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友谊,“大船必能远航”(权威论坛)
习近平主席于7月3日至4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就任国家主席后第六次访俄或赴俄出席重要国际活动,也是两国元首年内第三次会晤,对推动两国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巩固双方互信和相互支持,推进全面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访问开启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高水平发展的新局面,也为促进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作出新贡献
陈玉荣(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所所长)
冯玉军(复旦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
亚历山大·伊萨耶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史蒂芬·柯特金(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研究员)
胡逸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高级研究员)
保持对话磋商
巩固传统友谊
陈玉荣:中俄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互为最大邻国。20多年来,中俄关系不断迈向新的高度,两国建立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近年来,中俄两国元首交往密切。此次莫斯科之行,是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今年第三次会晤,两国领导人还将共同出席在汉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两位老朋友还相约在9月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时再聚首。中俄元首之间的频繁会晤、密集的战略沟通不仅展示出两国持续高位运行的双边关系,还直接拉动着双边关系的不断深入发展。
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乱象丛生,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猖獗。为应对各种挑战和威胁,中俄之间常态性的战略磋商和对话不可或缺。习近平主席的莫斯科之行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中俄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促进中俄在“一带一路”、欧亚经济联盟、上海合作组织与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的战略协作。
亚历山大·伊萨耶夫:在G20峰会前夕,俄中两国领导人在莫斯科会晤非常具有现实意义。这再次证明了俄中之间特殊的、彼此信任的关系。在对世界命运至关重要的论坛及峰会召开前夕,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有助于协调彼此立场。
值得一提的是,俄中两国16年前签署了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既强化了两国间睦邻友好、相互支持和合作的原则,也使两国间的友谊得到巩固。如今,两国关系在新的基础上继续朝着睦邻友好合作、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方向发展,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也日趋紧密。
史蒂芬·柯特金: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日益亲密。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进行了高频度的会面,此次访问更是双方紧密关系的例证,会对俄罗斯所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带来更大利好。
胡逸山:中俄关系在近年来呈现紧密发展趋势。两国领导人频繁会面,增进了领导人之间融洽的工作关系,这有利于促进中俄友好关系发展。在当今国际形势纷繁复杂、特别是恐怖主义蔓延肆虐的背景下,中俄两国加大力度共同打击恐怖主义,有助于应对复杂国际局势,同时也为国际社会树立很好典范,希望两国进一步加强情报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冯玉军: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风险在于西方国家有意使俄罗斯在国际体系中被边缘化。殊不知,通过接触而非孤立、合作而非制裁的方式将俄罗斯吸引到国际体系中并使其发挥建设性作用,对国际局势的稳定而言至关重要。中俄关系近年来的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包括经常性的高层交往不仅有利于中俄两国,也有利于大国关系的稳定和国际和平与安全。
健全合作机制
打造大国典范
亚历山大·伊萨耶夫:当前俄中关系继续平稳向前发展。政治方面,两国间互信、全方位、深层次的关系在双边合作的各个领域朝着互惠互利的方向发展,并迈向新的质的飞跃。
俄罗斯经济克服了危机并开始增长。俄中两国间产业合作非常密切,而且出现了新的积极进展,例如俄罗斯的农产品销往中国市场,两国在交通运输领域和建立物流体系方面的合作也得到扩大。
“中俄媒体交流年”正在举行,这对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至关重要。俄中赴对方国家的旅游团越来越多。此外,两国在影视、卫生和青年交流方面的联系不断拓展,民间相互了解不断加深。文化交流如今已成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使这种人文交流更加丰富、多元。
史蒂芬·柯特金:可以预见的是,中俄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紧密,中俄双方在反对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带动相关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上都有着共同的利益,尽管双方影响力的覆盖区域有重叠部分,但这应该不会影响整体上双方关系的进一步深化。
胡逸山:中俄两国在政治、经贸和人文交流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合作空间。经贸方面,去年中俄进出口贸易额达到695亿美元,未来两国经贸往来还有成倍上升的空间。政治方面,中俄合作不断得到巩固,军事合作也不断加强,周边国家非常欢迎中俄两国在打击恐怖主义等维护东亚安全方面所做的努力。人文交流领域,中俄两国合作基础扎实,未来可以在教育领域增强交流。中俄两国既有大的抱负,还能作为邻国和平相处,聚同化异,成为大国之间交流合作的典范。未来,两国应不断推进经贸交往,不只是国企之间交往,还需要加强民企互动。国际关系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经贸往来对于双边关系发展极为重要。
陈玉荣:中俄树立了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两国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在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支持对方。双方乐见各自的发展强大,视对方的发展为本国发展的机遇,致力于互利共赢的合作。中俄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自2010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俄罗斯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还是俄罗斯第四大投资来源国。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近年来,中俄两国民众之间往来不断增多。自2014年起,中国开始成为俄罗斯最大游客来源国,2016年免签赴俄游客达到67万人次。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认知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民众把中国列入最友好的国家之列。
中俄两国结伴而不结盟。中俄密切的战略协作远远超出了双边层面。中俄在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扮演着压舱石角色。
冯玉军:我们经常说,中俄关系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这不仅是由于中俄政治互信不断提升、务实合作踏实推进、人文交往日益深入,更重要在于中俄关系在经历了历史上的波折起伏之后,终于找到了正确的定位与原则,那就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所确定的“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和“世代友好、永不为敌”原则。在国际议事日程已不再仅仅是地缘政治、大国博弈并且日益复杂化的当下,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决不是要结成军事同盟以抗衡其他国家,而是要挖掘内生性动力以服务于“共同发展”的目标。今天的中美俄关系不应是冷战时期中美苏关系的翻版,而是发展相互协作、互利共赢的新型三边关系。
加强区域合作
完善全球治理
亚历山大·伊萨耶夫:俄中两国领导人间的频繁会晤是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一大例证,俄中关系是促进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最近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通过了一系列重要文件,讨论了经济繁荣、维护稳定和安全以及打击国际恐怖主义、跨国犯罪、分裂主义等问题。上海合作组织增加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名新成员。国外的一些政治学家评论此次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阿斯塔纳峰会时说,如果该组织能表达某种团结一致的立场,那么西方将不能小觑它。上合组织的宗旨不是对抗而是共同繁荣。但我们不应该忘记的是,在必要的时候,上合组织会坚定地对破坏稳定和共同发展的企图说“不”。
史蒂芬·柯特金: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机制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也逐渐成为国际议事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两国在这两个平台上的交流覆盖不同领域,能够更好地加强两国互信,共同发展经济和打击恐怖主义。
陈玉荣:无论是上合组织,还是金砖国家,中俄的双引擎作用都极为突出。如今,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的影响力及国际威望与日俱增,两者在维护地区安全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上合组织是中亚地区的安全支柱,是中亚国家发展本国经济的倚重平台之一,金砖国家是南南合作的重要平台,是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力量。
上合峰会和金砖会晤的重要任务是,共同探讨应对安全挑战和经济发展挑战的思路,共谋促进经济发展大计。与此相呼应的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举行影响深远,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一带一路”建设,更为沿线各国,特别是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凝聚共识、携手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搭建了对话平台。
在今天国际格局经历着复杂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俄全面战略协作既有利于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冯玉军: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机制自建立以来,在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在整合新兴市场经济体共同利益、深化相互间合作方面发挥了世人瞩目的重要作用。这两个机制既是对全球及地区治理体系的有益补充,也是其成员国发挥自身能动性所做出的积极探索,它不是要挑战或者颠覆既有国际秩序,而是要更好地解决全球和地区面临的安全和发展问题。
对接发展战略
开拓更大格局
亚历山大·伊萨耶夫:俄中两国在交通领域的合作正在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交通领域的大项目能够帮助欧亚大陆形成新的经济秩序,也会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发展趋势。
而且,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欧亚经济联盟设想,为共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而且还吸引其他国家参与其中。为物流基础设施路线的建设、自由贸易区的设立以及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创造了新机遇。
史蒂芬·柯特金:俄罗斯市场巨大而且具有吸引力,但现在俄罗斯的周边国家不仅看到了机会,也看到了风险。“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俄罗斯,俄罗斯倡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建设也需要中国,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耐心地寻求对双方都有益的解决方案是最为关键的。
胡逸山: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相辅相成,对沿线国家而言,这不是挑战,而是机遇。“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可以刺激沿线国家经济发展,通过发展示范性合作项目让沿线国家实实在在感受到经济发展的果实,从而增强这些国家在参与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陈玉荣:“一带一路”对接欧亚经济联盟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增添了新内涵。目前,中国同欧亚经济联盟5个成员国的双边对接合作都迈出了不小的步伐。其中,中国同哈萨克斯坦实现了“一带一路”与“光明之路”的战略对接,并在道路设施联通、资金融通和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取得骄人成绩。中俄在战略层面的对接也悄然起步。2016年3月,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出台了对接路线图,积极探讨将跨西伯利亚大铁路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升级改造项目。两国在积极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达成了莫斯科—喀山的高铁项目。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发展迅速,俄罗斯成为中国第二大电子商务出口目的地国。
但是,中国同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多边对接合作相对滞后。建议加快中国同欧亚经济联盟国家(1+5)双边谈判频率。共同规划对接领域和具体项目,绘制对接路线图,探讨制定制度性规则,包括降低关税壁垒、简化通关手续、技术标准的相互认定等便利化措施。鉴于中俄两国市场开发程度较低,制约着深化经贸合作的脚步,探讨中俄自贸区建设已经具有迫切性。
冯玉军:“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合作模式,存在明显的差异。“一带一路”试图通过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等方式打造广泛的区域经济合作,其中既有制度安排,包括贸易投资的便利化和自由化,也有具体领域和项目的合作。“一带一路”没有固定标准与合作机制,采用多样化的松散合作形式,不设门槛和时间表。欧亚经济联盟是典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项目,以联盟形式将各成员国的对外经济政策统一起来,建立全面经济合作机制,是高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实现“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既要关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变化和新趋势,更多参考国际经济合作的通行规范,也要根据各自发展阶段的特点,确定具体合作方向。未来对接的路径应包括以下几点:要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规范双方的贸易,进一步打破显性和隐性的贸易壁垒;要着眼于未来发展,推动建立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要推进具体合作领域和项目的对接,在进一步扩大货物贸易和发展服务贸易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投资合作;在充分考虑世界新能源革命、新工业革命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前提下,推进工业产能对接,但为此双方必须加强相关行业技术标准的协调,为开展生产合作奠定必要的技术基础。
(本版外国专家内容由本报记者高石、张志文、肖新新、屈佩采访整理)
制图: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17年07月06日 2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