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中国将为沿线国家输送1.5亿人次游客,旅游消费超过2000亿美元
旅游投资发力“一带一路”(迎接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旅游:中国与世界共分享)
本报记者 赵 珊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和旅游研究中心日前在北京发布了《2015—2016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即2016《旅游绿皮书》)。该报告指出,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中国对外旅游投资正加速发展,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模式多样、投资区域扩大等特征。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旅游投资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南亚是热点地区
“一带一路”区域的国际旅游总量占据全球的70%以上。据国家旅游局预计,未来5年,也即“十三五”期间,中国将为沿线国家输送1.5亿人次中国游客和超过2000亿美元的旅游消费,同时还将吸引沿线国家8500万人次游客来华旅游,拉动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旅游被认为是“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中共识最多、分歧最小和基础最扎实的领域。
报告提出,目前中国对外旅游投资与对外开放大格局表现出一致性,即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海上丝绸之路”地区的旅游投资企业数量明显多于“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投资企业数量。
从全球范围看,西欧、北美、亚太地区是全球旅游经济规模最大的3个地区,其中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东南亚是旅游业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
正因为如此,蓬勃发展的国际贸易、便捷的交通区位、优良的度假资源、庞大的旅游经济规模,使得东南亚地区成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下对外旅游投资的重点地区。
饭店旅行社是主要业态
报告分析,从投资业态看,“一带一路”沿线的中国旅游投资主要聚焦于饭店、旅行社、餐饮等旅游领域,包括旅游管理与咨询、签证业务、免税品、餐饮管理和投资等。中国国旅、中铁集团、阳光国际商务有限公司等大型国企,在新加坡、柬埔寨、泰国、尼泊尔、阿联酋、俄罗斯、土库曼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都有布局。
从投资主体看,主要分为典型旅游企业和非典型旅游企业,典型旅游企业如中国国旅、港中旅、海航集团、广之旅等主营业务为旅游的企业,非典型旅游企业如中铁集团等能源、地产、农业企业等,这些企业将旅游业作为配套主营业务发展的辅助性业务。目前,非典型旅游企业已成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旅游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化战略选择是当务之急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投资增强了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旅游经济影响力,有利于打造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报告提出,中国旅游企业未来仍面临一些挑战,应及时把握投资机遇,充分分析东道国的旅游经济规模和潜在消费能力,合理规避和控制投资风险。
报告建议,中国企业需优化对外旅游投资的战略选择,应充分利用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投融资平台,促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上层设施建设;充分契合“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中俄蒙经济走廊、新欧亚大陆桥等战略走廊,将旅游业投资纳入宏观经济投资和国际贸易中,推动旅游贸易投资便利化,确保旅游投资的安全和稳健。
此外,报告分析说,中国企业要合理选择对外旅游投资的国别和模式。例如东南亚地区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不仅旅游经济规模庞大、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且华侨华人比例高、文化亲缘度高,可以作为中国企业对外旅游投资的重点关注国家。
在进入模式方面,根据企业投资动机和东道国国情,可相应选择股权投资和非股权投资。如在东南亚的经济型饭店投资、在线旅游投资等,可采用股权投资方式以确保利润最大化;而在西亚、中亚、中东欧地区的旅游投资,则可采用特许经营、管理合约等非股权方式以降低投资风险。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4月27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