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欧洲新闻 >

法德两国难解“医生荒”困境

2018-05-03 08: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法德两国难解“医生荒”困境
 
 
本报驻法国记者 龚 鸣 本报驻德国记者 冯雪珺
 
  核心阅读
 
  法国目前执业医师数量达到有史以来最高值,德国医学、护理专业学生人数逐年上升,但由于全科医生人数减少、人口结构老龄化加剧等原因,两国面临着严重的“医生荒”现象。为解决民众的看病难题,法德两国政府采取新设医疗机构、发展远程医疗、从外国招聘医生等多种措施,但长期效果仍然有待观察。
 
  
 
  医生结构变化和社会老龄化是“医生荒”的主要原因
 
  “家附近没有医生,有号称最好的医疗保障体制又有什么用?”在法国东南部小镇蒙吕埃尔,7000名居民中只有两名全科医生,且都超过60岁,其中一名已经决定转让诊所。面对这一困境,该镇主管卫生事务的副镇长罗曼·多比耶无奈地发出这一感慨。法国著名旅游景点象鼻山所在地埃特塔也有同样的困扰,小镇人口虽不多,但每年接待数百万游客,镇上却没有一个全科医生,一旦有人生病,只能拨打急救电话。
 
  数据统计,法国目前共有29万余名执业医师,有史以来数量最多。然而,与10年前相比,法国的医疗保障却在逐步恶化。很多法国中小型城市和农村地区,都面临着全科医生短缺的困境,图卢兹、巴黎等大城市也渐渐出现“医生荒”苗头。
 
  法国的邻居德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尽管医学专业、护理专业的学生人数在逐年上升,“医生荒”现象却越来越明显。根据德国医生协会统计,与德国8000万人口相比,现职医生仅有37万人,而德国公民平均每年就诊19次。相较之下,德国医生的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德国法定医保机构——医生联邦联合会的调查结果显示,德国病患预约普通全科门诊一般需要一周时间。专科医生更为紧俏,1/4的病患需要经历3周以上的等待。
 
  医生结构的变化、全社会趋向老龄化是造成法德两国“医生荒”的主要原因。近10年来,法国自由执业医生增加至42%,使得全职工作的医生、尤其是全科医生人数减少。2017年,法国全科医生为8.8万人,与2007年相比减少了近10%。正在巴黎第六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刘源辉告诉记者,行业结构变化加剧了全科医生为主力的农村地区和小城镇的医疗困境。据刘源辉介绍,法国执业医生的培养周期至少为9年,其间还有层层考试选拔,医学生付出的成本相当高,“对于年轻人而言,弱势地区交通、生活和工作条件较差,其性价比与在大城市工作相比,缺乏一定的吸引力,更不用提资历较深的医生了。”
 
  另外,法德两国的女性医生越来越多,其中法国女性医生已占总数的47%。德国联邦医生公会主席弗兰克·乌尔里希·蒙特马利表示,由于受生育假、育儿假等因素影响,女性医生工作时间大大缩短。
 
  与此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法德两国的执业医生也正在老去,但病患群体持续增加。法国图卢兹全市共950名全科医生,其中400名将在2025年前退休。在巴黎,2400多名执业医生即将超过60岁,到2020年,巴黎多个地区将失去一半以上的医生。据悉,目前法国退休返聘的医生数量在10年间增加了5倍。法国医生工会联合会主席让—保罗·奥尔蒂斯称,老龄化带来的还有疾病多发的挑战。法国医生公会理事会预计,2020年,法国将会出现“医疗人口过载”,民众的看病难题将会持续恶化。
 
  “招贤纳士”等措施难以根本改变医生供不应求状况
 
  为解决“医生荒”问题,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竞选期间,将新设医疗机构、发展远程医疗作为解决社会不平等和医疗不均衡的方向。为此,法国总理菲利普和法国卫生部长阿涅丝·比赞于去年10月提出了名为“增加法国本土医疗保障”的方案,主要措施包括三方面:一是兴建1000个医疗中心、提高医生的薪酬水平;二是促进机构创新和技术创新,开展医生“共享”和远程医疗;三是简化开设诊所的手续,鼓励医生在资源弱势的地区执业。
 
  此外,为吸引年轻医生和自由执业医生前往资源弱势地区就业,法国政府计划提供住房和交通补贴,并提高其薪酬。一些城市为了争取医生,不惜重金聘请,甚至开出“解决住房、解决配偶工作、解决子女上学”的优厚条件。一些相邻的市镇开始想办法,采取医生互助机制,在市镇间轮流坐诊,但是也难以根本改变供不应求的现状。
 
  新兴的远程医疗受到业内的极大期待,这也是法国政府极力推动的方案之一。专家认为,远程医疗消灭了时空障碍,会在更大范围内满足病患的需求,尤其有利于解决偏远和贫困地区的“医生荒”问题。此外,未来的医疗在数字网络的支持下也会更加标准化、科学化。今年初,远程就诊和健康评估等已经纳入法国法律体系,法国也在全力开展远程医疗系统的建设,预计今年9月将在全国普及,比原定时间提前了两年。
 
  而德国把脑筋动在了“移民”身上。近年来,德国一直在向外国医生伸出橄榄枝。截至2016年底,10%的德国医生都有移民背景,大量来自东欧国家。
 
  虽然两国采取了各种措施“招贤纳士”,但效果如何有待观察。有分析称,从2000年起,法国政府历任卫生部长都提出了应对“医生荒”的方案,如税收减免、奖学金资助等,但对整体困境的改善不大。而法国本届政府的许多措施与以往历届政府如出一辙。法国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比扎尔认为,资金鼓励可以在短期内产生效果,但是却没有考虑到长远以及社会实际,“解决‘医生荒’的关键在于年轻人是否愿意并且有信心在小城镇和乡村从事长期稳定的工作。”比扎尔说,“医生荒”是法国医疗体制的一个病症,需要政府加大科技创新、加强统一管理。
 
  而德国医生“移民化”解决方案让蒙特马利甚为担忧,“用更优越的收入条件吸引外国医生到相对富裕的国家行医,只会导致当地病患医生资源的短缺,这有悖公益。”此外,蒙特马利指出,病患抱怨与外国医生沟通不畅的投诉日渐加剧,这是不容忽视的危险趋势,也是非常严肃的现实问题。
 
  德国联邦医生公会已经开始要求外国医生在拿到医生开业许可前参加专业语言测试。测试结果并不乐观:在医生与病人间的模拟对话环节,不合格率为40%;医生与医生模拟对话环节,不合格率高达50%。蒙特马利表示,清楚地用德语听懂和表达信息是医生就业的根本,一旦理解出现偏差,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毫无疑问,外国医生必须要补修德语课。”蒙特马利说。
 
  (本报巴黎、柏林5月2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03日   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