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旅游 >

盐城滨海湿地这样跻身“世遗”

2019-07-10 12:0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地区生产总值近30年翻295倍,去年达5487.1亿元;2000多种自然生物,在域内正常繁衍——
盐城滨海湿地这样跻身“世遗”
杨亦周

  7月5日,在阿塞拜疆举办的第43届世界自然遗产大会上,委员会审议通过盐城黄海——申报名称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为世界自然遗产。位于盐城的该项目成为我国第54处世界遗产、江苏首项世界自然遗产,填补了中国滨海湿地类型遗产空白,成为全球第二块潮间带湿地世界遗产。
  孙华金摄(人民视觉)

  在现今工业发达、人口稠密的长三角地区,还能为动、植物保护好一片自然环境吗?7月5日从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出信息,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首个滨海湿地类型的自然遗产。从而表明,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提名地和缓冲区面积超过22万公顷,地处长三角城市群的江苏盐城市沿海滩涂。盐城市科学把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辩证关系,近30年来,全市年地区生产总值翻295倍;与此同时,境内2000多种生物得以自然繁衍。
 
  “盐城海岸线绵延582公里,拥有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的海岸型湿地,面积达77万公顷,是大自然的馈赠,同时也成为一道没有先例的生态保护考题。”盐城市申遗办主任吴其江介绍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盐城即开始由市、县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的生态保护接力。盐城在沿海滩涂建立珍禽和麋鹿两个自然保护区,使这片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间带滩涂,得以保持完好的原始自然生态环境。
 
  在多年沿海大开发和城市化浪潮中,盐城坚持进行严密科学论证,实行海岸“节点开发”模式,留下了大片生态走廊,盐城市划定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占国土总面积23.5%。与此同时,盐城严格坚持绿色发展,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汽车、新能源、电子信息主导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先后入选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海上风电)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197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只有18.6亿元,2018年达到5487.1亿元。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经济实力增强给盐城市生态保护投入提供保证。盐城打造沿海百万亩生态防护林;实施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市建设,完成投资165亿元,23项考核指标全部完成;环境空气质量持续保持江苏最优。
 
  “盐城是全国罕见的同时具备森林、海洋、湿地三大生态系统的地区,还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院长雷光春由衷感叹。目前,盐城滨海湿地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
 
  现在,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不仅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野生丹顶鹤越冬地和麋鹿自然保护区,还是全球数百万迁徙候鸟的停歇地、换羽地和越冬地。保护区为23种具有国际重要性的鸟类提供栖息地,支撑了17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物种的生存,包括1种极危物种、5种濒危物种和5种易危物种。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7月10日   第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