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潜力 共享繁荣
——一带一路中欧对话会在布鲁塞尔举行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方莹馨
“中国与欧洲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欧洲应更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中来”……5月23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办的欧洲工商峰会上,“一带一路”中欧对话会吸引了中欧各方人士参加,加强合作、互利共赢、互联互通、可持续发展成为屡屡被提及的关键词。
200多位来自中国、欧盟及成员国的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围绕中欧“可持续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和“‘一带一路’投资合作与资金融通”两大议题展开交流讨论。
对话会举行之际,正值“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一周年。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在致辞中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600多列,中国企业在20多个沿线国家建设了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为当地创造超过20亿美元的税收和20多万个就业岗位。“一带一路”倡议同欧洲发展战略对接顺利,中国已经同11个欧盟成员国签署政府间合作文件,一大批基建、物流、港口、电子商务、金融合作项目顺利推进。
中国企业收购的塞尔维亚钢厂不到一年就扭亏为盈,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重新跻身欧洲大港之列,中法联手在英国建设的核电站成为三方合作的经典项目……这样的成绩单展示出中欧“一带一路”合作的活力,受到与会人士的一致肯定。
欧洲议会副议长帕帕迪莫里斯在发言中表示,去年欧洲投资基金与丝路基金签署谅解备忘录,为欧洲企业带来利好。在坚持互利共赢、公开透明等原则的基础上,相信“一带一路”将助力相关各方经济发展。
谈到中欧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时,国际能源宪章组织秘书长鲁斯纳克说:“欧洲与中国在能源转型、能源安全、能源治理、能源改革等方面将会有更大的合作空间。”国际能源论坛秘书长孙贤胜持类似看法:“中国和欧洲都在探索能源转型的出路。我们需要更多对话机制,共同应对挑战,‘一带一路’倡议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与会嘉宾认为,近年来,在金融、港口合作等领域,中欧合作结出了累累硕果,而未来还可以挖掘更大合作潜力。
针对欧洲目前仍存在一些对“一带一路”的疑虑,与会各方表示应正视并尊重差异,找到更多契合点和共同点,只有中国和欧洲联手发力,才能真正实现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发展、共享繁荣。
中国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史育龙认为:“ ‘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的和平包容、互利共赢的思想,植根于中国改革开放40年成就,是国际上有吸引力、感召力的合作倡议。发展最好的途径是合作而不是对抗,是合作的发展,而不是排他性发展。”
中欧双方在未来要做大“一带一路”蛋糕,张明建议,共同加强国际合作的确定性、共同推进基于规则的开放合作、共同挖掘互补互利的合作亮点,“对任何一个新生事物总会有逐步认识的过程,但我们始终对中欧‘一带一路’合作充满信心”。
(本报布鲁塞尔5月25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26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