艺术团今后的发展,伴随着团队一路走来的刘琦仍旧信心满满。“华星艺术团的每位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要搭建一个服务于‘中荷’乃至‘中欧’之间的文艺交流平台。”

  刘琦说:“未来我们要策划更多的主题演出活动,承办更多的外宣活动,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尽一份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