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Papi 酱”原创短视频爆红于网络,在极短时间内引发民众刷屏与效仿。 这阵风似的“网红”效应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进而趋于平淡,相反, 3月19日,“Papi 酱”获得了1200万元融资。一时间,由此引发的“内容创业风口”“网红融资”“内容创业用户经营”等话题,源源不断。
什么是“内容创业”? “Papi 酱”迅速蹿红和“内容创业”有何内在联系?在“内容创业”的风口,有优质的内容就能爆红吗?内容创业者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硅谷创业实验室主任郑刚副教授认为,内容创业,光有风口是不够的,还要有产品思维和商业模式支撑。
采访现场回顾
Q1.对于“Papi 酱”迅速蹿红、获1200万元融资,并由此引发的“内容创业”相关话题,您怎么看?能否解释一下什么是内容创业?
郑刚:关于“Papi 酱”迅速蹿红并获融资一事,我认为这是我们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新常态,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生存方式。像Papi 酱的一些原创内容和小视频内容点击量可以达到数百万次,Papi 酱也拥有超过700万的粉丝,这些都是不亚于传统媒体传播效果的流量,何况更为低成本和传播迅速。
内容创业本质上是知识创业的一种
近来,内容创业、IP创业概念很火,这里的IP不是指上网的IP地址,而是指“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从广泛意义上来讲,IP是指那些被广大受众所熟知的、可开发潜力巨大的文学、艺术或文化娱乐、游戏作品等,即有吸引力、影响力的原创内容。从广义上讲,所有以创造高质量的内容为手段的创业方式都可以称内容创业。内容创业是相对于技术创业、资源创业等其他创业类型而言的,本质上是知识创业的一种。
其实严格的说,内容创业也不是这两年才有的,像几十年前金庸在香港明报上连载武侠小说,在当时就是一种很时髦的内容创业。
继社交产品、O2O之后,资本此次盯上的内容创业,瞄准的是内容背后的受众覆盖。2015年10月,媒体人罗振宇创办的拥有 530 万用户的罗辑思维完成 B 轮融资,估值高达 13.2 亿;我们杭州也有这样的例子,例如,B座12楼,微链等专注于创业领域的自媒体平台,最近也获得资本市场青睐;财经作家吴晓波创办的国内首档财经脱口秀节目《吴晓波频道》等,其实也是内容创业。
Q2.这么看来,内容创业的产品是人,内容是服务,粉丝是用户。如此“低门槛”,是否在内容创业的风口,人人都能飞起来?
郑刚:与基于技术创新的科技创业等创业形式不同,内容创业是一种基于原创内容和知识产权的知识型创业。好的内容创业也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创业。
内容创业:光有风口是不够的
在我看来,内容创业,光有风口是不够的。罗辑思维、Papi酱目前的成功背后,更多的是他们多年来知识与能力的积累和事先做好的充分准备,正所谓“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罗振宇如果不是他博览群书和在央视工作多年积累的阅历、知识与能力,包括做过了几千部片子和节目,对于视频、音频类节目的生产、制作可以做到信手拈来,他能追得上这个“内容创业”的风口吗?Papi酱如果她不是在中戏就读导演系研究生,对于选题、内容设计、视频制作、媒体传播等专业技能捻熟无比,如果没有她此前多年在微博、论坛上尝试了大量的Gif图和段子创作,不是在小咖秀、秒拍等地方试着玩了很久的短视频,她又怎么能够在当前这个风口爆红?
Q3.有人说,“网红融资”后,必将走向 PGC。对此,您怎么看?如果走向PGC,对他们来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郑刚:据不完全统计,自微信推出公众号以来,以深耕内容为主的自媒体估值过亿的已有不少,例如罗辑思维估值13.2亿、熊猫自媒体联盟2.2亿、12缸汽车1.5亿、一条视频1亿、新榜估值2.02亿等。而这些优秀的自媒体拿到融资后也大多完成了从个人到企业机构的转型。
靠个人兴趣支撑的产品与服务,“持续推出”是最大的挑战
据说Papi酱之前所有的视频都是自己创作的,也就是所谓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指用户原创内容),而且每个几分钟的小视频都是她花几天时间制作完成,显然刚起步的时候自己制作内容会很辛苦。靠个人的兴趣制作一个或几个爆红的视频已经不容易,但想源源不断创作出优质的内容来,就更是难上加难。
有了1200万融资后,特别是与罗辑思维这样有丰富媒体和自媒体传播经验且有专业团队支撑的平台合作后,相信Papi酱以后很可能会朝着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成内容,即由专业团队全过程策划、制作、传播等)方向发展,因为这样会更有利于Papi酱品牌的发展和增值。但与此同时,Papi酱也存在着被资本牵着走而逐渐迷失自我、失去最初的纯粹的个人兴趣爱好的可能性。
Q4.那么,对于内容创业者拿到融资后该如何发展?如怎样进行用户经营、如何留住粉丝......,您有何建议?
郑刚:今天的时代,不缺乏内容,缺乏的是专业的、有深度和有温度的内容。不管媒介和平台怎么变迁,任何时候“深度原创内容”都是粉丝用户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内容创业要有产品思维,且以内容为本
有价值和吸引力的优质原创内容(产品)是内容创业的根本,是1。后面的包装策划、社会化媒体营销、传播、商业模式等都是后面的0,没有前面的1,后面的0都是虚的。互联网只是一个手段,载体变了,内容却永生,生产优质内容的媒体人,依然有价值。所有的商业模式,都是依附内容而存在。
通过一年多的运营,吴晓波频道发现,粉丝增长与优质内容强关联,一篇点击量过百万的“爆款”文章,一天就能带来1万到2万多的新粉丝。持续的深度原创优质内容,是内容创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用户经营和留住粉丝的根本。
内容创业最终要有商业模式支撑
当然,不是你有好内容就一定能够爆红。内容创业者若想成功,不仅仅要练好内功,把内容(产品)做到极致,还要借助独特的运营和策划、好的平台以及合适的商业模式和好的时机等,这些因素相结合,才能真正打造出超级IP,这样成功的几率也才会更大。
内容创业的商业变现需要回答几个问题:
首先,你的内容,是不是完全依赖于你。
其次,你的内容领域里有没有商业价值。
最后,你的内容是不是能跟一种收费模式连起来。
如果能回答上述三个问题,就可以去谈融资了。
Q5.在创新创业时代下,如今各种形式的创业开始萌芽发展,未来的创业局面和趋势,您能否预测一下?
郑刚:当前,放眼全球,像中国这样的如火如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闹场面,真的不多见,即使在美国硅谷、在以色列这些公认的创新创业的高地,也没有像中国这样的热闹场面。
单纯就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而言,中国和美国是引领世界的。所不同的是,美国和以色列更侧重基于原创性技术的从0到1的科技创业,而中国则依托庞大的市场空间,更擅长移动互联网等新科技的应用层面的、从1到100式的创业,如淘宝、饿了么、美团、滴滴打车等。当我们还在热衷于O2O和互联网+、网红创业的时候,美国已经开始在智能硬件、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机器人等领域布局,准备引领下一个风潮。
中国式创业存在多元性和多层次性。从科技创业到知识创业、资源创业;从草根创业到精英创业;从生存性创业到机会型创业;从商业创业到社会公益创业等都和谐共存,形成一个中国特色的创业生态系统。
下一个创业风口可能是伴随着从移动互联时代迈向万物互联时代,IT(信息技术)走向DT(数据技术)时代而产生的。科技创业方面,物联网、智能硬件与智能制造、机器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是被看好的趋势,而知识创业方面,基于优质原创内容和增值服务的知识创业、内容创业也将想象空间无限。
像浙大这样的高校,我们当然更应该提倡科技创业与知识创业。
Q6.在这个创业门槛越来越低的时代,您认为商学院的创业教育在助推创客们实现创业梦的过程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郑刚: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一方面给人的感觉似乎创业越来越没有门槛,随便搞一个新颖且能抓住用户痛点、引起大家共鸣的产品似乎就能够爆红、就能够成功。但爆红之后如何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和发展后劲?如何为用户持续创造新价值?
其实,另一方面,创业的门槛也在提高。一般认为,移动互联网、O2O的创业风口已经快要过了,一些比较容易的生活服务类创业机会也基本都有人在做了,今后具有更高门槛的基于原创知识和创新的创业将会越来越重要,对创业者的能力与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浙大管院郑刚副教授(右六)与硅谷创业实验室首批赴硅谷创业实习的学生们合影
在这种形式下,商学院的创业教育显然仍然是具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的。这从当前各类创业营以及浙大管院MBA创客班的热招也可以看得出来。
我认为我们高校和商学院的创业教育的定位应该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领导者和高级管理人才,并不一定是非要大家毕业后就去创办公司。在任何组织、任何岗位,都可以通过在校期间所塑造和提升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为组织和社会创造新价值,让社会更美好。正如斯坦福商学院的院训:改变生活,改变组织,改变世界。
附:浙大管院硅谷创业实验室简介
浙大管院自2014年起与硅谷知名的幼发拉底孵化器共建硅谷创业实验室(Venture Lab @Silicon Valley),每年选拔若干具有强烈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的浙大学生及校友赴硅谷考察与创业实践。零距离体验、参与硅谷创业项目及考察硅谷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Venture Lab的主要目的是为浙大搭建一个对接世界高科技创新创业的沃土——硅谷的海外平台,抢占世界创新创业研究与实践的制高点,为浙大师生的创新创业研究与创业教育实践提供良好的高端国际化平台。
学者名片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硅谷创业实验室主任
郑刚副教授
研究领域:技术与创新的战略管理、全面创新管理与协同创新、非研发创新、技术创业等